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南陽中考一次調研評估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5-4
8.本文主要記敘了第一次“停電的時候”發生的哪幾件事?(3分)
9.請用兩個詞概括第一次停電時候的家庭氣氛:_________、________。(4分)
10.細讀文章,簡要回答下面的問題。
(1)對于“背唐詩”“這樣的考試”,“孩子”平時“特別討厭”,為什么在停電的時候“孩子”唐詩“背得一字不差”?(2分)
(2)文末一段表現了“孩子”怎樣的心理?(2分)
11.小說中間“來電了”的情節有什么作用?(2分)
12.讀了本文,你想對爸爸、媽媽(或其他長輩)說點什么?(2分)
(二)閱讀下面的短文,完成13-17題。(12分)
筷子漫談
①概覽大千世界,綜觀天下蒼生,其進餐工具大體可分為三類。歐美人慣用刀、叉、匙,一餐而三器并用,考究而繁瑣;非洲、中東、印尼及印度次大陸居民,至今仍以手抓食,古樸而粗獷;而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則使用筷子,簡易而便捷。對自己祖先所發明并沿用至今的筷子,國人情有獨鐘。
②從外觀上看,筷子由兩根同等粗細長短的小棒組成,十分簡陋,但經國人巧手掌控,則夾、挑、撥、拌、扒、戳等無所不能。鋒之所指,美味盡收;取舍自如,縱橫桌上。堪稱使用方便,價廉物美。
③可以想像,遠古時期洪荒滿目,文明未啟,人們采摘漁獵,以生食過活。我們的祖先肯定也經歷過用手抓、捧而食的階段。但懂得用火后,開始享用熟食,吃熱燙的食物時,則不能直接用手取了。于是先民就隨手采摘細竹和樹枝來撈取熟食。正因如此,細棍兒、修竹等,經過先民烤物時的撥弄,急取燙食時的撈夾,蒸煮谷黍時的攪拌等,筷子的雛形已呼之欲出。從當今筷子的形體考察,仍帶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誠“大樸勝華”之典型也。這就是人們使用筷子的由來。
④筷子古名曰“箸”。《韓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唏(“唏”乃哀嘆之意,因紂之奢華,箕子哀嘆)”之語。由此可見,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的商紂時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歷史。
⑤箸之易名為筷,亦有成說。明陸容于其所撰《菽園雜記》卷一中有云:民間諱俗,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據說吳人為了避諱“箸”與“住”同音,使行船擱淺,便改“箸”為“快兒”。也就是船行得快,一帆風順。“快”又大多以竹制成,就在“快”字頭上添個“竹”字頭,“筷”字乃成;而近代漢語中,單音節名詞有向雙音節名詞發展的趨勢,方法便是在字后加“子”,于是“筷子”乃應運而生。
⑥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為木材和竹子。當年處于荒野的環境中,人類生活在森林、草叢、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過于樹木、竹枝。春秋時期便已有牙箸、玉箸,秦漢時期有銅箸、鐵箸,盛唐時有漆箸、金箸、銀箸、象牙箸等。發展至今,筷子的種類造型更是層出不窮,色彩圖案亦是五彩紛呈。可以說,筷子不僅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還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審美享受。
⑦我國是禮儀之邦,行為舉止講求合情入理,日常生活中,對筷子的使用也很有講究。用筷的正確方法是一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上端,另外三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且筷子的兩端要對齊。用餐前,筷子要整齊碼放在飯碗右側;用餐后要整齊地豎向碼放在飯碗正中。要做到彬彬有禮,雍容大方,使用筷子就應有所講究,不能隨心所欲。
(選自《百科知識》2005年20期,作者:邸永君,有刪改)
13.本文從外觀、使用,,歷史,名字變化,制作材料及等方面,說明了筷子的特點。(2分)
14.請用簡潔的語言概述“箸”易名為“筷子”的原因。(3分)
15.第⑥段說明了筷子制作材料,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從文中找出語言標志寫在下面。(2分)
16. 文中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筷子的特點,請任選一種,舉出例子,簡析其作用。(3分)
17.閱讀下面“鏈接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唐玄宗曾賜給宰相宋璟一雙金箸,說:“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這也就是“賜箸表直”的典故。
材料二:蔡元培先生說:“中國人從來是崇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從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區別。”
在這里,筷子已不只是一種器物,還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請根據“鏈接材料”、文章內容,以及你所了解的情況,說說筷子所承載的傳統文化有哪些?(2分)
2011南陽中考一次調研評估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