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2潛江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2-8-20
二、閱讀與探究(40分)
(一)古詩詞賞析。(從甲、乙兩首中任選一首作答)(4分)
(甲)登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10.詩歌以“ ”和“ ”點明登臨岳陽樓的時間,以“無限悲”直接抒發了詩人的情感。(2分)
11.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此詩意境宏深,氣象開闊,情感蒼涼悲壯。
B.“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描繪了洞庭湖風平浪靜、祥和安寧的景象。
C.“萬里來游”“三年多難”,傳遞出詩人寫此詩的處境。
D.“老木滄波”既是眼前實景,又包含了詩人歷經風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緒。
(乙)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 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10.作者在上片用“ ”極寫侵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在下片用“ ”的贛江水比喻軍民抗敵收復失地之心。(2分)
11.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一、二句是感慨,也是控訴。水是清的,卻充滿歷史的血淚。
B.三、四句表達了對南宋盛時的追念,對南宋滅亡的惋惜。
C.末尾兩句作者直接表露作者的心跡。“愁”是愁其國破家亡,是憂國憂民。
D.這首詞是作者撫今追昔、即景明志之作,表達了作者的報國志向。
(二)文言文閱讀(12分)
孫晷①見人饑寒,并周贍②之,鄉里贈遺,一無所受。親故有窮老者數人,恒往來告索,人多厭慢之,而晷見之。欣所逾甚,寒則與同衾,食則與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時年饑谷貴,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見而避之,須去而出,既而自刈送與之。鄉鄰感愧,莫敢侵犯。( 選自《晉書·孫晷傳》)
【注釋】①孫晷(guǐ):人名。②贍:供給,供養。
12.下列加點文言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無案牘之勞形(使……勞累)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樣)
B.鄉里贈遺(遺留)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給予)
C.欣所逾甚(通“愈”,更加)窺谷忘反(通“返”,返回)
D.須去而出(離開)屬引凄異(延長)
13. 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人多厭慢之故逐之
B.而晷見之結友而別
C.寒則與同衾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D.或解衣推被以恤之皆以美于徐公
1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www.txjunshi.com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2)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15. 文意理解。(4分)
(1)文章用了對比的手法,旁人對窮老者的態度是“ ”,而孫晷對窮老者的態度是“ ”。(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
(2)“晷見而避之,須去而出,既而自刈送與之。”試分析孫晷這樣做的用意。(2分)
(三)議論文閱讀(11分)
①人這一輩子,如果一直平平淡淡,按部就班,風平浪靜,無驚無險,那也很遺憾、乏味。無論如何,總得“爆發”上一回兩回,即崩謂“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以一展平生所學,建奇功,立絕學,創精品,一舉成名天下聞。
②“爆發”,就是一個人在特殊時期,在極短的時間里,迸發出極大的能量,達到自己人生的高峰,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創作出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像油田的井噴一樣。
③據傳,老子一輩子默默無聞,50歲那一年,連個小芝麻官也丟了,就騎著青牛,離開家鄉西行,到秦國去講學。過函谷關時。被關令尹喜給截住了。要他留點東西再走,于是就有了函谷關前那一次大“爆發”,留下了偉大著作《道德經》。老子的“爆發”,用了兩天時間。
④法國天才數學家伽羅華,21歲就死于非命,在臨死前一夜,他有了一次總“爆發”。他知道第二天必死無疑,就一夜無眠,把自己生平的數學研究心得扼要寫出,并附以論文手稿。特別是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幾個小時寫出的東西,為一個折磨了數學家們幾個世紀的問題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并且開創了數學的一片新天地,提出了“群”的概念,用群論改查了整個數學面貌。伽羅華的“爆發”,用了一夜光陰。
⑤《黃河大合唱》則是詩人光未然和音樂家冼星海共同“爆發”的結果。1939年暮春,光未然躺在延安的醫院里,5天寫出了全部歌詞。接著,冼星海在小窯洞里譜曲,花了6天時間,中華民族音樂史上的不朽杰作,就這樣問世了。這既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座豐碑,也是他們自己一生創作的最高峰。
