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tài)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年南漳縣中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更新時間:2011-5-23
1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15、【甲】文通過議論,論述了“ , ”的中心論點;【乙】段通過記
敘,說明了 是贏得戰(zhàn)爭勝利的先決條件。(2分)
16、【甲】【乙】文段都強調了人和、民貴的重要,請你說說這種思想對我們今天國家建設的積極意義。(2分)
(三)閱讀記敘文《遙遠的炊煙》,完成17—21題。(13分)
遙遠的炊煙
魯先圣
①只要在鄉(xiāng)村生活過,有誰不懷念村莊上空那裊裊升起的炊煙?裊裊炊煙在房屋的脊梁
上盤旋,在樹梢的鳥巢旁飄蕩,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朧的煙霞。在那
裊裊的炊煙里,有母親的目光,也有父親洪鐘般的聲音。
②有多久沒有看到過炊煙了?城市里沒有炊煙,城市里用的是液化氣,即使有了些許的炊煙,也是有害氣體,是不會讓人留戀的。況且,城市里的人們,也沒有時間留意炊煙,大家都匆匆忙忙,誰會有時間在意稍縱即逝的炊煙?炊煙只屬于寧靜的鄉(xiāng)村,只屬于渾厚的黃土地。
③只有在停下匆匆步履的時候,只有在心靈歸于淡雅和安靜的時候,那裊裊的炊煙才會從久遠的記憶中升起來,瞬間就彌漫了你整個的心靈。它像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讓人有不盡的遐想。
④童年的時候,炊煙是娘做好的可口的飯菜。伙伴們成群結隊去村外的田野里玩耍,去村頭的小河里嬉戲。高興起來,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回家。這個時候不知道誰說一聲,我家房頂上沒有煙了,娘做好飯了。大家立刻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村里,紛紛尋找自己家的房頂。不久前還裊裊升起的炊煙,都已經漸漸散盡了,娘把飯都做好了。大家自然都收了心,趕快追逐著跑向村里,跑回自己的家里,那里有娘可口的飯菜等著啊。再不回家,娘就要到村口呼喚兒子了。
⑤炊煙是 。太陽升起來了,漢子們趕著牲口,拉著牛車,說說笑笑地到村外的田地里勞作。到了中午了,漢子們累了的時候,村里的炊煙也升起來了。這個時候,大家紛紛卸下牲口,在地頭坐下,點上一支煙,大家的目光都會朝向通往村里的小路。那條路上,漸漸的,成群結隊的婦女,提著飯菜從村里的炊煙里走來了。漢子們的疲勞消失了,那不盡的溫暖撲面而來。
⑥炊煙是遠行游子的家園。不論到了天南海北還是在都市廟堂,不論你名滿天下還是腰纏萬貫,最讓游子動心的,一定是故鄉(xiāng)茅屋上升起的那裊裊炊煙啊!不論你遭受了多么深重的創(chuàng)傷,那隨風飄拂的縷縷炊煙,頃刻之間就把你隱藏在了無邊的溫暖里。
⑦當我們憶起年邁的母親,母親的身影多半是在炊煙里。有多少回啊,當我們從野外回到家里,當我們喊娘時,母親的身影正在炊煙里忙碌。
⑧沒有風的時候,炊煙是一棵樹,從家里的灶房里生長起來,然后與全村的樹聚合成一棵參天大樹。有風的時候就不同了,炊煙剛剛冒上房頂,就迅速匯集一片,變成一片片灰色的云,飄拂到村莊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到無邊的曠野里。其實,不論是有風的時候還是無風的時候,鄉(xiāng)村上空的炊煙都是一幅動人的畫卷。不過,炊煙與畫卷又不同,因為炊煙里有麥子的香味,還有母親殷殷的目光。
17、根據第⑤段內容,在橫線上將句子補充完整。(2分)
炊煙是 。
18、你認為能揭示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什么。(用原句回答)(2分)
19、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具體分析。(3分)
20、品味文首畫線句子,說說它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效果。(3分)
21、炊煙是母親的化身,炊煙浸透著母親對兒女的愛。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物象融注著濃濃的親情。請你捕捉一個物象,用優(yōu)美的文字描寫一個畫面。(3分)
四)閱讀議論文《寬容與智慧》,完成22—26題。(13分)
寬容與智慧
梅桑榆
①談寬容的文章不知凡幾,美國學者房龍,甚至不惜篇幅,專門寫過一本論寬容的書。但是不寬容的人,不大可能在讀了幾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后,就變得寬容起來。因為一個人能夠原諒他人的過失,對冒犯、侮辱,或是損害過自己利益的人,不予計較,須有寬宏的度量,而一個人的度量是寬宏還是狹小,不但取決于他的性格、心地,而且取決于他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對自己處境的認識和預見行事后果的能力,即寬容與智慧、識見有關。有的人度量寬宏,是天性使然,這種人必竟很少,更多的人能夠寬容他人,則是經過理性的思考與權衡之后而做出的抉擇。
②韓信為貧民時,曾于淮陰街頭受過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后來他統(tǒng)兵百萬,“戰(zhàn)必勝,攻必克”,被劉邦封為楚王,衣錦還鄉(xiāng),并未忘記那個逼自己從他的褲襠下鉆過去的人,但韓信不是要他的腦袋,而是任他為中尉,并對諸將說:“此人是個壯士。他當年辱我時,我當然可以與他以死相拼,但死得無名,所以忍耐至此。”
③韓信此言,只是道出了他當時受辱時對利害的權衡,而不殺屠夫之子,卻是一種智慧的抉擇。這時的韓信已經封王,而那曾經侮辱過他的人仍是個貧民。此時韓信若是為報復而殺他,當然如同殺雞般容易,但這一刀下去,一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橫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脫脫顯現出來。而他以德報怨,對此人授之以官,則可以顯示其大丈夫襟懷,贏得大眾的贊揚,贏得人心。智商奇高的韓信,自然會想到這一點,所以才有了這段被司馬遷、班固載入史冊的千古美談。
2011年南漳中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