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新中考動態
2023中考錄取分數線
2023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23永嘉縣高中招生錄取辦法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網絡 更新時間:2023-5-22 7:54:37
高中招生
(一)招生對象
1.永嘉戶籍在永嘉參加學業水平考試的應屆、往屆初中畢業生。永嘉戶籍在縣外市內就讀,在就讀地參加學業水平考試要求回永嘉錄取的應屆初中畢業生。
永嘉戶籍必須于2023年3月31日前登記,否則一律視為今年高中招生的非永嘉戶籍考生。戶籍片區審驗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2.浙江省內非永嘉戶籍具有永嘉初中學校電子學籍且要求在永嘉參加學業水平考試并在永嘉錄取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浙江省內非永嘉戶籍的永嘉初中學校往屆初中畢業生(未曾在高中段學校注冊)。可享受永嘉戶籍考生同城待遇。
3.浙江省外戶籍在我縣就讀并在我縣參加學業水平考試的應屆初中畢業生,可參加中職學校和民辦普通高中(不含溫州翔宇中學公費生、溫州慧中公學高級中學公費生)錄取。若享受永嘉戶籍考生同城待遇參加公辦普通高中(含溫州翔宇中學公費生、溫州慧中公學高級中學公費生)錄取,需同時具備以下2個條件:
(1)具有永嘉初中三年連續完整的學習經歷(以電子學籍為準)。
(2)學生或其父母其中一方(其他法定監護人)在永嘉縣范圍內已取得《浙江省居住證》(時間截至2023年5月30日),或在永嘉縣范圍內居住登記兩年及以上(時間截至2023年5月30日),或在永嘉縣繳納養老保險費(時間截至2023年5月30日)一年及以上,或在其父母其中一方是永嘉戶籍。
4.在永嘉報考高中的永嘉縣引進人才、F類以上人才、溫商永商回歸人員子女,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臺灣、香港、澳門同胞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可享受永嘉戶籍考生同城待遇。
以上非永嘉戶籍考生,符合永嘉戶籍考生同城待遇條件的考生按考生畢業學校(以電子學籍為準)所在地來認定錄取片區。
(二)普通高中類招生
1.招生范圍。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原則上實行屬地招生。縣公辦普通高中在本縣范圍內招生;民辦普通高中招生納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招生范圍與所在地公辦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并同步招生。
2.錄取要求。普通高中招生憑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錄取,不得錄取永嘉普高最低控制線下或綜合素質評價等第未達5B的考生。填報永嘉中學、溫州翔宇中學的考生綜合素質評價需達到2A3B及以上,填報其他學校的考生綜合素質評價需達到5B及以上。考生報考體育、藝術、科技特長生時,其相應的運動健康、藝術素養、創新實踐必須達到A等。
3.招生方式。普通高中招生分統招生、分配生、跨縣統籌招生、特長生和特色生等類型方式。
(1)統招生招生。在規定招生范圍內,公辦、民辦普通高中依據招生計劃、考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通過統一招生管理系統實行平行志愿錄取。
(2)分配生(即原定向生)招生。以考生總分(含政策加分)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為依據進行分配生招生。
分配生招生對象。符合公辦普通高中的招生資格,且在永嘉縣內同一所初中學校讀滿兩年(八、九年級在推薦學校就讀,以電子學籍為準)及以上的應屆初中畢業生。2025年起需在同一所學校連續讀滿三年(以電子學籍為準)。
分配生名額分配辦法。認真落實《溫州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23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的通知》(溫教基〔2023〕60號)要求,遵循以初中畢業生人數為主要依據按比例分配的原則,把永嘉中學60%及以上的招生計劃分配到初中學校。根據2023年各初中學校畢業班學生人數將分配生名額分配到各初中學校。分配生名額要向農村初中傾斜,保障小規模學校1個分配生推薦名額。
分配生名額分配公式(計算結果若為小數,則取小數點后1位四舍五入為整數):
學校分配生名額=全縣分配生名額基數×(學校畢業生數/全縣畢業生總數)
全縣分配生名額基數:以永嘉中學2023年招生計劃數的60%,確定全縣分配生名額基數。
分配生錄取辦法。永嘉中學分配生是在永嘉中學統招生錄取完畢后,根據分配的指標和規定條件,對第一志愿填報永嘉中學且符合永嘉中學分配生資格的學生,以初中學校為單位,以永嘉中學統招分數線為依據,初中學校畢業考生下降40分,按考生總分(含政策加分)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如遇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同分則并列錄取。若學校畢業生成績達不到分配生錄取要求,分配生名額尚未錄完的,公辦學校剩余名額轉入該校所在片區的公辦學校統籌使用(縣實驗中學和永嘉體校納入上塘片區統籌),民辦學校剩余名額轉入全縣民辦學校統籌使用,依據分配生招生辦法擇優錄取。對既無統招生又無分配生被永嘉中學錄取的初中學校,在永嘉中學統招生錄取分數線下降90分范圍內,對這些學校填報永嘉中學志愿且符合永嘉中學分配生資格的考生按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含政策照顧加分)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進行補錄1名;若達不到分配生補錄條件的,則不予補錄。在永嘉中學分配生統籌使用和補錄完成后,分配生名額尚未錄完,則轉為全縣統招生名額。
(3)跨縣統籌招生。由市教育局根據資源總體供給、辦學結構和招生管理等實際情況進行統籌調配,合理安排生源不足的民辦普通高中在溫州市范圍內跨縣域招生計劃。
跨縣域招生計劃由學校提出,其跨縣域招生數按不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15%,須經縣教育局批準,且與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門協商一致,再由市教育局統一下達跨縣域招生計劃。作為學術高中建設學校的民辦普通高中申請跨縣域招生的,除跨縣域招生數不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15%之外,且一所學校在一個縣域招生不得超過5%,每個縣域最多允許接受2所其他縣域學校跨縣招生。
