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siwsw"></bdo>
  • <sup id="siwsw"></sup><pre id="siwsw"></pre>
    <samp id="siwsw"></samp>
  • <bdo id="siwsw"><kbd id="siwsw"></kbd></bdo><bdo id="siwsw"><xmp id="siwsw">
    • 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6懷化中考化學試卷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6-6-25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21.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請從下列物質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字母序號)
      A.CH4    B.維生素A    C.生石灰    D.活性炭    E.葡萄糖    F.食鹽
      (1)可用作食品干燥劑的是     。
      (2)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     。
      (3)最簡單的有機物是     。
      (4)常用于冰箱內除異味的物質是     。
      (5)常用作廚房調味品的是     。
      (6)人體內缺乏會導致人患夜盲癥的是     。
      22.某元素是人體中的常見元素,該元素在人體內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原子核外有      個電子層;該元素屬于      (填“金屬”和“非金屬”)元素,該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所形成的離子為     。ㄓ秒x子符號表示).
      23.如圖為A,B,C三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      克A.
      (2)T2℃時,A和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ㄌ睢跋嗤被颉安煌保
      (3)三種物質中      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24.火藥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種物質按一定質量比混合而成.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火藥屬于     。ㄌ睢凹儍粑铩被颉盎旌衔铩保
      (2)已知某種配比的火藥,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S+2KNO3+3C K2S+N2↑+3X↑,則X的化學式為     。
      (3)硝石的主要成分為硝酸鉀,硝酸鉀在現代農業上有重要用途,它能給農作物提供      和      兩種營養元素.
      (4)硫磺的主要成分為硫,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      火焰;其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形成      的主要物質(填“酸雨”或“臭氧空洞”).
      (5)木炭是我國古代煉鐵的重要原料(作燃料和還原性物質),試寫出其與氧化鐵高溫反應制鐵的化學方程式     。
       
      三、解答題(25題8分,26題7分,27題7分,28題8分,29題3分,30題7分,共40分)
      25.水和雙氧水(H2O2)具有相同的組成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水是生命之源,我國水資源總量雖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請你寫出一條節約用水的方法     。
      (2)實驗室用5%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為加快反應速率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其中二氧化錳的作用是     。
      (3)水通常只能在電解的情況下分解,假如能同雙氧水分解一樣,尋找到一種加速水分解的催化劑,則該催化劑將對人類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ㄈ未鹨稽c).
      (4)根據已學知識,請你寫出一個有水生成的化學方程式     。
      26.置換反應是中學化學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之一.
      已知:化合物A+單質B→化合物C+單質D.試回答下列問題.
      (1)若D為氫氣,A為稀硫酸,則B應滿足的條件是     。
      (2)若D為銅,化合物A的化學式可能為      .
      (3)已知在高溫條件下碳與水蒸氣可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水煤氣的主要成分),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若家中發生燃氣(天然氣)泄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ㄌ钭帜感蛱枺
      A.檢查并關閉氣源閥門  B.輕輕打開門窗通風.C.立即打開抽油煙機排氣
      (4)非金屬單質也具有類似金屬與鹽溶液之間 發生置換反應的規律,即活動性較強的非金屬可把活動性較弱的非金屬從其鹽酸溶液中置換出來,如在溶液中可發生下列反應:
      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
      由此判斷S、Cl2、I2、Br2四種單質中非 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      ,最弱的是      .
      (5)在化學反應中,物質所含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據此判斷置換反應     。ㄌ睢皩儆凇被颉安粚儆凇保┭趸原反應.
      27.某興趣小組根據下列裝置進行試驗,請你參與并回答:
       
      (1)②儀器的名稱是     。
      (2)若用A裝置制取氧氣,則①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ㄈ未鹨稽c);若用E裝置收集氣體,觀察到      時才能收集.
      (3)寫出用B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
      (4)寫出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     。
      (5)已知氫氣密度比空氣小,很難溶于水,常用金屬鋅和稀硫酸反應制。魧嶒炇乙迫∩倭繗錃庾詈眠x擇發生裝置     。ㄌ钚蛱,下同)和收集裝置      .
      28.某學習小組對粗鹽中雜質(難溶性和可溶性)的去除展開相關探究.
      (1)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去除的實驗步驟為①溶解,②過濾,③     。▽懖僮髅Q),④計算產率.
      (2)步驟②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     。▽憙x器名稱),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提出猜想】
           甲同學:該粗鹽中含有難溶性雜質外,是否還含有可溶性雜質?
      (4)【查閱資料】
      ①粗鹽中可能含有鎂鹽(Mg2+)和硫酸鹽(SO42﹣)等可溶性雜質.
      ②一些物質的溶解性表
      陽離子 陰離子 OH﹣ CL﹣ SO
      CO

