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中考動態
2022中考錄取分數線
2022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22三亞中考體育考試項目規則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不詳 更新時間:2022-3-29 13:45:21
2022三亞中考體育考試項目規則
(一)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1.測試方法
(1)考試在標準的400米塑膠田徑場內進行。在弧形起跑線處起跑,不分道,起跑姿勢采用站立式起跑,不允許穿釘鞋參加考試。每名考生只有一次考試機會。
(2)考試采用長跑測試儀和人工手計時方法同時計取成績,以長跑測試儀電子計時成績進行評分。若長跑測試儀計時裝置出現故障,可使用手計時成績。若電動計時和人工計時同時出現故障無法計取成績時,重新安排該組考試。成績計取以成績對應的得分計取,若成績在評分標準的兩個相鄰分值之間,則計取其中較低的分值。
2.違例判罰
(1)起跑犯規判罰:對于第一次起跑犯規的相關考生給予黃牌警告,并向該組所有考生亮黃牌警告,對于之后出現起跑犯規的相關考生(不論是一名或多名),均出示紅牌并取消相關考生的本項目考試資格。
(2)測試過程中無故退出考試,按本項最低得分計入該生考試成績;測試過程中在突沿外側完成考試,第一次給予相關考生黃牌警告,如若再犯則取消該生考試成績。
(二)坐位體前屈
1.測試方法
采用坐位體前屈測試儀測試。受試者平坐,兩腿伸直,兩腳掌平蹬測試縱板,兩腳跟分開不得超過10厘米,上體前屈,兩臂伸直向前,以兩手中指指尖同時用力勻速向前推動游標,直到雙臂不能再向前伸為止。
丈量最小單位為0.1厘米,每名考生可測試兩次,以兩次測試之中最佳成績為考試成績。
2.違例判罰
測試過程中,身體向前屈,兩臂向前緩慢推動游標時,兩腿出現彎曲(膝關節不能曲)、雙手中指指尖沒有同時并行推動游標等均視為違例。出現違例則當次測試成績無效,兩次測試均違例不再給予補考機會。
(三)一分鐘跳繩
1.跳繩測試場地要求
室內、室外均可,測試場地平整,無安全隱患;每塊測試點面積大小為2×2米的正方形區域并標明邊界線,相鄰兩測試點至少間隔1米,每個考場根據場地大小設置8-20個測試點。
2.測試方法
采用跳繩測試儀測試,考場統一提供跳繩,繩子為直徑6mm包膠鋼絲繩,長度為2.6-3米(可調節),考生采用正搖雙腳跳繩在規定的區域內參加考試,聽到“開始”信號后開始跳繩,每跳躍一次且搖繩一回環(一周圈)計為一次,時間終了,計時器發出考試結束的提示聲,考生即停止考試。跳繩時,腳的動作方法應為雙腳均用前腳掌著地,落地時稍有屈膝緩沖動作,以一分鐘計時所跳的次數計算成績。
測試過程中跳繩絆腳,該次不計數,考生應繼續進行考試;每名考生可測試兩次,以兩次測試之中最佳成績為考試成績。第一次測試成績為滿分則不參加第二次測試。兩次測試時間間隔原則上不超過10分鐘。
3.違例判罰
考試信號未發出,考生提前開始跳繩,給予相關考生黃牌警告。如出現以下情況視為違例:測試中考生單手持雙柄空搖繩、原地空轉繩柄;測試中出現雙腳輪換跳、雙搖、三搖等非單搖并腳跳繩動作;在測試中一旦腳踩線則視為出界,第一次出界時測試人員提示考生回到指定場地內繼續測試,若考生再次出界則視為違例。出現違例則當次測試成績無效,兩次測試均違例不再給予補考機會。
(四)50米游泳(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四種泳姿任選之一)
1.游泳測試場地要求
測試用游泳池需要證照齊全,水質符合國家標準,游泳救生設備配置齊全,游泳池長度為25米,水深1.2-1.5米(具體由各市縣根據測試泳池情況確定),有8-10個泳道,應設置出發召回線、泳道分隔線、2個高1.5m以上的救生觀察臺。
2.測試方法
采用游泳全自動計時器測試。在25米游泳池內,考生統一從各道起點處水中出發(為避免安全事故不允許采用岸上跳發式入水),出發姿勢有如下兩種,由考生本人選擇其一:一是出發前雙手扶池壁邊沿,背對游進方向;二是面向游進方向身體直立,雙腳腳后跟緊貼泳池壁。聽到發令槍響或出發哨聲時,蹬壁出發,到達另一端后,觸壁轉身,游一個往返,回到出發點以單手觸壁時間記錄考試成績。每名考生僅測試一次。
3.違例判罰
測試全程不能有任何輔助或穿戴任何有利于速度、浮力、耐力的器具,如手蹼、腳蹼等,除出發點和折返點,不允許串道、單腳或雙腳接觸池底,不得拉泳道線和干擾別人游進,違者取消成績。如因特殊情況,在測試過程中單腳或雙腳接觸池底,但未因此獲利,則不判為犯規。
對于第一次出發犯規的相關考生給予黃牌警告,并向該組所有考生亮黃牌警告,對于之后出現出發犯規的相關考生(不論是一名或多名),均出示紅牌并取消相關考生的本項目考試資格。
六、評分標準
按《2022年海南省初中學業水平體育科目考試評分標準》(附件1)執行。
七、計分辦法
