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5昆明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5-8-17
二、閱讀理解。(含7~21題,共36分)
(一)詩歌賞析。(第7題,2分)
品讀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問題。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7.曲中“躊躇”一詞用的好,請說說好在哪里。(2分)
【答案】詩人在經過潼關的時候,看到阿房宮變成一片廢墟,不禁大發感慨,聯想到國家,不禁悲從中來,回首長安,心情止不住的憂傷。“躊躇”一詞抒發了作者對物是人非的感嘆,表達了心中情緒激動,作者懷古傷今,自己心中暗嘆。
【解析】這首散曲的主旨是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群眾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人民苦難的同情。“躊躇”一詞抒發了作者對物是人非的感嘆,表達了心中情緒激動,懷古傷今,自己心中暗嘆。
(二)閱讀【甲】【乙】兩個文言選段,完成8~12題。(12分)
【甲】
①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
饒州路①大饑,米價翔踴②,總管王都中③以官倉之米定其價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為須糶④以下等價,民乃可得食,未報,輒于下等減價十之二,使民就糶。行省怒其專擅,都中曰:“饒去杭幾二千里,比⑤議定往還,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則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與言曰:“公為我輩減米價,公果得罪,我輩當鬻⑥妻子以代公償。”行省防悟,都中乃得免。
(節選自《續資治通鑒》,有改動)
【注釋】①路:元代行政區劃單位。 ②翔踴:物價飛漲。 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員,官至兩任行省參知政事。 ④糶:賣出糧食。 ⑤比:等到 ⑥鬻(yù):賣。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1)雜然而前陳者 ( ) (2)宴酣之樂 ( )
(3)射者中,弈者勝 ( ) (4)饒去杭幾二千里 ( )
【答案】(1)陳設,擺設。(2)酒喝到高興時。(3)下棋。(4)距離。【解析】實詞的解釋注意辨析,看有沒有出現特殊用法,此題中“去”是古今異義詞,“陳”、“酣”“弈”用的是本義。
9.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 )(2分)
A.行者休于樹/苛政猛于虎也
B.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跪而拾之以歸
C.都中乃得免/當立者乃91中考網(www.txjunshi.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公子扶蘇
D.行省怒其專擅/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答案】D【解析】A項前一個“于”解釋為“在”,后一個解釋為“比”;B項“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的“之”為語氣助詞,可不譯。“跪而拾之以歸”的“之”是代詞,指“撕碎的奏牘 91中考網(www.txjunshi.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C項前一個“乃”譯為“于是,才”,后一個“乃”譯為“是”;D項兩個“其”均為代詞,譯作“他”。
10.用現代漢語翻譯選段【甲】中畫橫線的句子。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答案】醉了能和他們一起快樂,酒醒后能寫文章來記述這件事的(表達這種快樂的),是太守。【解析】文言文翻譯要遵循字字落實的原則,適當的增刪調換。對關鍵詞語及特殊句式要準確把握,“醒”是 “酒醒”,“述”解釋為“記述”。此句同時也是一個判斷句。
11.請根據提示,找出選段【甲】中含有“樂”字的相應語句,填寫在A處;在B、C處概括對應語句中“樂” 的含義。(3分)
含“樂”字的句子
“樂”的含義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B.
A.
禽鳥之樂[來源:91中考網]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百姓之樂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C.
【答案】A.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也。(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B.賓客之樂 C.太守自樂【解析】回答此題,只要能完整理解和把握文章內容,答題緊扣文章內容即可。
12.選段【甲】中歐陽修被貶官至滁州,愛民親民;選段【乙】中王都中擅自將米價救災,惹怒上司。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兩個選段中百姓對他們的舉動分別有什么反應,并說說都這樣寫有何作用。(3分)
【答案】百姓對歐陽修的舉動是贊同、擁護,對王都中是愛戴。由人民群眾對他們的態度,反襯出歐陽修和王都中的政績極好。
【解析】【甲】文中歐陽修愛民親民,既能造福于民,又能與民同樂,因此深得滁州百姓愛戴,《醉翁亭記》一問世,滁州人唯恐失之,于慶歷八年請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后來又嫌字小字淺,怕日久磨滅,又請蘇軾用真、草、行三種字體書寫重刻。影響之大,可見一斑。這里邊除了文章本身的文學藝術魅力,還在于那個勤政、親民、愛民的“太守”給人民帶來的一線曙光。【乙】文中王都中擅降米價,得罪上司。行省責備他越權行事,欲治其罪。群眾提出:王總管減米價救災民如果有罪,災民愿賣掉妻兒替他贖罪,行省左右司都事也極力幫助,都中才免受處分。兩文都表現出了百姓對他們的擁護、愛戴。由人民群眾對他們的態度,反襯出歐陽修和王都中的政績極好。
2015昆明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