      Na+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不 不
      Mg2+ 不 溶 溶 不
      說明:“溶”表示該物質可溶于水,“不”表示該物質不溶于水.
      ③M g(OH)2為白色物質,不溶于氫氧化鈉溶液;BaSO4為白色物質,不溶于鹽酸;
      MgCO3,BaCO3為白色物質都能溶于鹽酸.
      (5)【實驗設計】
      ①取少量除去難溶性雜質后的鹽,溶于水配成溶液.
      ②取少量所配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繼續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沉淀不溶,說明該鹽含有可溶性的      鹽.
      ③另取少量所配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溶,說明該鹽含有可溶性的      鹽.
      (6)【實驗結論】該鹽含有可溶性雜質     。
      (7)【實驗拓展】以下為乙同學設計的去除食鹽中可溶性雜質的試驗流程:
       
      ①該實驗過程中,除雜試劑都要過量,原因是     。
      ②過量Na2CO3溶液用來除      離子(填離子序號).
      29.實驗室要配制100克5%的Na2SO4溶液.試計算:
      (1)需要Na2SO4固體      g.
      (2)Na2SO4中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30.(1)某學習小組為測定M硫酸廠排放的廢水中的硫酸含量進行如下實驗:取50g廢水于燒杯中,滴入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假定廢水中其他成分不與氫氧化鈉反應),當廢水pH      時(填“>7”、“=7”、“<7”)反應恰好完全,測得消耗該氫氧化鈉溶液8g,據此計算該廢水中硫酸的質量分數.
      (2)M硫酸廠常用熟石灰對廢水進行處理并產生硫酸鈣,已知M廠每天用這種方法處理廢水50噸,計算M廠每天理論上能產生多少噸硫酸鈣.
       
       

      2016年湖南省懷化市中考化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共40分)
      1.下列變數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酒精揮發 B.水變成水蒸氣
      C.潮濕的衣服被曬干了 D.鐵生銹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酒精揮發的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潮濕的衣服被曬干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鐵生銹的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D.
       
      2.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汽水 B.液態氧 C.水泥砂漿 D.潔凈的空氣
      【考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
      【分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質組成,最少有兩種物質組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汽水中含有水、二氧化碳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B、液態氧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故選項正確.
      C、水泥砂漿中含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D、潔凈的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故選B.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C.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素之一
      D.隨意丟棄廢舊電池,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考點】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硬水與軟水;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常見污染物的來源、危害及治理.
      【分析】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分別是:氮氣大約占78%、氧氣大約占21%、稀有氣體大約占0.94%、二氧化碳大約占0.03%、水蒸氣和其它氣體和雜質大約占0.03%;空氣的成分主要以氮氣和氧氣為主,氧氣約占五分之一,氮氣約占五分之四.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熱煮沸,在實驗室中是蒸餾;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素之一正確,隨意丟棄廢舊電池,會造成環境污染,主要是污染水源.
      【解答】解:A、空氣的成分主要以氮氣和氧氣為主,氧氣約占五分之一,氮氣約占五分之四,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B、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熱煮沸,在實驗室中是蒸餾,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C、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素之一正確,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D、隨意丟棄廢舊電池,會造成環境污染,主要是污染水源,原敘述錯誤符合題意,故選項正確;
      故選D
       
      4.蒸饅頭時,在發酵面團中加入某種物質,既能除去面團中的酸又能使饅頭松軟,該物質是( 。
      A.碳酸氫鈉 B.生石灰 C.氫氧化鈉 D.氯化鈉
      【考點】常用鹽的用途.
      【分析】根據物質的用途進行分析,碳酸氫鈉能與面團發酵產生的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使饅頭松軟,又能除去酸.
      【解答】解:A、碳酸氫鈉能與面團發酵產生的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使饅頭松軟,又能除去酸,故正確;
      B、生石灰具有腐蝕性,不能用于食品工業,故錯誤;
      C、氫氧化鈉具有極強 的腐蝕性,不能用于食品工業,故錯誤;
      D、氯化鈉不能與面團發酵產生的酸反應,故錯誤.
      故選A.
       
