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中考“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訓練題目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1-20
中考“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訓練題目
例2:下列作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搭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契訶夫——《最后一課》——韓麥爾
B.都德——《變色龍》——奧楚蔑洛夫
C.施耐庵——《水滸》——魯提轄
D.羅貫中——《西游記》——孫悟空
例3:下面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議論的方式分立論和駁論兩種。所謂立論,就是正確闡述自己的觀點,一般是先提出論點,再用論據來論證論點的正確性。
B.按說明對象分類,說明文可以分為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兩大類。
C.寓言是指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簡短的故事里面的一種文學體裁,一般都含有諷刺或勸誡的教育意義。
D.神話反映古代人們對世界的起源、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過超自然的現象和幻想的形式來表現故事和傳說。它借助想像來表達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例1答案為C,“賈母”應為“劉姥姥”。例2答案為C。例3答案為B。
從以上三例中可知,作家、作品、文體的考查范圍主要在課內,考查形式以指誤選擇為主。復習則應當圍繞考試說明,對有關常識進行梳理與歸納。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一是作家線,課文篇目涉及的古代、現代、外國作家生活年代(或國籍)、籍貫、代表作品及其后人評價;二是作品線、教材名篇、作品的主要內容,教材中詩文名句和小說人物語言的含義及其出處;三是文體線,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這三種文章體裁各自所屬的文章樣式;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形式的特點、分類等。此外,對課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識也應有所了解。
【能力訓練】
1.下列作家、時代、作品不相應的一項是( )
A.冰心——現代——《小桔燈》
B.陶淵明——唐代——《桃花源記》
C.郭沫若——現代——《爐中煤》
D.蒲松齡——清代——《聊齋志異》
2.作品中的人物、出處、作者不相應的一項是( )
A.伯樂——《馬說》——韓愈
B.韓麥爾——《最后一課》——都德
C.袁偉民——《苦練》——魯光
D.魯智深——《三國演義》——羅貫中
3.下列成語的出處及作者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A.水落石出——《醉翁亭記》——歐陽修
B.作奸犯科——《出師表》——諸葛亮
C.心曠神怡——《岳陽樓記》——范仲淹
D.一鼓作氣——《曹劌論戰》——司馬遷
4.下列關于文學作品的說法不當的一項是( )
A.《爐中煤》一詩,巧妙地運用比喻,寄托了詩人眷念祖國的情感;又一唱三嘆,增強了抒情色彩。
B.《漁夫的故事》中的漁夫是個誠實善良、機智勇敢的勞動者形象,而魔鬼則是兇殘狡猾、卑鄙愚蠢的邪惡勢力的化身。
C.《小桔燈》一文贊揚了小姑娘在艱難的境遇中所表現出的無私無畏、樂于助人的精神。
D.《五月的青島》寫藤蘿,用“順”、“懸”、“散”三個動詞,把藤蘿生長的特征,花穗兒開放的姿態,香氣彌漫的情景,寫得活靈活現。
5.下列關于古代文體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記”,是指記敘、描寫事物的一類文章,如《醉翁亭記》。
B.“說”,是一種文體,可敘事,可議論,但敘事是為了說理,如《捕蛇者說》。
C.“表”,是古時臣下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如《出師表》。
D.“銘”,專指刻在金屬器物上頌揚他人的韻文,如《陋室銘》。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日常書信一般有稱謂、問候、正文、祝頌語、具名、日期六個部分。
B.不管何種計劃或規劃,都必須具備標題、正文、結尾三個要素。
C.新聞和通訊都是報道最近發生的新鮮而重要的信息,要求真實、及時。
D.說明書是一種應用文體,其形式有短文式和條款式,還有短文加條款式。
7.下列各項括號中的說明有錯的一項是( )
A.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這是描寫閏土的外貌)
B.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上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甬路。……窗下案上放著筆硯,又見書架上放著滿滿的書……(這是描寫黛玉的書房及外部環境)
C.處處干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整個老城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這是描寫祥子拉車的環境)
D.“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這是描寫劉備的語言)
8.下面的說法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民間的故事是在民間產生、流傳的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如希臘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B.散文是指除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一種文學體裁,一般有敘事散文,如《白楊禮贊》,抒情散文,如《百草園》。
C.小說的三要素指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課文《龍宮索寶》、《劉姥姥游賞大觀圖》、《故鄉》都是小說。
D.童話是指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簡短的故事里面的一種文學體裁。如安徒生寫的《皇帝的新裝》就是一篇童話。
9.下面對文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中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句是全詞中心所在。一個“數”字含有對古今人物優劣高低一一評論衡量的意思;“還看今朝”氣勢磅礴,揭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的真理,充分顯示了無產階級領袖的偉大氣魄和胸懷。
B.蘇軾《水調歌頭》中的“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寫月光的轉移,照著那些徹夜不眠的人,寄寓了懷念子由的手足深情,明確地表達了積極樂觀的情懷。
C.《木蘭詩》中的“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描寫木蘭橫戈躍馬,馳騁沙場的英雄氣概。一個“赴”字含戍邊之豪情,一個“飛”字顯行軍之神速。
D.《愛蓮說》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許的高貴品格。
10.下面作品的作者所處朝代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石灰吟》、《童區寄傳》、《桃花源記》
B.《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醉翁亭記》、《馬說》
C.《陋室銘》、《核舟記》、《岳陽樓記》
D.《望天門山》、《捕蛇者說》、《賣炭翁》
11.某班圖書角藏有:①《朝花夕拾》②《子夜》③《白毛女》④《包法利夫人》⑤《羊脂球》⑥《昌黎先生集》⑦《范文正公集》⑧《女神》等文學作品。
“據展式”研究性學習小組想研究魯迅、郭沫若、韓愈、莫泊桑四位作家的作品,借書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
A.①⑧⑥④ B.①⑧⑥⑤ C.①②⑥④ D.②③⑦⑤
12.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王籍《入若耶溪》中的傳世佳句是“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B.志南《絕句》中細膩地描繪出春雨霏微和春風柔和的句子是“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C.在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表現他崇高民族氣節的千古名句是“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D.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中,說明做學問必須把書本知識和具體實踐相結合的詩句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3.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詞是古代的一種韻文形式,都有詞牌。如“水調歌頭”就是詞牌名。
B.戲劇包括話劇、歌劇、舞劇等。如《陳毅市長》就是一部優秀的話劇。
C.按照說明的對象劃分,《晉祠》是事物說明文,《統籌方法》是事理說明文。
D.寓言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簡短的故事里面的一種文學體裁。例如《牛郎織女》就是我國古代的一則寓言。
14.下面兩副名聯所指的古代名人分別是誰?正確的一項是( )
(1)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2)剛正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A.杜甫 司馬遷 B.范仲淹 司馬遷
C.杜甫 劉向 D.白居易 劉向
15. 名著往往是“經過時間檢驗和沉淀”的“磨腦子”的書。請從下列名著中任選一部,簡要地寫出你熟悉的一個情節,并說說對這一情節的體驗和感悟:
《水滸》《西游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孫漂流記》《童年》
名著:
情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體驗和感悟: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有關文化知識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經》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B.科舉考試規定,秀才到省會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考中的為“舉人”。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陰”,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陽”。如“河陽”便是黃河北岸。
D.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的“五帝”指的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17.將下各項按表示的年齡大小順序排列,正確的順序應是(填序號)
①不惑 ②垂髫 ③花甲 ④加冠 ⑤而立 ⑥古稀 ⑦半百
中考“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訓練題目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