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5連云港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5-8-26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12分)
我的讀書經驗
馮友蘭
①我7歲上學就讀書,一直讀了80年,基本上沒有間斷,不能說對于讀書沒有一點經驗。我所讀的書,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我的經驗總 結起來有四點: , , , 。
②先說第一點。古今中外,積累起來的書真是多極了,浩如煙海。但是,書雖多,有永久價值的還是少 數,我們要學會選擇。可以把書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要精讀的,第二類是可以泛讀的,第三類是只供翻閱的。我們心里先有了這個數,就可以隨著自己的專業選定一些需要的書來讀。
③讀的時候先要解其言,這就是說,首先要懂得它的 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語言。語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別,這叫語言文字關。攻不破這道關,不知道關里邊是些什么東西,只在關外指手畫腳,那 是不行的。當然,攻語言關,要先作許多準備,用許多工具,如字典和詞典等工具書這類。
④中國有句老話說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書時即 使書中的字都認得了,話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書人的意思。從前人說,讀書要注意字里行間,又說讀詩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這都是說要在文字以外體會它的精神實質。這就是知其意。司馬遷說過:“好學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離不開語言文字,但有 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達出來的。如果只局限于語言文字,死抓住語言文字不放,那就成為死讀書了。語言文字是幫助了解書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個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得意忘言”。在人與人的關系中,過河拆橋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讀書中,就是要過河拆橋。
⑤上面所說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之下,還要加一句“意不盡理”。“理”是客觀的道理,“意”是著書人的主觀認識。人總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觀上的體會和判斷,同客觀的道理總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錯誤。所以讀書只到“得其意”還不行,要把前人的“意”作為參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觀道理,互相比較,互相補充,互相糾正。這就可能有一個比較正確的“意”。這個“意”就是自己的。讀書到這個程度就算是能夠現學現用,把書讀活了。
⑥會讀書的人能把死書讀活,不會讀書的人能把活書讀死。把死書讀活,就能使書為我所用;把活書讀死,就是使我為書所用。能夠用書而不為書所用,讀書就算讀到家了。
(選自《馮友蘭讀書與做人》,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版,有刪改)
15.馮友蘭將自己的讀書經驗概括為四點。通讀全文,將第1段橫線上的四點經驗補全(每點三個字)。(4分)
精其選(選經典、讀精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16.從文章內容看,值得精讀的書籍的判斷標準是什么?(2分)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發展,能夠流傳下來的;被歷來的群眾認為是有永久價值的 (時間的考驗、群眾的推薦)。
17.結合第4段內容,說說加點的“過河拆橋”一詞的含義。(2分)
在讀書中抓住字里行間所蘊含的精神實質;不局限于文字本身。
18.找出文中兩處運用論證方法的語句,略作分析。(4分)
示例一:第4段運用引證法,引用司馬遷的名言,論述“讀書要得其意”的觀點。
示例二:第4段運用比喻論證,將語言文字比作“幫助我們了解書的意思的拐棍”,以“扔了拐棍”形象地表現了“得意忘言”的涵義。
示例三:第6段運用對比論證,將會讀書的人與不會讀書的人經行比較,指出讀書要能夠用書而不為書所用。
(五)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題。(17分)
家徽
余華
①國有國徽,校有校徽,廠有廠徽。奇怪嗎?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條魚,一條畫在門板上的魚。那條魚 的圖案畫得很笨拙,線條零亂而粗糙,只能讓人意會到是條魚而已。但它卻有不尋常的來歷。
②祖父在世時,膝下有父親他們弟兄四個,個個都是牛高馬大的男子漢。民國初年,戰亂頻繁,家庭仗著幾個男人下死力氣勉強維持溫飽。
③一天夜半,父親起來小解,發現一個人影躥進了廚房,他便喊叫起來,同時馬上守住廚房門口。不一會兒,父親弟兄幾個都起來了,他們點著燈,拿著大木棒子和斧頭,仔細地搜索著廚房的每一個角落,那時糧食就是性命,大家決心不把這竊賊打死,也得讓他殘廢。廚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卻沒發現人。父親弟兄幾個說父親定是半夜眼花,父親賭咒發誓說肯定有人。還在大家爭辯時祖父來了,祖父讓兒子們都去睡覺。等他們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邊,敲敲蓋子,說:“你不用躲了,出來吧。”只見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個人。這人一手擎著水缸木蓋,渾身顫抖,面無人色,另一只手里,還攥著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著竊賊,嘆口氣說:“算了,你走吧,要是讓我的兒子們看見了,你今天非殘廢不可。”
2015連云港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