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中考動態
2017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7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6山西中考語文試題試卷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6-11-13
(三)
8.古詩文誦讀,首先是讀準字音。下列句中加點字讀音有誤得一項是( )(3分)
A.鄉( xià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wèi)宮室之美為( wéi)之。 (《孟子·魚我所欲也》)
B.阡( 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陶潛)
C.征蓬( pén)出漢塞(sè).歸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維)
D.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 zhì)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 (《出師表》諸葛亮)
【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征蓬( péng) 漢塞(sài)【考點定位】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層級為識記A。
9.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帖,通“粘”,粘住。(《孟子·魚我所欲也》)
B.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闕,通“缺”,空缺。(《三峽》)
C.入則無法家拂士。拂,通“弼”,輔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D.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托。 (《岳陽樓記》)
【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系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盡重做到解釋準確、恰當。“帖” 通“貼”,意為:戴上。【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O.下列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周敦頤)
(它)中間貫通,外形筆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
B.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一則) [來源:學科網ZXXK]
只有通過學習才會知道這樣做不值得,教師才能知道困難。
C.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與謝中書書》陶弘景)
清晨的薄霧 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D.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莊子》一則)
天色深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把關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盡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注意關鍵詞。“是故”“學”“教”的翻譯。整句翻譯為:所以只有先去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知識的缺乏,只有教了別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對知識還理解不清。
【考點定位】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1.下列句子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提出了一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以江東二喬的命運影射國事,借古諷今,可見詩人構思之奇特。
B.“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句式整齊,節奏分明,音韻和諧,視覺上給人以齊整之美,聽覺上給人以音樂之美。
C.“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徹),影布石上”明寫魚,暗寫水。整句無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這 是典型的對比手法。
D.“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運用了白描的手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點” “一芥”“兩三粒”,高度概括,宛如中國山水畫,寥寥幾筆,傳達出景物的形與神。
【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賞析能力。“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徹),影布石上”明寫魚,暗寫水。整句無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這是典型的襯托手法。【考點定位】理解文言文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理解B。
2016山西中考語文試題試卷及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