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藝術的高層次境界是“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
創新的教學設計的不同尋常之處是:板塊式,主問題,詩意手法,一課多案。
在教學藝術上孜孜探求這樣的境界:強化課型創新,優化教材處理,簡化教學思路,細化課中活動,詩化教學語言,美化教學手段。
語文教師的第一“課外”閱讀是語文專業報刊;語文教師的第一科研能力是提煉能力。
時間:2007年元月14日
地點:吉林大學附中
師:我們今天上一節中考作文指導課。大家一起來,把材料的一、二節念一念。
(大屏幕顯示。)
生(齊讀):什么是感悟?感悟,就是對事物有所感觸而領悟到的某種道理、某種哲理、某種詩化了的思想。
什么是作文中的感悟?作文中的感悟,就是通過對人、事、景、物與生活現象的抒寫來表現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領悟。因此,感悟類作文有時會更有深度,表現出動人心弦的作用。
師:有時候作文中的感悟或者作品中的感悟,用一句話來說,叫做畫龍點睛之筆,或者是卒章顯旨之妙。這次的作文訓練,我們就通過幾種不同類型的美文的品讀,來感受這種感悟的角度。
我們先來品讀美文《籬笆上的鐵釘》。
這是一篇寫家庭生活的文章。我們先讀這篇文章,然后給這篇文章加上恰當的表達感悟的話。這樣,我們就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悟。大家先把這篇文章朗讀一遍。
生(齊讀):從前,有一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的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脾氣或者跟別人吵架以后,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男孩釘了37顆釘子。以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學著控制自己的脾氣,每天釘的釘子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實際上比釘釘子要容易得多。終于有一天,一顆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
爸爸說:“從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從籬笆上拔掉一顆釘子。”
日子一天天過去,最后籬笆上的釘子被拔光了。
爸爸帶他來到籬笆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籬笆上的釘孔吧,它們永遠也不可能恢復原來的樣子了。就像你和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會在他心里留下一個傷疤,像這個釘子的洞一樣。”
是啊,
師:“是啊”后邊是什么話呢?那就請你們想了——請用點題的方式表達你的感悟。
(生思考。)
生1:是啊,心靈上的傷和心靈上的傷疤總不可能像手中沙粒隨風飄散,因為它是人心中永遠的痛。
師:嗯,如果你傷著了人家,就給人家心里留下了永遠的痛!
生2:是啊,拔掉人心中的釘子很容易,但留下的創傷又怎么能輕易撫平呢?
師:你用一個反問來表達自己的感悟。
生3:是啊,如果你不想別人的心一次又一次地受傷害,一次又一次地千瘡百孔的話,就請你管好自己的嘴,做一個平易近人的人。不要讓那籬笆上的鐵釘成為你永遠的悔恨。
師:你從另一個角度,即從為人的角度講了怎么把自己的嘴封緊一點。
生4:是啊,雖然昨天已隨時間消失在記憶中,但是我們永遠也無法彌補我們昨天犯下的錯誤!正如釘子能拔去卻要留下釘孔一樣,我們能做的只有再也不要在別人心上留下傷痕或是痛苦的回憶。
生5:是啊,惡語傷人六月寒,這種留在心里的傷痕歲月難遮,這是一種難以愈合的創傷。
師:剛才大家的表述是很準確的。我們來看一看原文,原文的結尾是這樣的。
中考作文層級訓練之感悟篇
[1] [2] [3] [4]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