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中考滿分作文解讀:中考作文結尾寫作技巧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2-2
〖寫作啟示〗
讓我們來賞析古代無名氏《詠雪》詩:
一片兩片三四片,三片四片五六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飛入花叢都不見。
詩的前三句皆平淡無奇,而末句卻異常的風趣,具有動態美的自然風光。如果沒有最后一句對雪片去處的交代,那么,前三句從一片到八片,僅僅是小孩數數字的敘述,哪能稱得上詩呢?加上后一句“飛入花叢都不見”對眾多雪花歸宿的點化,則奇峰突起,生發出冬雪無窮奧妙的理趣來,不但把雪景表現無遺,而且又有清淡開遠的韻味。
相傳這首詩是一個才子戲弄友人而作的,當他吟前三句時,大家捧腹大笑,認為才子蠢笨如豬,意作出這等歪詩來;后來,他吟出一句,大家臉色陡變,驚喜叫好,才知道才子作的是一首好詩。
可見,文章的結句是多么重要!
〖密碼解讀〗
當學生的時候,曾聽老師講過一個“余音繞梁”的故事,我認為老師講的故事純屬虛構。后來學唐詩,讀到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岑參的“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等詩句時,才漸漸體會到老師所言“余音裊裊”的感覺。一時覺得那種耐人尋味、引人遐想的結尾是多么妙不可言啊。后來成了語文老師,自然要教學生如何作文,作文如何結尾,于是留心研讀了不少佳作的結尾,才發現文章的結尾如同開頭一樣,是因文而異的,不能強求一律,完美的結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一、自然收束式。
不論哪種文體的文章,在內容表達完結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
而不去設計含意深刻的哲理語句,不去雕琢豐富的象征形體,這樣的結尾是最常用的。它可避免畫蛇添足、無病呻吟的毛病,顯得干凈利落。考場作文氣氛緊張,競爭激烈,不可能過多地講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揮灑自如,寫在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達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講究“自然”并不意味著隨心所欲,馬虎草率,而是順著文思的發展自然趨勢結束全文。在所學的課文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此不加贅述。
二、首尾呼應式。
結尾與開頭要遙相呼應,寫出既呼應開頭,又不簡單重復的語句,這種結尾方式使文章結構緊湊,完整嚴謹,是各類文章極常見的收束方法。如2002年湖北荊州市中考滿分作文《把夢想帶給花季》:
(首)都說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都說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遠記住先哲的那句良訓: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你看,在上例中,小作者運用首尾呼應的方式,以優美的詩一般的語言凸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三、卒章顯志式。
古人寫文章,講究卒章顯志,意即在文章收尾時顯現作者的立意。所以這種結尾方法又叫“畫龍點睛式”。《愛蓮說》一文用了大部分篇幅描寫蓮生長的環境、端莊的姿態,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呢?讀到文章結尾才明白,原來作者是借贊美蓮花來歌頌君子的堅貞氣節,批評追名逐利的惡濁世風。率章顯志的寫法在這里用得可謂恰到好處。
看別人的文章結尾,水到渠成自然極了,可是我們一動筆,卻不是那回事,原因在哪兒呢?這主要因為我們對所寫的內容還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把握材料的內涵,在結尾時往往下筆不得要領,偏離中心,所以卒章顯志一定要明確文章中材料所要表達的主旨。
中考滿分作文解讀:余音繞梁味無窮之豹尾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