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中考動態(tài)
2021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
2021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20肇慶中考報名方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不詳 更新時間:2020-5-10 15:57:52
2020肇慶中考報名方案
肇慶市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報名工作方案定啦
根據(jù)肇教招〔2020〕7號文件精神,為做好我市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以下簡稱“中考”)報名工作, 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關于做好肇慶市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報名工作的通知》方案。
報名條件
01
報名對象
(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報考(報讀)我市各類高中階段學校。
1.具有我市戶籍的初中畢業(yè)或結業(yè),或具有初中畢業(yè)同等學力的人員。
2.具有我市初中學籍的非肇慶市戶籍的初中應屆畢業(yè)生。
3.持有港澳臺居民居住證人士的子女可參加報考,錄取條件與本地戶籍學生一致。
4.其他社會人員可憑初、高中畢業(yè)(結業(yè))證書報讀各類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02
下列人員不得報考
1.各類高中階段學校(含各類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在校生;
2.因觸犯刑律已被有關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03
提醒
考生必須嚴格遵守我市中考工作規(guī)定,不得弄虛作假,不得偽造、使用假證件、假證明等。凡弄虛作假,偽造、使用假證件、假證明等者,何時發(fā)現(xiàn),何時取消其考試、享受照顧政策、錄取及入學資格。各報名點必須對考生報考資格進行認真審查,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一律取消報考資格。
二
報名時間和方式
我市中考考生報名流程分網上預報名和現(xiàn)場確認。
01
網上預報名
考生網上預報名時間為4月28日至5月10日。
為讓考生熟悉預報名操作流程,4月26日至27日17:00開放市中考業(yè)務管理系統(tǒng)(以下簡稱“市中考系統(tǒng)”)供考生進行測試使用,測試期間的數(shù)據(jù)為非正式數(shù)據(jù),測試結束后不予保留,正式預報名前恢復初始數(shù)據(jù),考生必須進行正式預報名,以正式預報名填報的數(shù)據(jù)為準。
預報名方式。提供網站和微信“粵省事”兩種網上預報名方式,考生可選擇其中一種方式進行預報名,具體預報名流程(見附件1)。
已經參加我市2019年八年級地理、生物科考試的考生可直接進行預報名。未參加我市2019年八年級地理、生物科考試或從外地轉入的考生,各縣(市、區(qū))應為考生重新編排報名號(或流水號,要求32位字符以內),在市中考系統(tǒng)導入考生數(shù)據(jù),由市中考系統(tǒng)自動生成考生號,然后將考生號、初始密碼發(fā)給考生,供考生進行網上預報名。一個縣(市、區(qū))或一所中學所編排的報名號(或流水號)位數(shù)應保持一致。
各縣(市、區(qū))招生辦、中學報名點要提前摸查掌握考生預報名的上網條件及實施情況,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及時跟蹤,確保考生能順利預報名。對于確實不具備上網條件的考生,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利用學校網絡設備完成預報名工作。
02
現(xiàn)場確認
現(xiàn)場確認時間為5月11日至15日。
考生完成預報名后,應在現(xiàn)場確認期限內持身份證或戶口簿到所在中學或指定的報名點辦理報名確認手續(xù)。報名點打印考生的報名表,考生應認真校對報名表上個人報名信息,核對無誤后在報名表上簽名確認,并進行電子攝像、繳交考試費。
各縣(市、區(qū))招生辦、中學報名點必須在規(guī)定的現(xiàn)場確認期限內完成考生報名確認工作。考生信息一經確認,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確認期結束后,將全市數(shù)據(jù)導入廣東省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省中招平臺”),不再增補或更改報名數(shù)據(jù)。因考生本人錄入的信息錯誤而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負責。
報考高職院校五年一貫制高職班單獨招生的,按省相關通知執(zhí)行。
03
報名考試費
根據(jù)廣東省物價局《關于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收費標準的復函》(粵價函〔2001〕213號),考試費收費標準為每生每科10元。
三
考生信息采集
全市所有參加中考報名的考生均要建立電子檔案,數(shù)據(jù)與省中招平臺對接。考生電子檔案內容包括考生基本信息、考生相片、報考志愿、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等內容。考生電子檔案信息通過市中考系統(tǒng)進行采集。考生信息錯漏可能導致考生無法正常填報志愿、考試、錄取、備案等各種問題。請各級招生考試機構應高度重視考生信息數(shù)據(jù)的采集和校對工作,建立健全考生信息核準檢驗機制。各報名點、各有關中學要認真指導考生完成報考信息的填寫、校對工作,指定專人負責考生信息的核準工作,確保考生信息的真實準確。
