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中考作文寫作技巧:化具象為抽象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9-25
“籌米下鍋”寫仿句
l幾乎所有的備考指導書都認為,要寫好仿句,必須遵循“內容統一,句式一致,修辭恰當”三條原則。的確,在上述三原則中,無論缺少哪一條,都無法寫出合乎要求的仿句。不過,如果僅僅只有這三條原則,也未必能寫出切題的仿句。因為三原則只是指導學生“怎樣寫”,而未能告訴學生“寫什么”。在仿句這類包含一定創意性的主觀題中,著眼內容的“寫什么”往往比著眼形式的“怎樣寫”更為重要。這正如一個巧手媳婦,她雖然很會做飯,可面對無米下鍋的困窘,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一桌令公婆滿意的飯菜。同樣,學生雖然掌握了仿句三原則,可如果一時找不到仿寫的對象,又如何在仿句中體現三原則呢?例如湖北省2006年中考卷中的仿句題,是要求學生選擇新的本體和喻體仿寫四個句子。單看這個要求,按三原則仿寫并不難。可不少學生一看例句“祖國是一座花園,北方就是園中的臘梅;小興安嶺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不禁倒抽一口冷氣。天啦!兩組既分別包含遞降關系又能構成比喻的事物,一時上哪兒去找呢?也就是說,學生最感棘手的,是沒有可供仿寫的材料;而沒有第一手的材料,作為第二手的三原則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記得2005年仿句題也有類似的難度,令不少考生無從下筆而失分。由此看來,要指導學生寫好仿句,除了告訴他們掌握三原則以外,更重要的是幫助她們籌集足夠做飯的米,使她們一審完題目,就能迅速把米下到鍋里,再運用三原則的烹調技術,燒出一鍋色香味俱全的“仿句飯”。這種倒米下鍋的方法,不妨稱為“仿句的兩級聯想”吧。與其說它是仿句的第四原則,不如說它是仿句的首要原則。
分析這些年各種試卷上的仿句題,不難發現,仿句涉及的事物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即景物類、人物類、器物類、人生類。因此,教師有必要給學生梳理一下這四大類事物的結構體系,幫學生建立明確的思維指向,使學生一看到例句,就能產生條件反射,迅速從四類事物中找出需要的仿句材料。
概而言之,四類事物還可以分出更小的類別。
其一,景物類。
1、天象類。如日月星云、春夏秋冬、風霜雨雪、時空古今。
2、地理類。如大地山脈、江河湖海、森林草原、浪花露珠。
3、植物類。如松柏楊柳、梅蘭竹菊、蓮桂桃李、種子幼芽。
4、動物類。如虎獅駱象、駿馬雄鷹、鶯鷺雁燕、春蠶蜜蜂。
其二,人物類。大凡古今中外各個領域的成功人士都可歸入人物類,在此不必贅述。
其三,器物類。
1、日用類。如梁柱門窗、食品服裝、紙墨筆硯、黑板講臺。
2、文化類。如詩詞曲文、琴棋書畫、電影舞蹈、書籍知識。
3、象征類。如明燈紅燭、舟帆舵槳、道路橋梁、色彩火光。
其四、人生類。
1、品質類。如堅強勇敢、機智果斷、正直忠誠、誠信寬容。
2、感情類。如喜怒哀樂、樂觀悲觀、振作頹廢、驚奇坦然。
3、命運類。如希望光明、追求理想、戰勝挫折、拼搏成功。
以上只是一個粗略的分類,還有一些事物因屬性豐富,難于界定,未能歸入上述四類,難免掛一漏萬。不過,只要在大腦中儲存了上述四類事物,已足以為仿句提供充足的“米源”了。
儲存了充足的糧食,并不等于把米下到了鍋里。因為這些糧食雖然早已儲存在學生的大腦中,卻是雜亂無章的堆積著,調撥起來十分不便,還必須依靠教師辛勤的勞動,準確的歸納,如同把堆放一地的糧食裝進麻袋,碼上糧架,貼上標簽,看起來一目了然,井井有條,這樣才能使學生考試的時候很方便的倒米入鍋,寫出仿句。而倒米入鍋的有效方式,則是“兩極聯想”。只有這樣,籌米與下鍋才能形成合力,幫學生寫好仿句。
第一級聯想是事物本身的聯想,面對仿句試題,學生首先要善于根據例句提供的事物迅速聯想到同類事物,接著把同類事物作為仿寫對象,再按照三原則進行仿寫,仿句才能大功告成。
仍然以湖北省2005年的仿句題為例吧。既然“祖國、北方、小興安嶺、森林”和”花園、臘梅、花、蕊”這兩組包含遞降關系的事物都屬于“景物類”,那就迅速聯想景物類的其他事物吧;既然“祖國”這一組事物屬于“地理類”,那就先想地理類的其他事物吧。于是,“地球、亞洲、中國、國土”和“村莊、家庭、主人、財富”這兩組遞降關系的事物也就呼之欲出;隨后“地球是一座村莊,亞洲就是村中的家庭;中國是家中的主人,國土就是主人的財富”這一組仿句也就躍然紙上。
當然,有時候可能在同類事物中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仿句對象,那就不妨跨越種類界限,到他類事物中搜尋。還是以湖北省的仿句題為例吧。既然在“景物類”沒找到仿句的材料,那就到“器物類”中去找吧。于是,就可以擬出以下兩組仿句。
語言是一座思維的橋梁,句子就是寬闊的橋面;詞組是組接橋面的鋼板,單詞就是緊固鋼板的螺栓。
音樂是一座殿堂,歌曲就是殿堂的框架;旋律是墻壁,音階就是砌墻的磚。
