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2年龍東地區中考物理學科考試說明、樣題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2-1-12
力和機械(6-8分)
1.能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重力、彈力和摩擦力。
2.通過實驗探究,學會使用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
說明:沒有指明哪種簡單機械,要求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學會使用杠桿和滑輪,了解它們的特點,而不必進行這方面的復雜計算。
壓強和浮力(10-12分)
1.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2.了解液體壓強的特點。
說明:不要求計算不規則容器的繁雜計算和壓強問題,但可以有定性的分析。壓強只要求應用公式本身及變形公式進行簡單計算,不要求與其他公式綜合解決計算問題。
3.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
說明:測量大氣壓強,在實驗設備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難度。課程標準只提出了“了解”的要求。
4.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浮力。知道物體浮沉的條件。經歷探究浮力大小的過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說明:阿基米德原理不做綜合題。抓住兩點,一是阿基米德原理本身,即浮力與所排液體所受重力的等量關系;二是浮沉條件,即物體的浮沉決定于浮力與物重的關系,它是二力平衡條件的延伸。只限于這兩個條件的直接運用。過多的綜合計算會沖淡學生對這兩個重要物理規律的認識。
5.通過實驗探究,初步了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說明:要用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實際應用問題。
(五)能量(15-20分)
功和機械能(8-10分)
1.知道機械功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產中的實例解釋機械功和功率的含義。
2.理解機械效率。了解機械使用的歷史及發展過程,認識機械的使用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說明:效率這個內容很得要,不容忽視。要求計算生活中的簡單機械的效率以及其它情景的效率問題。
3.能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決定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說明:不要求計算不同物體的動能或勢能的大小,但要求定性的比較。
4. 能用實例說明物體具有動能和勢能以及它們的轉化;能用實例說明機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轉化。
5.知道做功過程中是能量相互轉化和轉移。
熱和能(6-8分)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了解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并能用其解釋某些熱現象。
說明:主要是讓學生體驗以宏觀認識微觀,由微觀解釋宏觀的物理學研究方法。
2.了解內能的概念。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
3.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燃料的熱值。了解內能的利用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
4.了解熱量的概念。
5.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的概念。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6.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用實例說明各種各樣的能量在生活中的應用和不同的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7.通過能量的轉化和轉移,認識效率。
說明:當今企業在產品質量性能的競爭中開展科技創新,大打節能品牌、環保品牌。誰的產品在能量轉化時利用率高,對環境的污染小,誰就能贏得市場。從能量轉化和轉移中看效率很重要。這是課標新增的內容,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和很強的STS教育意義。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1-2分)
1.通過實例,了解能源與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關系。
2.能結合實例,說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點。
3.了解核能的優點和可能帶來的問題。
4.了解世界和我國的能源狀況。對于能源的開發利用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五、命題基本要求
1.考查課程中基本的、核心的內容,并注意各部分內容的合理的分布,杜絕超過課程標準要求的拔高。要注意從實際中選取素材,考查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引導教學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的發展。
2.突顯三維目標的立體考查。以“知識與技能”的考查為基礎、為主體,重視“過程與方法”的考查,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考查。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察內容隱含在試題情景中。科學探究題要以物理知識為載體,以物理事實為依據,以促使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為導向,考查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加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學習方式多樣化的試題,增加對物理過程和方法、實驗分析、歸納以及實驗方法創新的試題,同一個試題探究的要素不超過兩個。
3.要有一定的區分度、適當的難度和可靠的信度。賦分和評分標準要科學合理,盡量減少閱卷時產生的主觀性誤差。發揮不同題型試題的功能,除客觀性試題的基本題型外,在主觀性試題的題型上可作適當的調整。
4.要注重教材中的插圖、想想做做、科學世界、動手動腦學物理中涉及的知識點、規律及小實驗等。試題中涉及教材中的原始圖片應占試題圖片總數的20%以上,教材內容在試題中通過改編、延伸等形式出15%-20%的試題。
5.杜絕“繁、難、偏、舊、怪”的試題,不出粗編濫造、似是而非的試題,不出靠死記硬背的試題,不出答案說法不一的有爭議試題。
六、試題類型及要求
1、選擇題
選擇題中要避免無效或低效的備選項,可以涉及不同的物理情境,考查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記憶,體驗理解和應用,一定程度上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
2、填空題
填空題應避免從課本中選擇一句話,留出一個或幾個關鍵詞編成填空題的做法,這樣容易引導學生去背課本。考查學生對物理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考查運用物理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現象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而不是考查知識的簡單記憶。有的填空題要求填寫的是一項計算結果,實為計算題的簡化,不可取。
3、簡答題
簡答題應從不同角度考查學生對科學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考查學生初步的表達和交流能力。簡答題應密切聯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要注意情境的設置,考查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以及應用科學知識解釋現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科學探究題
對科學探究的考查應從實際問題出發,考查學生實驗技能和探究能力,關注實驗探究的過程和研究方法。在探究過程中能描述觀察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會歸納和處理信息數據,作出有效的判斷和評估。同一個試題探究的要素不超過兩個。
5、綜合題
計算題要求學生通過簡單的計算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并要求展現完整的解題過程。計算題的設計要注重基礎,難度控制在課標要求的范圍內,不盲目拔高。試題應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相聯系。
綜合型試題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比較全面、深入地考查學生識記、理解、分析、推理、計算和科學語言的閱讀能力。試題要方式靈活、形式多樣,包含不同的難度層次,有較好的區分度,能較好地實現不同的考查目標。
七、試卷結構
1.命題資源與分數比例
8年級教材內容約50分;
(1)聲和光(10-12分);(2)物態變化(3-6分)(3)電和磁(28-35分)
9年級教材內容約50分。
(1)力學(30-35分);(2)能量(15-20分)。
科學探究包含在各知識版塊中。
2.試卷的難度及三階層次的分值比例
易、中、難的分數比例擬定8:1.5:0.5,整卷難度系數在0.6—0.7之間。按“了解”、“認識”和“理解”三個層次的知識和技能所占分值比例約為3:2:1。
3.考試時間及試卷呈現形式及題型分數分布
(1)考試時間為90分鐘
(2)全卷滿分為100分。
題型:
①單項選擇題 約24分
②雙項選擇題 約9分
③填空題 約24分
④作圖、實驗與探究題 約20分
⑤分析與交流題 約8分
⑥綜合與應用題 約15分
2012年龍東地區中考物理學科考試說明、樣題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