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柳州市、北海市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5-12
二、說明文閱讀(共6分,每小題2分)
古建筑中的石獅
顧江龍
獅子被譽為"百獸之王",大約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國,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獅子也成為人們信仰中的一種圖騰,被視為辟邪驅惡的吉祥物,并與龍鳳攀附在一起,成為威鎮八方,唯我獨尊的王權與勝利的化身.因此,人們在修建宮殿、陵墓、橋梁、府第及房屋建筑時,總喜歡安放上栩栩如生的石獅子
石獅既可作為有裝飾作用的守衛之神,又能顯示主人身份的高貴。在古代,設置石獅子有一定的規矩。一般門東邊的獅子,腳邊踩一只繡球,象征威力,為雄獅,俗稱“獅子滾繡球”;門西邊的則腳下撫一只幼獅,寓意子孫昌盛,俗稱“太獅少獅”,這已成為一般建制。但是,獅子頭部的鬈毛疙瘩卻不得隨意雕刻,鬈毛疙瘩的數目,是象征封建官府等級的標志,其數量越多,則主人官位品級越高。一品官或公、侯等府第前的石獅頭部有十三個鬈毛疙瘩,謂之“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的石獅鬈毛疙瘩,則要逐級遞減,每減一品就要減少一個疙瘩,七品官以下人家的府第就不準安放這種石獅。
獅子底座花紋的雕刻也有學問,正面雕刻瓶、盤和三支戟,象征著“平升三級”;右面刻有牡丹和松柏,象征“富貴長春”;左面刻的是“文房四寶”,象征“文采風流”;背面雕刻“八卦太極圖”,象征“鎮妖驅邪”。
石獅子作為藝術形象引入建筑,其雕刻藝術在歷史上廣泛發展,正如建筑一樣,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在漢代,石獅雕刻已出現,那時雕獅身上生著雙翼,古拙神奇。在曹操筑的銅雀臺舊址,曾發現一對附著門柱上的石獅,這種石獅明顯可以看出受西亞雕刻的影響--獅子身上生著雙翼。后來隨著真獅子的傳入,石獅子的形象才沒有雙翼,但朝昂揚威猛形態發展,在古都南京和它的周圍,留下許多南朝留下的墓葬石刻,稱為“六朝石刻”,其中獅子占了很大比例,這些石獅線條簡潔,高大威武,強勁有力,很好體現了護衛者作用。隋唐時期,石獅趨向寫實,工藝精巧,使獅子造型藝術出神入化。宋代以后,獅子造型趨向秀麗。清末政治腐敗,獅子轉向溫順柔媚之態,失去了原有的氣勢和神威。
民間傳說獅子愛玩“夜明珠”,因而至今石獅子口中多半含有一顆能活動又掉不了的圓球。今天的石獅子又賦予新時代意義,石獅子又在街頭,橋上石柱、樓宇、公園門前廣泛出現,成為威武和健美的象征。現代石獅造型生動逼真,千姿百態,刻工嫻熟,線條圓潤流暢,身軀雄渾威武,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選自《知識窗》)
6.下列對建筑中石獅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古代,石獅是安放在宮殿、陵墓、府第等地方,代表地位、象征富貴的吉祥物。
B.在古代,石獅是既具有裝飾作用,又能顯示主人身份的高貴的守護神。
C.石獅是隨時代發展,藝術風格不斷變化,逐步由注重內涵走向注重外形的藝術形象。
D.在新時代,石獅又廣泛出現在街頭、橋上石柱、樓宇、公園門前,成為威武和健美的象征。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在古代,設置石獅的一般建制是:門東邊為雄獅,門的西邊為母獅。
B.古建筑石獅的雕刻藝術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中國民俗文化的成分。
C.石獅的鬈毛疙瘩標示主人官位品級,品級越高,疙瘩越多,七品以下人家不得安放石獅。
D.漢代石獅古拙神奇,南朝石獅線條簡潔,隋唐石獅工藝精巧,清末石獅溫順柔媚。
8.下列對本文的寫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以石獅為說明對象,依次介紹了石獅的起源、文化內涵、雕刻藝術及其發展。
B.第四段按時間順序,說明了從漢代到清末石獅雕刻的形象與內涵的發展。
C.本文說明語言自然樸素又不失科學準確,把古老的文化現象說明得清楚明了。
D.本文采用了下定義、作比較、引用的說明方法,準確、全面地剖析了石獅的雕刻藝術。
三、古詩鑒賞(共4分,每小題2分)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9.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寫“客路”“行舟”,與尾聯“鄉書”“歸雁”遙相呼應。
B.頷聯采用了襯托的手法,描繪了洪水浩淼、輕風和順的傳神景象。
C.尾聯詩人感嘆家書無處送達,借大雁北飛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情。
D.詩人觸景生情,借波瀾壯闊的景色表達壯志未酬的情懷。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被人稱道,對這兩句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反“日”和“春”作為新生事物的象征,難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
C.“生”與“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D.兩句詩對、仗工整,明人胡應麟稱它“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2011柳州中考、北海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