(一)考生體育科目考試最終得分=必考類項目得分+選考類項目得分。最終得分計入學生個人中招考試總分。
(二)考生體育科目考試成績按等級劃分為:A等40—50分;B等35—39分;C等30—34分;D等0—29分 。
(一)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1.測試方法
(1)考試在標準的400米塑膠田徑場內進行。在弧形起跑線處起跑,不分道,起跑姿勢采用站立式起跑,不允許穿釘鞋參加考試。每名考生只有一次考試機會。
(2)考試采用長跑測試儀和人工手計時方法同時計取成績,以長跑測試儀電子計時成績進行評分。若長跑測試儀計時裝置出現故障,可使用手計時成績。若電動計時和人工計時同時出現故障無法計取成績時,重新安排該組考試。成績計取以成績對應的得分計取,若成績在評分標準的兩個相鄰分值之間,則計取其中較低的分值。
2.違例判罰
(1)起跑犯規判罰:對于第一次起跑犯規的相關考生給予黃牌警告,并向該組所有考生亮黃牌警告,對于之后出現起跑犯規的相關考生(不論是一名或多名),均出示紅牌并取消相關考生的本項目考試資格。
(2)測試過程中無故退出考試,按本項最低得分計入該生考試成績;測試過程中在突沿外側完成考試,第一次給予相關考生黃牌警告,如若再犯則取消該生考試成績。
(二)坐位體前屈
1.測試方法
采用坐位體前屈測試儀測試。受試者平坐,兩腿伸直,兩腳掌平蹬測試縱板,兩腳跟分開不得超過10厘米,上體前屈,兩臂伸直向前,以兩手中指指尖同時用力勻速向前推動游標,直到雙臂不能再向前伸為止。
丈量最小單位為0.1厘米,每名考生可測試兩次,以兩次測試之中最佳成績為考試成績。
2.違例判罰
測試過程中,身體向前屈,兩臂向前緩慢推動游標時,兩腿出現彎曲(膝關節不能曲)、雙手中指指尖沒有同時并行推動游標等均視為違例。出現違例則當次測試成績無效,兩次測試均違例不再給予補考機會。
(三)一分鐘跳繩
1.跳繩測試場地要求
室內、室外均可,測試場地平整,無安全隱患;每塊測試點面積大小為2×2米的正方形區域并標明邊界線,相鄰兩測試點至少間隔1米,每個考場根據場地大小設置8-20個測試點。
2.測試方法
采用跳繩測試儀測試,考場統一提供跳繩,繩子為直徑6mm包膠鋼絲繩,長度為2.6-3米(可調節),考生采用正搖雙腳跳繩在規定的區域內參加考試,聽到“開始”信號后開始跳繩,每跳躍一次且搖繩一回環(一周圈)計為一次,時間終了,計時器發出考試結束的提示聲,考生即停止考試。跳繩時,腳的動作方法應為雙腳均用前腳掌著地,落地時稍有屈膝緩沖動作,以一分鐘計時所跳的次數計算成績。
測試過程中跳繩絆腳,該次不計數,考生應繼續進行考試;每名考生可測試兩次,以兩次測試之中最佳成績為考試成績。第一次測試成績為滿分則不參加第二次測試。兩次測試時間間隔原則上不超過10分鐘。
3.違例判罰
考試信號未發出,考生提前開始跳繩,給予相關考生黃牌警告。如出現以下情況視為違例:測試中考生單手持雙柄空搖繩、原地空轉繩柄;測試中出現雙腳輪換跳、雙搖、三搖等非單搖并腳跳繩動作;在測試中一旦腳踩線則視為出界,第一次出界時測試人員提示考生回到指定場地內繼續測試,若考生再次出界則視為違例。出現違例則當次測試成績無效,兩次測試均違例不再給予補考機會。
(四)50米游泳(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四種泳姿任選之一)
1.游泳測試場地要求
測試用游泳池需要證照齊全,水質符合國家標準,游泳救生設備配置齊全,游泳池長度為25米,水深1.2-1.5米(具體由各市縣根據測試泳池情況確定),有8-10個泳道,應設置出發召回線、泳道分隔線、2個高1.5m以上的救生觀察臺。
2.測試方法
采用游泳全自動計時器測試。在25米游泳池內,考生統一從各道起點處水中出發(為避免安全事故不允許采用岸上跳發式入水),出發姿勢有如下兩種,由考生本人選擇其一:一是出發前雙手扶池壁邊沿,背對游進方向;二是面向游進方向身體直立,雙腳腳后跟緊貼泳池壁。聽到發令槍響或出發哨聲時,蹬壁出發,到達另一端后,觸壁轉身,游一個往返,回到出發點以單手觸壁時間記錄考試成績。每名考生僅測試一次。
3.違例判罰
測試全程不能有任何輔助或穿戴任何有利于速度、浮力、耐力的器具,如手蹼、腳蹼等,除出發點和折返點,不允許串道、單腳或雙腳接觸池底,不得拉泳道線和干擾別人游進,違者取消成績。如因特殊情況,在測試過程中單腳或雙腳接觸池底,但未因此獲利,則不判為犯規。
對于第一次出發犯規的相關考生給予黃牌警告,并向該組所有考生亮黃牌警告,對于之后出現出發犯規的相關考生(不論是一名或多名),均出示紅牌并取消相關考生的本項目考試資格。
六、評分標準
按《2022年海南省初中學業水平體育科目考試評分標準》(附件1)執行。
七、計分辦法
(一)考生體育科目考試最終得分=必考類項目得分+選考類項目得分。最終得分計入學生個人中招考試總分。
(二)考生體育科目考試成績按等級劃分為:A等40—50分;B等35—39分;C等30—34分;D等0—29分 。
2022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