01
基本信息采集要求
考生基本信息由考生預報名時錄入,并在辦理報名確認手續(xù)時進行校對確認。其中考生姓名、性別、身份證號、家庭地址、手機號碼等必須準確無誤,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lián)系電話等信息不應只填寫考生所在中學或報名點的地址和電話,應填寫能直接聯(lián)系到考生本人或家長的地址和手機號碼,并確保手機號碼能正常接收成績短信息。
錄入信息時,如考生姓名含無法輸入的生僻字,可使用支持國標大字符集(GBK)的輸入法輸入,確實找不到的生僻字需用大寫拼音字母代替,并在報名確認時向報名點申請備案正確姓名。報名結束后,報名點應將因姓名含生僻字而無法錄入系統(tǒng)的考生姓名、考生號造冊連同考生身份證復印件上報,由縣(市、區(qū))招生辦匯總上報市招生辦。
02
電子照片采集要求
考生電子檔案電子照片可采取以下3種方式進行采集:
1.在辦理報名確認手續(xù)時在現(xiàn)場攝像。
2.與辦理第二代身份證攝像的同時進行電子照片采集。由各縣(市、區(qū))自行聯(lián)系當?shù)胤瞎膊块T身份證攝像要求的攝像點采集考生照片。攝像完畢后,攝像點提供所有考生電子照片給當?shù)卣猩荚嚥块T,由招生考試部門導入市中考系統(tǒng)。
3.報名點使用其他本地攝像系統(tǒng),組織考生攝像,然后導入市中考系統(tǒng)。
考生照片圖像分辨率大小為240×320(寬×高),格式為jpg文件,文件大小為8k左右。考生相片統(tǒng)一采用考生號進行命名,不得采用其他方式進行命名。
03
志愿信息采集要求
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志愿填報工作安排在6月中下旬進行,具體時間和填報辦法另文通知。
四
錄取照顧政策
(一)退役軍人子女。
按《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建立和完善我省復退軍人服務體系的意見〉的通知》(粵委辦〔2017〕2號)和《關于印發(fā)<肇慶市退役軍人和其他優(yōu)撫對象子女教育優(yōu)待實施辦法>的通知》(肇教聯(lián)〔2019〕22號)執(zhí)行,在報考我市高中階段學校時,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考生需提供《復退軍人證》或縣級以上退役軍人事務局出具的證明。
(二)現(xiàn)役軍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犧牲及殘疾軍人的子女。
按《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軍區(qū)政治部關于軍人子女教育優(yōu)待辦法的實施細則》(政干〔2013〕138號)和《關于印發(fā)<肇慶市退役軍人和其他優(yōu)撫對象子女教育優(yōu)待實施辦法>的通知》(肇教聯(lián)〔2019〕22號)執(zhí)行。其中現(xiàn)役軍人的子女在報考我市普通高級中學時增加30分投檔錄取。考生須向軍人所在師級單位政治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由肇慶軍分區(qū)、肇慶市教育局聯(lián)合審核。
(三)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的子女。
參照我市軍人子女對應級別的教育優(yōu)待標準執(zhí)行。考生需提供縣級以上公安部門出具的證明。
(四)烈士、英雄模范、因公犧牲、1級至4級因公傷殘的消防救援人員的子女。
按《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廣東省消防救援隊伍職業(yè)保障辦法(試行)的通知》(粵府函〔2020〕13號)執(zhí)行。考生需提供縣級以上消防救援部門出具的證明。
(五)對父母雙方均屬農業(yè)戶口并依法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獨生子女,或父母雙方均屬農業(yè)戶口的純二女結扎戶的女孩。
在報考我市高中階段學校時,增加5分投檔錄取。考生需提供父母雙方的農業(yè)戶口資料、鎮(zhèn)級以上計生部門在2020年1月1日后出具的獨生子女或純二女結扎戶證明。
(六)因公殉職基層干部子女。
按《關于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做好因公殉職基層干部家屬關愛幫扶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粵組通〔2017〕44號)執(zhí)行,在報考我市高中階段學校時,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考生需提供鎮(zhèn)級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證明。
(七)參加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醫(yī)務人員子女的照顧政策按省市相關政策執(zhí)行。
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照顧錄取政策,只取加分分值最高一項。凡申報錄取照顧的考生,須在報名確認時提交錄取照顧申請和相關材料的原件及復印件,報名結束后不再接受申請和提交材料。
報名點須對相關材料進行初審,經辦人對戶口簿等原件進行查驗,在復印件上簽注“與原件相符”并簽名,加蓋報名點公章,按考生號順序整理材料復印件(證明類材料為原件)和匯總名單上報各縣(市、區(qū))教育部門,各縣(市、區(qū))教育部門負責匯總、審核相關材料,在5月31日前報送市招生辦,經市招生辦審核確定后,對符合錄取照顧政策的考生名單進行公示。
2021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shù)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