2017最新中考動態
2017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7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6濟寧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6-10-23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共21分)
6.(6分).默寫填空。
(1)子曰:“ 溫故而知新 ,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 窺谷忘反 (吳均《與朱元思書》)
(3)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
(4)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5)少壯理應努力,暮年仍可奮發,曹操在《龜雖壽》中以比喻手法寫道:“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與之相似,蘇軾在《浣溪沙》中亦有同樣表達:“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
【考點】古詩(詞)文名句默寫..
【分析】本題為連續性默寫,答題時注意題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書寫時注意字跡清楚,不要出現多字、少字、錯別字的情況.
【解答】(1)溫故而知新(重點字:故)
(2)窺谷忘反(重點字:窺)
(3)零落成泥碾作塵(重點字:碾)
(4)為有源頭活水來(重點字:源)
(5)老驥伏櫪,門前流水尚能西(重點字:驥、櫪)
【點評】復習名句默寫要認真做到以下幾點:
(1)領悟含義.對每一條名言名句,都要領悟其大致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如:“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2)圈點強記.對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3)邊誦邊寫.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在草稿紙上寫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關鍵字.
(4)規范書寫.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繁體字和不規范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5)看清要求.高考名句填空要求是“任選□句”,考生在答題時可以全答,閱卷時以前□句中答對的句數計分.所以考生答題時首先一定要看清默寫要求.
7.(4分).閱讀下面這首元詩,回答問題。
塞上憶汶水
曹元用
沙磧秋高苑馬肥,哀笳一曲塞云飛。
南都兒輩應相念,過盡征鴻猶未歸。
【注】沙磧:沙漠。苑馬:西域大苑所產的馬。
(1)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最后一句寫“征鴻”有什么作用?
【考點】詩歌閱讀綜合..
【分析】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描寫的是邊塞生活.詩歌的前兩句寫景,無邊無際的邊塞馬肥體壯,悲哀的笛聲縈繞耳邊.后一句抒情,抒發了思鄉之情.
【解答】解析:
(1)此題考查詩中景物所展現的景象,作答時要理解詩意.
解答時需要抓住“沙磧”、“馬肥”、“哀笳”這些描寫邊塞獨有的景物,還要借助“秋高”、“哀”體會作者此時的思想感情.
(2)此題考查重點字詞的理解,解答時要通過重點詞語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解答本題首先要明確“佂鴻”的意思,還要結合詩句體會作者此時借助“佂鴻”所表達的思想之情.
答案:
(1)茫茫沙漠,秋高氣爽,馬匹肥壯,耳畔傳來了悲哀宛轉的笛聲,演奏的是富有邊塞風情的《塞云飛》.
(2)征鴻,意為“遠飛的大雁”,古人常利用它們寄寓自己的情懷.這里借寫征鴻未歸,表達了思鄉思親之情及厭戰的心理.
譯文:
茫茫沙漠,秋高氣爽,馬匹肥壯,
悲哀宛轉的笛聲吹奏著.
南方的將士們應該想家了吧,
如同遠飛的大雁還未回家.
【點評】做好本題需要結合注釋理解詩歌的大意,并且能借助重點語句和關鍵詞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
8.(11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B.
A.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孰:仔細
B.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蔽:缺點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刺:指責
D.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間:間或,偶然
(1)下列句子中,加點“于”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D.
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B.相與步于中庭
C.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D.萬鐘于我何加焉
(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②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3)閱讀下面的短文,用斜線(/)給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3處)。
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以閨房小語破之快哉!
(選自《古文觀止》)
【考點】文言文閱讀綜合..
【分析】鄒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艷美麗.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呢?”他的妻子說:“您美極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麗,于是又問他的小妾說:“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和他坐著談話.鄒忌問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啊.”又過了一天,徐公前來拜訪,(鄒忌)仔細地端詳他,自己覺得不如他美麗;再照著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我的小妾認為我美,是懼怕我;客人認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麗.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懼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麗.如今的齊國,土地方圓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和身邊的近臣,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沒有不懼怕大王的;國內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厲害了.”齊威王說:“說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能夠上書勸諫我的,得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并能傳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獎賞.”政令剛一下達,所有大臣都來進言規勸,宮門庭院就像集市一樣喧鬧.幾個月以后,有時偶爾還有人進諫.一年以后,即使想進言,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了敵國.
【解答】(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
A.正確.句意為:又過了一天,徐公前來拜訪,(鄒忌)仔細地端詳他.孰:仔細;
B.錯誤.句意為:由此看來,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厲害了.蔽:受蒙蔽;
C.正確.句意為: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刺:指責;
D.正確.句意為:幾個月以后,有時偶爾還有人進諫.間:間或,偶然.
故選B.
(2)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
例句:句意為:客人認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對;
A.句意為:諸葛亮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這樣的能人.“于”,同、和;
B.句意為:一同在庭院里散步.“于”,在;
C.句意為: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于”,比;
D.句意為: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于”,對;
故選D.
2016濟寧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