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新中考動態
2023中考錄取分數線
2023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23重慶中考政策方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網絡 更新時間:2023-6-4 20:18:26
2023重慶中考政策方案
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做好2023年中小學招生入學相關工作要求,持續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規范招生考試秩序,維護教育公平公正,現就做好我市2023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暨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中考)實行初中畢業與高中招生“兩考合一”,分為考試和考查兩類。
(一)考試
1.考試科目
采用全市統一命題的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和生物九科。物理和化學、道德與法治和歷史、地理和生物分別實行合堂分卷。道德與法治和歷史實行開卷考試,其余科目為閉卷考試。道德與法治和歷史考試時考生只可攜帶初中所學的教科書進入考場,即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下,八年級上、下,九年級上、下),人教版初中《中國歷史》(七年級上、下,八年級上、下)、《世界歷史》(九年級上、下),《重慶歷史》上、下冊,其它任何資料包括地圖冊、教參、教案、筆記等不得帶入考場。地理、生物學科實行全市統一命題,統一考試時間,各區縣自行制卷。
2.考試安排
時間 科目
日期 |
上午 |
下午 | ||
6月12日 |
9:00-11:00 |
語文 |
2:30—4:30 |
物理 化學 |
6月13日 |
9:00-11:00 |
數學 |
2:30—4:00 |
道德與法治 歷史 |
6月14日 |
9:00-11:00 8:55-9:00 9:00-9:20 |
英語 (聽力試聽) (聽力考試) |
2:30—4:00 (各區縣自行組考)
|
地理、 生物
|
英語科目考前試聽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熟悉朗讀者的語音語調,試聽內容不是試卷正式聽力測試的內容,試聽時間為5分鐘。
涪陵區、南川區繼續實施初中學業水平英語聽說智能考試,其考試時間定為:5月15、16、17日(具體要求另文下發)。
按照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的規定和要求,以及“學完即考”的原則,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七學科考試于九年級結束時進行。地理、生物學科考試于八年級結束時進行,考場布置按照中考考場標準設置;考試方式參照物理、化學學科,實行合堂分卷,閉卷考試。
3.計分辦法
中考升學成績以分數呈現,總分為750分。其中語文、數學、英語各150分(英語聽力30分),物理80分、化學7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各50分,文化考試總分700分。中招體育考試以50分計入升學總分,具體考試辦法另文下發。
中考畢業成績以等級方式呈現,即各科成績達到學業水平考試試題分值的60%及以上為及格,70%及以上為良,80%及以上為優秀。
聽障學生參加中考按《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聽障學生參加重慶市初中學業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試免試英語聽力的通知》(渝教基函〔2018〕9號)規定執行,其英語科考試成績按“筆試成績英語科總分值/筆試部分總分值”計算。
為持續深入推進“雙減”工作,鞏固“雙減”成效,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指導,推動學考有效銜接,現行初中二年級的生物、地理學業水平考試按照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依據,由市教科院統一命題,各區縣自行制卷、組織考試和閱卷。考試成績呈現方式及運用辦法由各區縣自行制定。生物、地理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不計入聯招考試總分。 鼓勵有條件的區縣,按照文理兼顧原則,從地理、生物學科中,選定相應學科成績記入錄取總分。
4.命題及閱卷
(1)市教科院負責組織統一命題,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不得超標命題。
(2)命題突出立德樹人鮮明導向,充分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著力加強關鍵能力考查,提高命題質量,不出超標題、偏題、怪題。結合考生復習備考的實際情況,在保持命題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優化試題情境設計,增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
(3)全市繼續實行網上閱卷模式,試卷格式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卡。學生在答題卡上答題,答在試題卷上視為無效。
5.考場設置
按考生類別集中編制考號,分別設置考場。報考市級重點中學(含聯招學校)、參加部分優質高中面向自主招生區縣招錄的考生以及參加學前教育公費師范生和中職與本科對口貫通“3+4”的考生,考場原則上應設在區縣政府所在地學校。考場設置原則上要保持集中,如果考生人數多,可設置分考場,但需報市教委中招辦審定。各區縣考場設置情況報市教委中招辦備案。
(二)考查
考查科目為音樂、美術、實驗操作和學校開設的地方課、選修課、活動課等學科。考查方案由各區縣制定,學校具體實施,考查科目成績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現。