      5.下列化學用語與含義相符的是( 。
      A.3H﹣3個氫元素 B.O﹣1個氧分子
      C.Na﹣1個鈉原子 D.Mg+2﹣1個鎂離子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解:A、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元素符號前面加上數字表示幾個這樣的原子,故3H表示3個氫原子,故選項錯誤;
      B、根據元素符號的意義可知,O表示氧元素或一個氧原子,故選項錯誤;
      C、元素符號可以表示一個原子,故Na可表示一個鈉原子,故選項正確;
      D、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故1個鎂離子可表示為:Mg2+;故選項錯誤;
      故選C
       
      6.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燃燒法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紅磷
      B.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
      C.用帶火星的木條是否復燃來檢驗氧氣
      D.魚能在水中生活,證明氧氣易溶于水
      【考點】氧氣的化學性質;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氧氣的物理性質;氧氣的檢驗和驗滿.
      【分析】A、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分析;
      B、根據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分析;
      C、根據氧氣有助燃性分析;
      D、魚能在水中生活,證明水中含有氧氣,不能判斷氧氣的溶解性,據此分析.
      【解答】解: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是固體,用燃燒法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紅磷,故A正確;
      B、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故B正確;
      C、氧氣具有助燃性,用帶火星的木條是否復燃來檢驗氧氣,故C正確;
      D、魚能在水中生活,證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氣,氧氣能供給呼吸,但不能判斷氧氣的溶解性,故D錯誤.
      故選D.
       
      7.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加熱液體 B.
      稀釋濃硫酸 C.
      量取液體 D.
      過濾
      【考點】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測量容器-量筒;濃硫酸的性質及濃硫酸的稀釋;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
      【分析】A、根據加熱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稀釋濃硫酸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量筒的用途進行分析判斷;
      D、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
      【解答】解:A、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與桌面成45°角,試管架夾在試管的中上部,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C、瓶塞應倒放在桌面上;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D、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圖中所示操作錯誤;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A.
       
      8.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用食醋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
      B.在鐵桶中較長時間配制硫酸銅溶液
      C.可用稀硫酸除去鐵銹
      D.可用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考點】酸堿鹽的應用.
      【分析】根據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稀硫酸能與鐵銹反應而將鐵銹除去,食醋的成分醋酸能與碳酸鈣反應,氫氧化鈣具有堿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硫酸銅能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
      【解答】解:
      A、食醋的成分醋酸能與碳酸鈣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鈣而將水垢除去,故正確;
      B、配制波爾多液使用硫酸銅,硫酸銅能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而使藥效降低,故不正確;
      C、稀硫酸能與鐵銹反應而將鐵銹除去,故正確;
      D、消石灰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具有堿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確.
      故選B.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聚氯乙烯薄膜無毒,故可用于制食品包裝袋
      B.食用加碘食鹽可預防甲狀腺腫大
      C.人體所需的能量全部由糖類和油脂提供,故不需攝入蛋白質
      D.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故攝入量越多越好
      【考點】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均衡營養與健康;微量元素、維生素與健康的關系及攝取方法.
      【分析】A.聚氯乙烯有毒,不可用于食品包裝;
      B.根據碘的生理功能判斷;
      C.蛋白質、脂肪、糖類是給人體提 供能量的物質,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礎物質,不能缺少;
      D.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但是不能過量食用,否則會導致不同的病癥.
      【解答】解:A.聚氯乙烯有毒,不可用于食品包裝,故說法錯誤;
      B.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甲狀腺腫大,故說法正確;
      C.蛋白質、脂肪、糖類是給人體提供能量的物質,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礎物質,不能缺少,故選項錯誤;
      D.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但是不能過量食用,否則會導致不同的病癥,故選項錯誤;
      故選B.
       
      10.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形成溶液的溶質都是固態物質
      B.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大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
      D.所有物質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熱量
      【考點】溶液的概念、組成及其特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溶質的質量分數.
      【分析】根據溶液的概念、特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及轉化進行分析解答;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穩定性.
      【解答】解:A、形成溶液的溶質可以固態、液態和氣態,不都是固態物質,故錯;
      B、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無法比較大小,只能說在一定溫度下,同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故錯;
      C、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故對;
      D、有些物質溶于水吸熱,如硝酸銨,有些物質溶于水放熱,如氫氧化鈉、氧化鈣等,故錯.
      答案:C
       
      11.家庭常用的某種消毒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 。
      A.﹣1 B.+1 C.+3 D.+5
      【考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結合次氯酸鈉的化學式進行解答本題.
      【解答】解: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0,則x=+1價.
      故選B.
       
