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中考動態
2017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7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6濟寧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6-10-23
8.(11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孰:仔細
B.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蔽:缺點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刺:指責
D.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間:間或,偶然
(1)下列句子中,加點“于”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B.相與步于中庭
C.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D.萬鐘于我何加焉
(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②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3)閱讀下面的短文,用斜線(/)給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3處)。
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以閨房小語破之快哉!
(選自《古文觀止》)
三、現代文閱讀(共25分)
9.(10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題。
魚類也有感情和意識
黃嵐 郭原毓
①一直以來,判斷動物是否具備人類所擁有的情感時,要看它們能否通過“情感發燒”考驗。當鳥類、哺乳動物和某些蜥蜴類物種被放入新環境中時,它們的體溫會在短時間里升高1℃~2℃,這是真正的“發燒”,就好像它們在對新環境感染作出回應。這種發燒與生物的情緒變化相關聯,原理是受到外部刺激,在此過程中產生了行為和生理上的變化。
②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情感發燒”現象僅出現在擁有復雜結構大腦的動物中,此前的研究表明,蟾蜍和魚不能做出類似反應。而英國斯特林大學的實驗給予了魚類更多選擇,得出的結果與傳統認知完全相反。研究人員將72條斑馬魚分為兩個對照組,第一組斑馬魚沒有生存環境的變化,第二組斑馬魚被單獨放在一個小網中,網置于水箱內27℃水溫的小格子內﹣﹣事實上,斑馬魚喜歡28℃的水溫。15分鐘后,研究人員釋放了網中的斑馬魚,使它們可以在水箱內的其他5個格子內自由游動,這5個格子的溫度分別從18℃到35℃不等。
③結果他們發現,和對照組斑馬魚相比,這些魚類會花更長時間待在溫度更高的水槽里。而且,在此過程中它們的體溫會升高2℃~4℃,這表明它們也存在“情感發燒”。研究人員表示,此項研究結束了一直以來關于魚類能不能意識到環境變化的關鍵爭論,魚類也具有情感。
④然而這一結論發表后,招致了很多反對的聲音,科學家們依據不同的判斷標準來下結論:認為魚類沒有此能力的科學家指出,魚類的大腦較小且簡單,缺少哺乳動物大腦中負責協調高層次信息處理的大腦皮質。他們認為,魚類幾乎沒有學習和記憶能力,只有非常簡單的行為技能。根據這一觀點,魚類對新環境變化的“發燒”反應只是一種條件反射。
⑤也有許多科學家反對上述觀點,他們從另外的角度論證魚類可能擁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識能力,并列舉了一系列論據:雖然魚類的大腦與哺乳動物的大腦在組織上不盡相同,但是在一些結構上,魚類大腦也與哺乳動物大腦擁有相同的進化起源,比如負責情感行為的杏仁核和支撐學習能力的海馬體。英國斯特林大學的后續試驗也證明,如果這些區域受損,魚類和哺乳動物會出現類似的行為反應。
⑥此外,還有一些科學家研究發現,魚類明顯具備學習能力。他們據此認為,這種學習能力能夠支撐魚類的一系列復雜行為。許多種魚類通過記住意境地圖,能夠完成極其復雜的導航行為,比如大馬哈魚每年溯游而上的產卵行為;有些魚類懂得觀察和記住潛在對手以往的戰斗過程,來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一些魚類甚至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比如它們懂得使用砧骨來撬開軟體動物的甲殼。
⑦英國斯特林大學研究團隊還發現,魚類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會對有毒刺激物作出反應,當它們接觸到有毒刺激物時,體溫同樣會隨之增高。這種行為是心理狀態的轉變。用于識別意識存在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所謂的“應激性體溫過高”或“精神性發熱”,這是一種與人體感染導致的發燒類似的身體反應,此前一般認為魚類沒有這一特征。當然,這個試驗只針對某些表現出“精神性發熱”現象的魚類,它們并不能夠證明所有魚類都具有意識。但是,這一事實也意味著,那些認為魚類沒有感情的人們以后不能再以魚類沒有“精神性發熱”來作為爭論依據。同時,這也表明魚類也是可能擁有意識和感知能力的復雜動物,至少是擁有一定程度的意識和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是,這一發現也影響我們對脊椎動物的情感和意識能力進化的理解。
(選自《廣州日報》2016﹣04﹣16,有刪改)(1)除“情感發燒”外,魚類擁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識能力的依據還有哪些?
(2)指出第⑤段運用的一種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在科學發現方面,本文給你怎樣的啟示?請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分析。
2016濟寧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