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中考動態
2017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7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6麗水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6-10-11
麗水市博物館舉辦慶“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
2016年5月18日是第40個“國際博物館日”,也是麗水市博物館正式開放后的第一個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5月18日上午,為了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麗水學院民族學院話劇團在麗水市博物館序廳演出了音樂話劇《牡丹亭》。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曾任遂昌知縣五年,期間寫的《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9.下面是4月21日《開獎啦》的官方微博,請依據陳履生演講中的信息,在橫線上填寫適當內容。(2分)
10.陳履生為什么:“希望公眾更多地走進博物館”?請根據他的演講內容闡述原因。
11.麗水市博物館上演《牡丹亭》,記者采訪觀眾:“博物館是展出文物的地方,今天在這里上演《牡丹亭》,你認為這種方式好嗎?”如果你是那位觀眾,你會如何回答?(3分)
12.陳履生說他的“中國夢”在當下中國實現還相當困難,結合文本內容和自己的生活談談你的看法。(3分)
三.古詩文閱讀(17分)
(一)(4分)
畫堂春·寄子由①
【宋】蘇軾
柳花飛處麥搖波。晚湖②凈鑒新磨。小舟飛棹去如梭。齊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樓風日晴和。濟南何在暮云多。歸去奈愁何。
【注釋】①這首詞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寫于同一年,此時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濟南。②“湖”指柳湖,在今淮陽,蘇軾兄弟倆曾在此泛舟。
13.《畫堂春》中的“歸去奈愁何”與《水調歌頭》中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都有“歸去”一詞,它們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4分)
(二)13分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謬之一國。濱北海之北,不知距齊州幾千萬里。距至也。其國名曰終北,當國之中有山,山名壺領,狀若甔槌①,頂有口,狀若贠環,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過蘭椒,味過醪醴③。一源分為四埒,注于山下。 經營一國,無不悉遍。土氣和,亡札厲。人性婉而從物,不競不爭;柔心而弱埒骨,不驕不忌;長幼儕居,不君不臣;男女雜游,不媒不聘;緣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氣溫適,不識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數,有喜樂,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聲,相攜而迭謠,終日不輟音,饑惓則飲神瀵,力志和平。過則醉,經旬乃醒。沐浴神瀵,膚色脂澤,香氣經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過其國,三年忘歸。既反周室,慕其國,惝然自失。不進酒肉,數月乃復。
【注釋】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②瀵(fèn):泉水。③醪醴(lá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⑤札厲:瘟疫。⑥儕(chái):共同,一起。⑦孳(zī)阜:繁衍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迷而失涂,謬之一國。(2)臭過蘭椒,味過醪醴。(3)緣水而居,不耕不稼
15.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1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過則醉,經旬乃醒
(2)既反周室,慕其國,惝然自失。
17.請概括“終北國”的特點,并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4分)
四.語言運用(55分)
18.下面是麗水市博物館“華僑之鄉”展廳中的一塊展板,請你以講解員的身份,為前來參觀的七年級學生做講解。(不超過200字)(5分)
19.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早上,小尤拉醒了。他看著窗外,太陽照耀著大地,天氣很好。尤拉想做點事情。他坐下來想:假如妹妹掉進河里,我就去救她們!妹妹恰好走來了,央求說:“哥哥,帶我去玩吧!”尤拉不耐煩地說:“走開,別打擾我,我正想著好事情呢!”妹妹受了委屈,不高興地走開了。
尤拉又在想:假如家里的小狗掉進井里,我就把它撈起來。小狗恰好走過來,它搖搖尾巴,好像在說:“給我點水喝吧,小主人!”尤拉在它頭上打了一下,罵道:“滾開,別打攪我想好事!”小狗夾著尾巴走掉了。
(選自奧謝耶娃《好事情》有改動)
上面這則材料引發了你哪些聯想與思考?請你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經歷,可以編寫故事,也可以闡述觀點。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現含有考生個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6麗水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