經批準的跨縣域招生計劃統一納入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計劃,實行平行志愿錄取。統籌招生計劃未完成的不再補錄。
(4)特長生招生
①招生學校資格。普通高中可根據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申請面向縣域招收在體育、藝術、信息學等方面有特長的應屆初中畢業生。若獲得省級及以上體育、藝術特色學校(含陽光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學校),或2020年以來在省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藝術比賽(展演)中獲得集體項目一等獎、體育比賽中獲得團體總分(或集體項目)前六名的省一、二級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學校可申請面向溫州市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
②招生計劃數。普通高中在符合招錄特長生資格的前提下,申請招收在體育、藝術、信息學等方面有特長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招收人數不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數的5%,每個項目招生數不超5人。
③申報程序。凡有招收特長生需求的學校須于5月6日前向縣教育局提交招生方案,面向縣域招收特長生方案須經縣教育局核準并統一制定特長生招生方案,報溫州市教育局備案后,由縣教育局統一向社會公布。面向溫州市招收特長生方案須經縣教育局同意并上報溫州市教育局核準后,由溫州市教育局統一向社會公布。
④專業測試與錄取。面向縣域特長生招生,特長生專業測試工作由縣教育局統一組織;面向溫州市特長生招生,特長生專業測試工作由招生學校組織,縣教育局全程監督。專業測試成績合格者,由縣教育局預錄取,預錄取名單由縣教育局上報溫州市教育局備案。考生如同時被永嘉縣外學校預錄取的,須以書面方式確定一所預錄取學校,未確定的考生視為放棄特長生錄取資格。特長生按錄取辦法在普高平行志愿錄取前錄取。具體辦法另行通知。
(5)特色生招生。作為學術高中特色招生的試點學校可選擇一至兩門學科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錄取的前置要求,再結合學業水平考試總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擇優錄取,或者根據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學校測試(面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按一定權重進行錄取。須于5月6日前向縣教育局提交招生方案,經縣、市教育局核準后方可實施。特色生按錄取方法在普高平行志愿錄取前錄取。
特色生和特長生招生總數不超過學校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20%。
(6)碧蓮中學美術特色生招生。碧蓮中學面向全縣招收美術特色生80人,在中考成績公布后,開始美術特色生的招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達永嘉普高低控線及以上、綜合素質評價等第達5B及以上、無色盲、有美術特長或美術愛好的考生均可報名。考生憑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分數卡到碧蓮中學教務處報名,學校根據錄取辦法確定擬錄取名單報縣教育局核準,由縣教育局統一錄入溫州市中招管理系統平臺,額滿為止。
4.填報志愿。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線公布后,考生開始填報志愿。已上永嘉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線的考生,應根據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參照《2023年永嘉縣高中招生指南》,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志愿填報和志愿確認(每生可填報多個志愿),逾期不予補報。志愿填報時間截止后,溫州市中招管理系統平臺將予以統一鎖定,考生志愿不得再行更改和放棄。
為方便和服務考生填報志愿,縣教育局將編制《2023年永嘉縣高中招生指南》,在“縣政府信息公開網——縣教育局專欄”進行公開,并由初中學校印發給每位考生。各初中學校務必高度重視,認真指導考生填報志愿,對考生的報考資格要仔細審核,按時上報相關材料。若因學校資格審核失誤影響考生錄取的,將追究相關學校及責任人的責任。在招生中若出現考生因志愿代碼填寫錯誤造成錄取上的問題,由填報人自行負責。
考生如果要兼報溫州翔宇中學公費生和自費生、溫州慧中公學高級中學公費生和自費生,需分別填報志愿。
5.錄取批次。普通高中招生分五批依次錄取。
提前批為有特色生、特長生招生計劃的學校。
第一批為永嘉中學(含分配生)、溫州翔宇中學公費生、溫州慧中公學高級中學公費生。
第二批為溫州翔宇中學自費生、上塘中學、羅浮中學、永臨中學、永嘉二中、碧蓮中學、溫州慧中公學高級中學(溫州慧中公學高級中學自費生)、楠江中學自費生、跨縣統籌招生學校。依據考生總分(含政策加分),同時結合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按總分從高到低由溫州市中招管理系統平臺根據考生填報的志愿錄取,若考生總分(含政策加分)相同則并列錄取。
永嘉中學、溫州翔宇中學、溫州慧中公學高級中學、楠江中學、碧蓮中學美術特色生面向全縣招生。其他普通高中實行分片區招生:2023年,上塘中學、羅浮中學、永臨中學、永嘉二中招生計劃的30%面向片區外招生,70%在本片區內招生;碧蓮中學招生計劃的50%面向片區外招生,50%在本片區內招生。
2024年,上塘中學、羅浮中學、永臨中學、永嘉二中、碧蓮中學招生計劃的50%面向片區外招生,50%在本片區內招生。
2025年起取消分片區招生,縣域內所有普高均面向全縣招生。
第三批為生源不足的民辦普通高中市域內招生。在第一、二批招生結束后,市域內仍有空余學額的民辦普通高中經申請批準,通過征求志愿的方式在全市范圍內招收生源地普通高中低控線上且未被任何高中錄取的考生。
第四批為省內市外生源不足的民辦普通高中跨設區市統籌招生。在當地招生后,仍有空余學位的省內民辦普通高中,經省教育廳統籌安排,由市教育局結合生源情況,以志愿填報方式在普通高中及中職錄取后仍未被錄取的學生中進行補錄。具體招生學校及招生細則另行發布。
普通高中按平行志愿錄取不足時,原則上在溫州市中招管理系統平臺上補錄,額滿為止。
2023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