l第二級聯想是事物特征的聯想。因為任何事物都具備各自與眾不同的特征,所以,一旦想到某個具體事物,就容易聯想到與其相關的特征。例如,想到陽光,就會想到燦爛、明媚、溫暖、光明;想到大海,就會想到浩瀚、洶涌、溫柔、狂暴;想到露珠,就會想到晶瑩、圓潤、玲瓏、活潑;想到奮斗,就會想到艱辛、喜悅、成功、挫折……正因為事物與其特征息息相關,所以,大多數試卷都利用這一點命制仿句題,即一般都要求考生仿寫由兩部分組成的復合句:前一部分往往由若干運用修辭(主要是比喻)手法的句子組成,后一部分則由進一步解說某一事物作用的句子構成,而這些作用往往不是對原事物的解說,而是對修辭變化后的事物(主要是喻體)的解說。這樣一來,盡管各種仿句題千差萬別,但基本句型都是“修辭+解說”,只要掌握了這種典型句式的仿寫方法,再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仿寫其他句型理應不會太難。而無論是為本體寫出喻體,還是解說喻體的作用,其實都是在發掘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更何況還有這樣一類仿句題,它已經指明了仿句對象,卻仍然要求考生仿寫,其考點顯然是專門為發掘事物特征而設定的。例如2005年,仿寫題已點明仿寫對象為“時間”,顯然是要考查考生發掘時間特征的能力。又如2005年重慶卷,仿寫題已點明仿寫對象為“愛心”和“機遇”,其考點也無疑是針對考生發掘事物特征的能力,即要求考生從愛心與機遇想到其“不圖回報”和“失不再來”的特征,從而寫出與“愛心不是等價交易,一旦獻出了,絕不圖回報”“機遇不會駐足流連,一旦錯過了,絕不會再來”相似的仿句。凡此種種,都充分說明,與第一級聯想相比,第二級聯想顯然更為重要,應用范圍也更加廣泛。
俗話說,地里有了,倉里才有;鍋里有了,碗里才有。在仿句寫作中,如果把知識積累和兩級聯想比作籌糧入倉和倒米下鍋,那么,運用仿句三原則就是生火做飯,只有把籌糧、倒米、做飯三個環節擰成一股繩,學生才能勁往一處使,從而在仿寫中信手拈來,一揮而就。
l“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濃烈,或馥郁,因為誠信,它變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為誠信,它變得悅麗;生活如畫,或明麗,或黯淡,或素雅,因為誠信,它變得美麗;生活如書,書中的字要我們用誠信認真去寫,我們的生活要我們用誠信去呵護。”
l農民說,誠信是一粒種子,為了大地的豐收,就要在烈日下成長;
工人說,誠信是一座熔爐,為了祖國的建設,就要把生鐵煉成好鋼;
軍人說,誠信是一個哨位,為了人民的重托,就要守住邊疆;
學生說,誠信是一棵小樹,為了園丁的哺育,就要成為棟梁。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碧云天,黃葉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美是游蕩在寒冬中的幾點殘雪
美是漫步在藍天上的幾縷浮云
美是跳躍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陽
美是回蕩在密林中的幾聲鳥鳴
●當雛鷹尚嗷嗷待哺于巢穴之中,觀望藍天白云之時,它已有了夢想,那就是振翅九霄,與藍天搏擊,與白云共舞;當駿馬休憩于柵欄之中,昂首長嘶之時,它也已有了夢想,那就是奮蹄原野,馳騁天下。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歷久彌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向往編織的彩虹——絢麗輝煌;青春是用永恒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筑起的一道銅墻鐵壁——固若金湯。
●信念是巍巍大廈的棟梁,沒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亂的磚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沒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濫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沒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遠洋巨輪的主機,沒有它,就只剩下癱瘓的巨架。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魅力是演講大師瀟灑的手勢,魅力是蒙娜麗莎迷人的微笑;魅力是邁克爾·喬丹的臨空灌籃,魅力是巴蒂斯圖塔的飛腳抽射;魅力是白石老人的蝦,魅力是悲鴻先生的馬……
魅力是六弦琴上流動的音符,魅力是調色盤里翻飛的油彩;魅力是蘇東坡高唱“大江東去”,魅力是李清照低吟“尋尋覓覓”;魅力是球王貝利靈巧的腳,魅力是拳王泰森剛勁的拳……
●“母親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風;母親的皺紋,是辛苦歲月風霜雪雨的刻痕;母親的汗水和眼淚,是世界上最名貴的珍珠;而母親的畫像,是勇敢和堅韌的象征,是勇者的畫像。母親就是集慈詳、堅定、勇敢、勞苦等諸美德于一生的偉大女性。”中考作文寫作技巧:化具象為抽象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