      12.分類是學習化學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質按混合物,堿,氧化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
      A.空氣、其氧化鈉、水 B.液氧、純堿、空氣
      C.生鐵、石油、干冰 D.礦泉水、熟石灰、高錳酸鉀
      【考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常見的氧化物、酸、堿和鹽的判別.
      【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堿是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據此分析.
      【解答】解:A、空氣中含有氧氣、氮氣等屬于混合物;氫氧化鈉屬于堿;水屬于氧化物,故A正確;
      B、液氧屬于單質;純堿是碳酸鈉,屬于鹽;空氣屬于混合物,故B錯;
      C、生鐵是混合物;石油屬于混合物;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體,屬于氧化物,故C錯;
      D、礦泉水屬于混合物;熟石灰屬于堿;高錳酸鉀屬于鹽,故D錯.
      故選A.
       
      13.下列各組常見物質的區別方法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點燃,再聞氣味)
      B.蒸餾水與食鹽水(看顏色)
      C.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加酚酞試液,看顏色)
      D.白酒和食醋(聞氣味)
      【考點】物質的鑒別、推斷;酸、堿、鹽的鑒別;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
      【分析】A、根據羊毛纖維燃燒會產生燒焦羽毛氣味的氣體進行分析;
      B、根據蒸餾水和食鹽水都是無色無味的液體進行分析;
      C、根據酚酞試液的變色規律進行分析;
      D、根據白酒有芳香氣味,白醋有酸味進行分析.
      【解答】解:A、取樣品點燃,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氣體產生的是羊毛纖維,沒有此氣味的氣體產生的是合成纖維,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故A正確;
      B、蒸餾水和食鹽水都是無色無味的液體,所以觀察顏色的方法不能鑒別,故B錯誤;
      C、取樣品,分別加入酚酞試液,振蕩,溶液為紅色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不變色的是稀鹽酸,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故C正確;
      D、取樣品,聞氣味,有酸味的是白醋,有芳香氣味的是白酒,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故D正確.
      故選:B.
       
      14.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下列標志是我國“國家節水標志”的是( 。
      A.  B.  C.  D.
      【考點】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分析】地球上的水資源很豐富,但是能夠被人類直接利用的水資源相對來說是比較匱乏的,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解答】解:A、是禁止吸煙標志,故A錯;
      B、是禁止鳴笛標志,故B錯;
      C、是循環利用標志,故C錯;
      D、是節約用水的標志,故D正確.
      故選D.
       
      1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B.分子在不停運動,原子不運動
      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考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元素的概念.
      【分析】A.根據氯化鈉的構成來分析;
      B、根據微粒的性質分析;
      C、根據決定元素種類的因素來分析;
      D、根據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分析.
      【解答】解:
      A.氯化鈉屬于離子化合物,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故正確;
      B、分子在不停運動,原子也不停運動,故錯誤;
      C、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故錯誤;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故錯誤.
      故選A.
       
      16.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水的電解實驗中與電源負極相連的導管中產生氫氣
      B.常用肥皂水檢驗硬水和軟水
      C.用5%的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為加快該反應的 速率常加少量二氧化錳作催化劑
      D.用密度約為1.04g/cm3的6%的氯化鈉溶液配制3%的氯化鈉溶液一定要使用托盤天平
      【考點】電解水實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硬水與軟水.
      【分析】A、根據電解水試驗的現象和結論分析;
      B、根據檢驗硬水和軟水的方法分析;
      C、根據氧氣制取的原理分析;
      D、根據溶液的配制方法分析.
      【解答】解:A、在水的電解實驗中與電源負極相連的導管中產生氫氣,故A正確;
      B、常用肥皂水檢驗硬水和軟水,遇肥皂水產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產生的泡沫多少的是軟水,故B正確;
      C、用5%的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為加快該反應的速率常加少量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故C正確;
      D、用密度約為1.04g/cm3的6%的氯化鈉溶液配制3%的氯化鈉溶液一定要使用量筒,不用托盤天平,故D錯誤.
      故選D.
       
