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年中考語文試題分類解析——信息提煉與概括部分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10-11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與概括能力。本題提供了三則材料,每則材料各有側重點,而且有三種主要觀點,即每則材料可以提煉出一種觀點,把閱讀材料時理解的內容準確地表達出來即可。
20.(2011益陽)以下兩則材料透露出的共同信息是什么?
材料一:吳蜀雙方在益陽對壘爭鋒,留下了一批歷史遺跡。如魯肅堤、馬良湖、關羽瀨等。
材料二:益陽文人墨客歷來喜歡以三國歷史為題材吟詩作對,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民間通過講故事、演花鼓戲、唱歌謠等方式反映三國歷史。這些都成為益陽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答案】益陽歷史悠久,遺跡眾多。
21(2011欽州)從下面這段文字中提取三個主要信息短語。(每個不超過6個字)
地震,雖然目前人類還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技能,就能使災害降到最低限度。地震發生時,我們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中,都要始終保持鎮靜,分析所處環境,尋找出路,等待救援。要保證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品、鼻。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搜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以上文字告訴我們,在遭遇地震災害時要:
(1)
【答案】(1)保持鎮靜(2)保證呼吸暢通((3)設法維持生命
22(2011岳陽)“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請你參與“事事關心”的綜合性學習系列活動。
材料一
(1)【概括】請簡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材料二
材料三
(2)【點評】請對材料二、材料三所反映的內容分別用一句話點評(只作對或錯的判斷不計分)
材料四
(3)【宣傳】請就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擬一條宣傳標語(要求主題突出,不超過20個字)。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1)日本大地震發生后,災民們井然有序。(2)少數市民搶購食鹽的行為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黨和政府應對社會恐慌措施及時有效。(3)富有文采,主題突出即得滿分,其余酌情給分。
22(2011蘇州)閱讀下文,根據文章提供的信息,將下面三個句子補充完整。
退思園內宅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緊靠外宅的部分是一個具有“跑馬樓”特征的庭院,它非常方便家人的起居活動,具有上通下達、一團和氣的文化象征。緊挨著“跑馬樓”東側的是另一個庭院,特別讓我關注的是那個旱舫。蘇州古典園林里有很多“舫”的景觀,如拙政園、怡園和獅子林里都有,一般都在水曲之處,或者在池岸之邊,反正離不開水的相伴相隨,因為那是“漁隱”的文化表征,也是“處江湖之遠”的思想符號。但是退思園內的旱舫,在庭院里而不是在池水中,這確實很少見。那庭院的地面,用鵝卵石、磚瓦、碎石等鋪設成非常平整而美麗的圖案。我覺得那應該可以比喻船 的航行如履平地、前程似錦。也許更為能夠引發聯想而耐人尋味的是,在這個庭院內的東面,也就是那一條旱舫前面不遠處的地面上,有一小塊用石頭和泥土壘起的高地,上面種有樹木花草——就像一個生機勃勃的島嶼。我至今毫不猶豫地認為,那應該是主人內心希望看到近在咫尺且能很快安全到達的一處勝利彼岸的象征。
⑴方便起居的“跑馬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象征;
⑵與水“絕緣”的旱舫具有__________ _______
⑶土石壘起的“島嶼”象征著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上通下達、一團和氣;⑵船行如履平地、前程似 錦;⑶勝利彼岸
23.(2011徐州)請你根據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結合自己的理解對提出的問題展開探究。
問題:“給力”作為網絡用語能夠“轉正”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寫出兩點)
【答案】①這一詞語與社會熱點密切關聯,反應時下社會生活。②這一詞語細膩西安有趣,有創意,表現力強,用起來自然順暢。③網絡的發展加速了這一詞語的流行。④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官方媒體越來越主動親近網絡,關注網絡詞語。
24(2011鹽城)閱讀下面語段,提取有關“駱駝”的兩個關鍵詞語。(2分)
有人說駱駝是不睡覺的,一輩子沒閉上過眼睛。正因為它不睡覺,所以看到的世界比需要睡覺的動物多得多。駱駝和狗、馬、牛等動物一樣是通人性的,它們熟知人的生活,更懂得人的行為。有的牧民外出放牧時生病或遇到生命危險、駱駝會奔跑回家,對著他家里人痛苦地嘶鳴,家里人從它們的叫聲中便知道外出放牧的人出事了。
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睡覺、通人性
25(2011宜賓)請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2010年度國家監測語料庫提取了新詞500條。繼2009年“被××”“樓××”“××門”“××族”廣為流傳之后,2010年“××姐”“××哥”“××帝”“××體”以及由“微博”衍生出的“微××”特別活躍。如“微博控”們運用“微博體”寫“微小說”,看“微喜劇”,讀“微新聞”,進行“微訪”。
網絡時代改變了傳統的大眾傳播模式,人們走進了一個不再設有嚴格意義的“把關人”的“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成了語言創造者,都成了‘造詞家’”。新詞語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活潑。同時,各種傳媒通過熱字、熱詞、流行語來盤點一年的重大社會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2010年11月10日,“給力”一詞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標題中使用,引發輿論震撼。
(1)請給以上材料擬寫一個標題:
(2)依據以上信息,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對文中所涉現象的認識。(
【答案】(1)新詞語時代來臨(或新詞語成為時代特征。意思相近即可,必須抓住關鍵詞“新詞語”)
(2)答贊成、否定或辯證看待皆可,并要言之成理。
示例1:新詞語成為時代特征,是積極的。它們生動活潑地反映生活,也展現了欣欣向榮的社會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示例2:新詞語的大量涌現,有諸多消極因素。因為新詞創造的隨意性和使用的泛濫化干擾正常的社會文化生活秩序。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