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桂林中考語文試題試卷及參考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6-29
8.對文章各部分內容及相互關系概括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第①段提出“匠人與大師有何區別”這一話題,引出下文。
B.第②到第④段闡述匠人和大師三個方面的區別,三段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系。
C.第⑤段指出追求成為大師的進取精神是人類進步、社會發展的動力,緊承上文深入論述。
D.第⑥段表明在思想方法上循大師思路對個人、民族和社會都有幫助,收束全文。
9. 根據上下文判斷應插入文中第⑤段畫橫線a處的論據是( )。(3分)
A.魯班最初是一名普通木匠,當他在技術層面已經純熟,不滿足于斧鋸的重復,而進軍建筑設計、構造原理時,就成了建筑大師。
B.一個畫家,當他成為繪畫大師時,他藝術生命中起關鍵作用的早已不是繪畫,而是科學、文學、哲學等。
C.居里夫人把諾貝爾獎章送給小女兒當玩具,但是接著她又得了一個諾貝爾獎。
D.季羨林先生的學術成就早為學界公認,但晚年仍筆耕不輟,又在散文寫作上創出一片新天地。
10. 依據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對“大師”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大師需要創造精神,突破原有的知識、經驗與技藝,不斷構思新的東西。
B.在“實踐層面”和“理論層面”之間,大師站在“理論層面”,靠規律運作。
C.在學科綜合性運用方面,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大師比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大師要求更高。
D.大師不自持一技、不自炫一藝,視鮮花掌聲為過眼煙云,進取不竭。
11.下列對第⑤段畫線句子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畫線句引用“古語”證明觀點,使得說理有出處、有根據,更具說服力。
B.畫線句是證明“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師也需要匠人”這個觀點的。
C.本段引用了畫線句“古語”和拿破侖的名言說理,可知本段主要運用了道理論證的方法。
D.“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一句既有對第⑤段論證的總結,又與第六段的論證相互勾連。
12.下列對選文語言特點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第③段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說理,詼諧風趣,說理生動。
B.文章句式多變,短句、長句兼用,錯落有致,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如第④段。
C.文章用語準確,如第⑥段加點的“可能”一詞,既強調了“我們”和大師之間的業績差距,又兼顧到特殊情況。
D.文章巧用文言,如“力雖不逮,心向往之”等句子,富有文采而不失簡潔明了。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
三、詩文默寫與課外積累(13分)
13.默寫填空(每空1分,錯字、漏字、添字,該空不得分)
① 忽如一夜春風來,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② 無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③ 春蠶到死絲方盡, 。(李商隱《無題》)
④ 沉舟側畔千帆過,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⑤ 落紅不是無情物, 。(龔自珍《己亥雜詩》)
⑥ 庭下如積水空明, ,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⑦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 ,領著我們上前去。(朱自清《春》)
⑧ 《三峽》中用快馬和疾風來寫行船之快的句子是“ , 。”
⑨《〈論語〉十則》中,與“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近的另一則是“ , 。”
⑩ 曲不離口, (民間俗語)
芝麻開花—— (歇后語)
2011桂林中考語文試題試卷及參考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