      17.下列物質混合能發生反應的是(  )
      A.銀與稀鹽酸 B.銅與硫酸鋅溶液
      C.鐵與稀硫酸 D.鋅與硫酸鎂溶液
      【考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判斷能否發生反應即可.
      【解答】解:A、銀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不能與稀鹽酸反應,故選項錯誤.
      B、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鋅弱,銅與硫酸鋅溶液不反應,故選項錯誤.
       C、鐵位于氫的前邊,鐵能與稀硫酸反應,故選項正確.
      D、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鋅強,鋅與硫酸鎂溶液不反應,故選項錯誤.
      故選:C.
       
      18.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C+O2 CO B.NaOH+H2SO4═Na2SO4+H2O
      C.CaCO3+2HCL═CaCL2+CO2 D.C+2CuO 2Cu+CO2↑
      【考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分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反應是否符合客觀事實,②是否已配平,③條件和符號是否漏缺,④化學式書寫是否錯誤.
      【解答】解:A、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方程式為:2C+O2 2CO,故A錯誤,
      B、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故B錯誤,
      C、生成物不正確,未標氣體符號,正確的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故C錯誤,
      D、該方程式應用的原理正確,化學式書寫正確,滿足質量守恒定律,故D正確,
      故選D
       
      19.將一定質量的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質的質量如表:
      物質 a b c d
      反應前的質量/g 6.4 14.0 3.2 1.0
      反應一段時間后的質量/g 10.0 7.2 x 1.0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a和b是反應物 B.x=3.2
      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D.d一定是催化劑
      【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反應類型的判定.
      【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應后a質量增加了10﹣6.4g=3.6克,是生成物;b質量減少了14g﹣7.2g=6.8克,是反應物;d質量不變,做催化劑或者是雜質.生成物還少3.2克,所以c是生成物,所以反應后物質c的質量為3.2g+3.2g=6.4g,反應物是b,生成物是a、c,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從而可以解答.
      【解答】解:由表格信息可知反應后a質量增加了10﹣6.4g=3.6克,是生成物;b質量減少了14g﹣7.2g=6.8克,是反應物;d質量不變,做催化劑或者是雜質.生成物還少3.2克,所以c是生成物,所以反應后物質c的質量為3.2g+3.2g=6.4g,反應物是b,生成物是a、c,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
      A、反應物是b,生成物是a、c,錯誤;
      B、反應后物質c的質量為3.2g+3.2g=6.4g,x=6.4,錯誤;
      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正確;
      D、d質量不變,做催化劑或者是雜質,錯誤.
      故選C
       
      20.已知 、 、 分別表示X、Y、Z三種不同的氣體分子,在一定條件下的變化如圖所示,由圖示獲得的下列信息中錯誤的是( 。
       
      A.在化學變化中,分子一定發生改變
      B.分子之間有間隔
      C.該反應可表示為4X+Y=2Z
      D.一個Z分子由四個原子構成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分析】從X、Y、Z的模型看出,X、Y屬于單質,Z屬于化合物,比較反應前后的圖形,發現三個X和一個Y反應,生成了兩個Z,有一個X分子沒有參加反應,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據參加反應的分子數和生成的分子數可知該反應的圖示可表示為
      A、由圖示看出,反應前X、Y分子變成了Z分子,所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一定發生了變化,此說法正確;
      B、從分子的性質和圖示看出,分子之間有間隔,此說法正確;
      C、由微粒的構成及反應的微粒的數目關系可以看出.該反應的表達式應該為:3X+Y=2Z,故此項說法錯誤;
      D、由分子模型看出,Z是由四個原子構成的,故此說法正確.
      故選C.
       2016懷化中考化學試卷試題及答案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

      老司机精品影院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三级电影网站,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欧美,日本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bdo id="siwsw"></bdo>
    • <sup id="siwsw"></sup><pre id="siwsw"></pre>
      <samp id="siwsw"></samp>
    • <bdo id="siwsw"><kbd id="siwsw"></kbd></bdo><bdo id="siwsw"><xmp id="siwsw">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爱视频| 97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亚洲综合视频网| 91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ol丝袜高跟秘书在线播放|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免费一级美国片在线观看| hxsp777.com|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yy9099|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欧美videos极品|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 三极片在线观看| 被强到爽的邻居人妻完整版|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软件|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一级特黄女人生活片|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性欧美高清come|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久久婷婷|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日本免费色网站|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久久波多野结衣|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日干夜干天天干|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国产网站免费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