2012潛江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一)古詩詞賞析。(從甲、乙兩首中任選一首作答)(4分)
(甲)登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10.詩歌以“ ”和“ ”點明登臨岳陽樓的時間,以“無限悲”直接抒發了詩人的情感。(2分)
11.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此詩意境宏深,氣象開闊,情感蒼涼悲壯。
B.“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描繪了洞庭湖風平浪靜、祥和安寧的景象。
C.“萬里來游”“三年多難”,傳遞出詩人寫此詩的處境。
D.“老木滄波”既是眼前實景,又包含了詩人歷經風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緒。
(乙)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 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10.作者在上片用“ ”極寫侵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在下片用“ ”的贛江水比喻軍民抗敵收復失地之心。(2分)
11.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一、二句是感慨,也是控訴。水是清的,卻充滿歷史的血淚。
B.三、四句表達了對南宋盛時的追念,對南宋滅亡的惋惜。
C.末尾兩句作者直接表露作者的心跡。“愁”是愁其國破家亡,是憂國憂民。
D.這首詞是作者撫今追昔、即景明志之作,表達了作者的報國志向。
(二)文言文閱讀(12分)
孫晷①見人饑寒,并周贍②之,鄉里贈遺,一無所受。親故有窮老者數人,恒往來告索,人多厭慢之,而晷見之。欣所逾甚,寒則與同衾,食則與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時年饑谷貴,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見而避之,須去而出,既而自刈送與之。鄉鄰感愧,莫敢侵犯。( 選自《晉書·孫晷傳》)
【注釋】①孫晷(guǐ):人名。②贍:供給,供養。
12.下列加點文言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無案牘之勞形(使……勞累)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樣)
B.鄉里贈遺(遺留)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給予)
C.欣所逾甚(通“愈”,更加)窺谷忘反(通“返”,返回)
D.須去而出(離開)屬引凄異(延長)
13. 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人多厭慢之故逐之
B.而晷見之結友而別
C.寒則與同衾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D.或解衣推被以恤之皆以美于徐公
1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www.txjunshi.com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2)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15. 文意理解。(4分)
(1)文章用了對比的手法,旁人對窮老者的態度是“ ”,而孫晷對窮老者的態度是“ ”。(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
(2)“晷見而避之,須去而出,既而自刈送與之。”試分析孫晷這樣做的用意。(2分)
(三)議論文閱讀(11分)
①人這一輩子,如果一直平平淡淡,按部就班,風平浪靜,無驚無險,那也很遺憾、乏味。無論如何,總得“爆發”上一回兩回,即崩謂“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以一展平生所學,建奇功,立絕學,創精品,一舉成名天下聞。
②“爆發”,就是一個人在特殊時期,在極短的時間里,迸發出極大的能量,達到自己人生的高峰,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創作出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像油田的井噴一樣。
③據傳,老子一輩子默默無聞,50歲那一年,連個小芝麻官也丟了,就騎著青牛,離開家鄉西行,到秦國去講學。過函谷關時。被關令尹喜給截住了。要他留點東西再走,于是就有了函谷關前那一次大“爆發”,留下了偉大著作《道德經》。老子的“爆發”,用了兩天時間。
④法國天才數學家伽羅華,21歲就死于非命,在臨死前一夜,他有了一次總“爆發”。他知道第二天必死無疑,就一夜無眠,把自己生平的數學研究心得扼要寫出,并附以論文手稿。特別是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幾個小時寫出的東西,為一個折磨了數學家們幾個世紀的問題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并且開創了數學的一片新天地,提出了“群”的概念,用群論改查了整個數學面貌。伽羅華的“爆發”,用了一夜光陰。
⑤《黃河大合唱》則是詩人光未然和音樂家冼星海共同“爆發”的結果。1939年暮春,光未然躺在延安的醫院里,5天寫出了全部歌詞。接著,冼星海在小窯洞里譜曲,花了6天時間,中華民族音樂史上的不朽杰作,就這樣問世了。這既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座豐碑,也是他們自己一生創作的最高峰。
2012潛江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