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2河北中考化學試題試卷及參考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3-3-10
12.下列對如圖所示各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甲圖:說明通電時水分子發生了改變
B.乙圖: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體粉末進入導管
C.丙圖:稍稍用力拉水平接觸水面的玻璃板,測力計示數變大,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
D.丁圖:向下迅速壓活塞,乙醚棉球燃燒,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考點:電解水實驗;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專題: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分析:A、依據水的電解實驗能證明的結論分析判斷;
B、依據棉花團在高錳酸鉀制氧氣實驗中的作用分析解答;
C、依據分子間存在斥力和引力的知識回答即可;
D、依據內能的轉化方式分析即可;
解答:解:A、水在電解時生成氫氣與氧氣,說明水分子發生了變化,轉化成了氫分子與氧分子,故正確;
B、由于高錳酸鉀加熱時溶液產生高錳酸鉀小顆粒,所以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體粉末進入導管,從而保證了制取氧氣更加純凈;
C、因為玻璃和水接觸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間的距離在引力作用的范圍內,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將變大;
D、把活塞迅速壓下去,活塞壓縮空氣做功,使空氣內能增大,溫度升高,達到了棉球的著火點,使小棉球燃燒.
故選C.
點評:此題是一道物理與化學知識均涉及的題目,均屬基礎知識的考查,只要對相關實驗的原理認識到位即可解決,屬基礎性知識考查題.
二、填空及簡答題(本大題共9個小題;第24小題 3分,其他小題每空1分,共34分)
13.如圖所示,在蒸餾燒瓶內加適量石灰石和稀鹽酸,經檢驗產生的氣體充滿燒瓶時,將一氣球緊套在瓶口,氣球逐漸脹大.然后打開彈簧夾,將注射器中NaOH溶液注入燒瓶并振蕩,氣球迅速縮小并被吸入燒瓶內.
(1)檢驗產生的氣體充滿燒瓶的操作是: 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燒瓶口,木條熄滅,說明氣體充滿燒瓶; .
(2)氣球被吸入燒瓶是由于NaOH溶液與瓶內氣體反應,使瓶內氣壓 小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CO2═Na2CO3+H2O .
考點:反應現象和本質的聯系;二氧化碳 的實驗室制法;堿的化學性質。
專題:實驗性簡答題。
分析:(1)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所以可以用燃著的木條來進行驗滿,可以據此解答;
(2)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和二氧化碳反應,而使瓶內壓強變小,它們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和水,可以據此解答.
解答:解:(1)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所以可以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燒瓶口,木條熄滅,說明氣體充滿燒瓶;
(2)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和二氧化碳反應,而使瓶內壓強變小,它們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為:(1)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燒瓶口,木條熄滅,說明氣體充滿燒瓶;
(2)小;2NaOH+CO2═Na2CO3+H2O.
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反應現象和本質的聯系,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
14.化學和生產、生活緊密相關.請你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空氣由多種氣體組成,它屬于 混合物 (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氣中的主要來源.
(2)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能,下列物質不屬于合金的是 c (選填序號).
a.黃銅 b不銹鋼 c.鐵礦石
(3)鍋里的油一旦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原理是 隔絕空氣 .
(4)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CH4+2O2 2H2O+CO2 .
(5)稀土元素銪是激光及原子能應用的重要材料.已知三氯化銪的化學式為EuCl3,,則氧化銪的化學式為 Eu2O3 .
考點:純凈 物和混合物的判別;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物質的分類;金屬與金屬材料。
分析:(1)根據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定義來解答;
(2)根據合金的定義來解答;
(3)根據燃燒需要氧氣來進行解答;
(4)甲烷燃燒產生了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據此解答;
(5)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原則結合三氯化銪的化學式判斷出銪元素的化合價,并寫出氧化銪的化學式即可.
解答:解:(1)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是根據純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或特點,來對某物質進行辨析、推斷,看它到底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從宏觀角度來說,主要看它含有幾種物質,含有一種的是純凈物;含有多種的是混合物,空氣中含有多種氣體,所以可以判斷空氣為混合物;
(2)合金是在某種金屬中加熱熔合某些其它金屬(或非金屬),而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混合是比較均勻的.而鐵礦石是一種含有鐵元素的礦物質,但不具有金屬特性,故不屬于合金,故選c;
(3)根據燃燒需要氧氣可以知道,鍋里的油一旦著火,可用鍋蓋蓋滅,是利用了隔絕空氣的原理;
(4)甲烷燃燒產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 2H2O+CO2;
(5)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而氯化物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
設銪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
x+(﹣1)×3=0,
解得:x=+3;
即銪元素的化合價為+3,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根據化合價原則可以寫出氧化銪的化學式為:Eu2O3.
故答案為:(1)混合物;
(2)c;
(3)隔絕空氣;
(4)CH4+2O2 2H2O+CO2;
(5)Eu2O3.
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熟練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
15.在學習“酸堿中和反應”時,老師給大家變了一個魔術﹣﹣﹣使“水”變色的杯子.操作過程及現象如圖所示.
老師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種無色液體,無色的“水”是事先用兩種無色溶液混合而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空”杯內涂抹的物質可能是溶液 堿溶液(如NaOH) .
(2)此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 NaOH+HCl═NaCl+H2O(答案不唯一) .
(3)最終溶液為無色,能否說明該溶液一定呈中性?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呈無色 .
考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可從酚酞遇堿溶液變紅的角度分析液體變色情況;
(1)酚酞在酸溶液中呈無色,在堿性溶液中顯紅色;
(2)根據酸堿中和寫化學方程式,主要化學式和配平;
(3)根據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無色判斷.
解答:解:(1)根據顏色的變化,“空”杯內涂抹的物質可能是溶液堿溶液(如NaOH),無色的“水”是酸溶液和酚酞試液混合而成.
(2)此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NaOH+HCl═NaCl+H2O(答案不唯一).
(3)最終溶液為無色,不能說明該溶液一定呈中性,因為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呈無色,也就是說,如果溶液呈酸性,最后也是無色的.
故答案為:(1)堿溶液(如NaOH).
(2)NaOH+HCl═NaCl+H2O(答案不唯一).
(3)不能;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呈無色.
點評:了解溶液的酸堿性,熟悉指示劑在酸堿性溶液中的變色情況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2012河北中考化學試題試卷及參考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