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5成都中考語文試題試卷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5-8-9
五、作文(60分)
13.揮手自茲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揮揮手,從此離開”。粗讀,平淡無奇;細品,意蘊豐厚。《孤獨之旅》中,杜小康戰勝孤獨,走向成熟,告別原來的自己,揮手自茲去;最后一 91中考網(www.txjunshi.com) 課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蛻變,遠離過往的生活,揮手自茲去…“揮揮手,從此離開”的,也許是一個人,一個地方,一段時 91中考網(www.txjunshi.com)光;“揮揮手,從此離開”時 ,或許有一點無奈,一絲灑脫、一份期待……
請以“揮手自茲去”為題,寫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②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⑤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給材料的命題作文。題目是,揮手自茲去。該題目粗讀平淡無奇,細品意蘊豐厚,留給了學生很大的發揮空間。
材料告訴我們,“揮手自茲去”出自李白《送友人》這首送別詩,意思是“揮揮手,從此離開”。
這道題目不難寫,難的是寫出得高分作文。寫出得高分作文,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立意要新,切忌人云亦云。“揮手自茲去”,意思是揮手后從此地 91中考網(www.txjunshi.com)離開,因此本題的題眼就在于“揮手”和 “去”,“揮手”就是告別,“去”就是離開。寫作的大方向就是“離別”。從“離開”、“分別”的角度立意,寫分離和告別都是切題的。重要的是與誰離別,表達什么感情。絕大部分同學會寫與初中生活的告別,與校園離別,你如果想作文脫穎而出,想得高分,就不能寫這個,就要另辟蹊徑。你可以寫一個人,比如寫與父母離別,與親朋好友離別;可以寫一個地方,比如寫與故鄉離別;可以寫一段時光,比如寫與少年時代離別;還可以寫與孤獨離別,與失敗離別,過往的生活離別……至于表達的感情,除了惜別以外,你可以有一點豪邁,有一點無奈,一絲灑脫,一份期待……,《送友人》這首詩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這也在暗示考生寫作時可以考慮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內心的成長,生命的蛻變,都能在此題目下盡情抒寫。
第二,選材要新,切忌陳詞濫調。如果寫記敘文,應該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表達情感。可選擇那些“新奇特”又能體現中心的材料,要避開那些大家都熟悉的初中生活情景(如操場、花園、小徑,刻苦學習的同學、和藹可親的老師……考前復習的煩躁、苦悶,想要逃離時的不舍、激動……)。而要選那些別人感到陌生,你自己熟悉的人事物景,使之形成畫面, 91中考網(www.txjunshi.com) 傳遞感情。能否運用更具體、更有代表性的事例與情節來表達思想就成了區分優秀作文與普通作文的重要標志。擅長寫議論文的同學,應圍繞中心論點,選擇古今中外的事實和理論論據進行說理。
第三,寫法要新,切忌“老三段”。寫記敘文,你要會編故事,來點倒敘插敘、以小見大、先揚后抑、對比襯托,最好寫小小說;寫議論文,你要會事例論證、比喻論證,來點排比、反問,最好寫成議論性散文。
總之,看了材料,讀了題目,你首先想到的,別人也可能想到,你就不能寫。如果你想作文脫穎而出,得高分,你最好獨辟蹊徑。
B卷(共50分)
一、詩歌鑒賞(共4分)
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1-2題。
錦江思
李新
獨詠滄浪古岸邊,牽風柳帶綠凝煙。
得魚且斫金絲鲙,醉折桃花倚釣船。
賞析:錦江思:“思”即“想”,寫作者站在錦江邊上想到的。是宋代詩人李新回憶成都的詩,寫出了錦江的秀麗與閑適。
獨詠滄浪古岸邊,牽風柳帶綠凝煙。滄浪:江河的一種比較文雅的說法。凝煙:濃密的霧氣。這兩句寫景,在歷史悠久的錦江岸邊,春風吹綠柳枝,江面騰起淡綠色的煙霧。
得魚且斫金絲鲙kuài,醉折桃花倚釣船。斫zhuó:大鋤;引申為用刀、斧等砍。斫zhuó鲙kuài:即切鲙,做生魚片,把魚切成一片一片的。用典。曹操做生魚片很拿手,《曹操集》中有《魚譜》專門介紹曹操做魚的心得。《水滸傳》中寫宋江、張順等在琵琶亭酒館。張順拿著鮮活魚,“吩咐酒保,把一尾魚做辣湯,用酒蒸一尾,叫酒保切鲙kuài。”這兩句寫詩人所思:如能得到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定會斫成生魚片,悠閑地倚靠在漁船之上,伴著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鉤的魚兒。表達了詩人悠閑、愉悅的心情。
1.從全詩來看,詩人“思”到了哪些內容?請概括作答。(2分)
答:
答:“思”到了在春風吹綠柳枝的時節,水面騰起淡綠色的煙霧,如能得到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定會斫成生魚片,悠閑地倚靠在漁船之上,伴著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鉤的魚兒。【“思”即“想”,作者站在錦江邊上想到的,就是作者這首詩所寫的內容,因此,只要能準確理解詩歌,便能答對這道題。】
2.本詩末句中的“醉”和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請簡要賞析(2分)
答:
答:不同。本詩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畫美景中,為美景所醉,表達的是一種悠閑、愉悅的心情。而“醉里挑燈看劍”的“醉”,是說詩人醉夢中還不忘細細看“劍”,表達的是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以及強烈的愛國之情。【從這首詩的文字中(結合第一小題),可以讀出作者輕松閑適的心情,而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是初中階段學過的一首詞,辛棄疾其人,便是一個有著崇高的政治理想,一生渴望殺敵報國的詞人,聯系到他所看的“劍”,再聯系到這個人,便能得出“醉”所表達的情感。】
二、文言文閱讀(共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題。
揚江陵府曲江樓記
【宋】朱熹
廣漢張侯敬夫守荊州之明年,歲豐人和,幕府無事。常病其學門之外即阻高墉。乃鑿門通道,以臨白河,且為樓觀以表其上。敬夫一日與客往而登焉,則大江重湖,縈紆渺彌;而西陵諸山,空濛晻①靄,又皆隱見出沒于云空煙水之外。敬夫于是顧而嘆曰:“此亦曲江公②所謂江陵郡城南樓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臨賦詠,蓋皆翛然有出塵之想。至其傷時感事,則其心未嘗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終不行也。悲夫!”乃書其扁曰“曲江之樓”,而以書來屬予記 91中考網(www.txjunshi.com)之。
予讀敬夫之書,而知茲樓之勝。思得一與敬夫相從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覽觀形制,然后舉酒相屬,以詠張公之詩,而想見其人于千載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張公遠矣,而讀其書者,未嘗不為之掩卷太息也。是則是非邪正之實,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登此樓者,于此亦可以反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樓,既未得往寓目焉。無以寫其山川風景、朝暮四時之變,如范公之書《岳陽》。獨次第敬夫本語,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覽觀焉。
(選自《朱熹詩文選譯》,有刪改)
2015成都中考語文試題試卷及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