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就這樣,貓和母親、外祖母一起,畫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13.縱觀全文,第①段內容似乎和下文“描花”這件事關系不大。你認為第①段能否去掉,為什么? (3分)
示例一能。第①段中有關四季的內容和文章主要內容“描花”關系不大。去掉后行文更簡潔,內容更集中。因此可以刪去。
示例二不能。第①段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且“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為下文“出不了門,一家人要圍在一起”作了鋪墊。所以不能去掉。
14.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3分)
①她們每年都在這個季節里做這個,這肯定是她們最高興的時候。
②我發現父親也很高興,他讓她們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攬下來。
①母親和外祖母可以做她們最愿做的事:描花。所以,她們很高興。
②父親看到母親和外祖母高興,他就很高興;他能為家人做些事而感到高興。
15.通讀全文,簡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4分)
外祖母是一個和藹可親、寬容厚道、心靈手巧、有生活情趣的人。
16.分析本文標題的作用。 (4分)
是 行文的線索;概括了文章主要內容;暗示了一家人和諧、幸福的生活;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17.閱讀以下兩則材料,結合本文內容,談談你對幸福的認識。 (3分)
材料一:生活是由一件件的瑣碎之事連綴而成的,這根線上的點點滴滴都是幸福的紐扣。
材料二:據調查,在表示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人群中,72%的人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花費在上網、玩手機上。
文章寫一家人在一起描花就是幸福。材料一表明幸福就在平凡生活的細節中。材料二表明不幸福是因為這些人沉浸在無聊的虛擬的小世界里,缺少與家人的交流與分享。綜上所述,我認為幸福就是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刻,高興了彼此分享,痛苦了共同分擔。
(四)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第18-21題。(11分)
人,要有五識
①人要有“知識”,這是毫無疑問的,知識來自于我們所受的教育,以及現實中的經驗與教訓。
②積累了一定書本與現實中得來的知識,你就應該擁有一定的“常識”了。一個普通人并不需要搞清登月火箭的燃料構成與DNA的結構圖這樣的知識,但他得知道基本的善惡與美丑這些常識。
③一個人只有在獲得了一定的“知識”,也不拒絕“常識”時,才能更上一層樓,成為一名有“見識”的人。這見識就是你自己看問題的觀點,你的思想與世界觀了。我常常遇到一些人,由于知識有限,連基本常識也分不清,一見面就想發表一通“高見”,顯得他很有“見識”,弄得你不聽也不是,聽也不是。當然,更讓人難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識的學者,卻一點“見識”也沒有。
④有了上面三種“識”,你就是一個有學問、有點看法的人了。不過,大多數有學問的人,也就停留在這個層面,而無法上升到更高一級的那個“識”——膽識。
⑤“膽識”是社會責任感和勇于承擔的氣魄。一個人哪怕學富五車,亦有“見識”,可因為種種原因,卻悶聲發大財,到了該出手的時候,還是不敢出手,缺乏的就是“膽識”。
⑥我要強調一點,“膽識”可不僅僅是指大膽,更不是“有勇無謀”。一個無知的人,一個連常識都沒完全搞清楚的人,一個人云亦云的人,他即便再“勇敢”,也不能稱他有“膽識”。
⑦最后還要加一個好像同前面幾個“識”關聯不大的“賞識”。大家在人生路上踽踽獨行,都有偶遇他人賞識的時候,請問,你是什么感覺?我相信,有時他人的一兩句賞識,往往成為你繼續走下去的動力,造就了你的一生。我這里強調的“賞識”,就是你是否懂得賞識他人。
⑧那些擁有了“知識”“常識”“見識”,尤其是“膽識”的人,不少都有高傲甚至目空一切的毛病,他們失去了“賞識”他人的能力。而不會、不能、不愿賞識他人的人,往往也就開始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這樣的人能走多遠呢?
18.作者認為“人,要有五識”,具體指哪“五識”? (2分)
知識、常識、見識、膽識、賞識
19.本文主要運用的論證方法是道理論證。 (2分)[來源:學科網]
20.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承接上文;補充論證了“膽識是社會責任感和勇于承擔的氣魄”的觀點;使論證更充分、更嚴密、更有力度。
21.讀了這篇文章,請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賞識”的理解。 (4分)
2015山西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