二、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
2023年初中畢業年級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按《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的通知》(渝教基發〔2016〕59號)要求執行。初中畢業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成長、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實踐創新五個維度的評價結果作為普通高中學校招生的參考。各區縣初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在4月底前完成。
三、九年義務教育畢業證書發放
學生在初中學習期滿,修完規定課程,學業成績合格,綜合素質評價合格,準予畢業,由學校發給九年義務教育畢業證書。學生學業成績有不及格學科,經補考達到合格要求,綜合素質評價合格,仍發給畢業證書。2022年未獲得畢業證書的學生可參加所在區縣組織的2023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補考上學年不及格學科,成績及格,德、體合格,由原學校換發畢業證書。重慶市九年義務教育畢業證書由市教委統一印制,區縣審核,學校發放。
四、普通高中招生
(一)報名條件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暨普通高中招生報名條件是:
具有我市戶籍和正式學籍的應屆初三學生;2022年未獲得九年義務教育畢業證書或因受記過及以上處分未參加初中學業考試且處分已撤銷的學生;18周歲以下(2005年8月31日及以后出生)的往屆初中畢業生。
根據《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辦法》規定,在渝就讀初中的歸僑子女,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籍居民子女可在初中畢業學校報名參加中考(含聯招)。
具有連續兩年我市初中學籍的市外戶籍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可在就讀初中學校所在區縣報名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不含聯招),由該區縣納入區域內普通高中學校錄取。在我市初中實際就讀并具有連續兩年學籍的非我市戶籍現役軍人、進藏干部和持“重慶英才服務卡”的高層次人才子女參加我市中考,按相關文件規定執行。
(二)分類報名
1.應屆畢業生在畢業學校報名登記,往屆生在原畢業學校所在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地點報名登記。
2.報考學前教育公費師范生、中職與本科對口貫通“3+4”的初中畢業生可兼報普通高中,聯招區縣的可兼報聯招;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間互不兼報。
3.石柱、秀山、酉陽、彭水等四個自治縣的少數民族初中畢業生可按《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關于印發〈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在渝招收少數民族學生工作的實施細則〉的通知》(渝教基函〔2018〕17號)要求報考中央民族大學附中,其報名考試工作按《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在渝招收少數民族學生工作的實施細則(試行)》執行,納入區縣報名考試工作統一安排。
4.4月25日至27日全市初中畢業生分類別報名。全市初中畢業生基礎信息采集實行“一生一號”。考號為10位,編制方法由市教委中招辦統一確定。學生基礎信息由區縣教委中招辦統一采集,根據錄取進程情況,將報考中職學校的學生基礎信息提供給區縣中職招辦。
(三)招生計劃
2023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為24萬人,其招生計劃由市教委下達到所有普通高中學校(含民辦高中)。各區縣要嚴格執行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并將招生計劃與普通高中學籍注冊管理掛鉤,嚴禁超計劃招生。擅自超計劃招收的學生不得注冊普通高中學籍。
(四)招生辦法
1.指標到校
除7所市教委原直屬中學外的重慶市重點高中招收指標到校生按70%的比例分配到轄區內的初中學校,適當向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學校傾斜,進一步提高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升入優質高中的比例。嚴格控制分配到轄區市級重點中學本校初中部的比例。經區縣審核通過,報考部分優質高中面向自主招生區縣招錄的學生應參加全市統一的中考,其考生應與公費師范生、中職與本科對口貫通“3+4”考生一并編排相對集中的考室,其考試答題卡一并送市教委聯招閱卷場統一閱卷。
指標到校生的推薦、公示、錄取辦法按《關于做好2023年重慶市重點高中指標到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執行。
2.招生錄取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錄取繼續按照部分區聯合招生和其余區縣自行組織考試招生兩種方式進行。聯招區的聯招學校招生錄取工作由市教委組織,非聯招區縣高中學校的招生錄取工作由所在區縣自行組織。
3.其他招生
市教委批準的24所“培養體育后備人才試點學校”和12所市級重點中學市級學生藝術團高中招生,7所市級重點中學面向自主招生區縣指標到校招生,重慶市第十一中學作為教育部確定的全國14所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之一,面向全市計劃單列招收80名應屆初中畢業男生的招生等工作按市教委相關文件執行。
4.降分政策
散居在漢族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憑戶口及身份證,歸僑、華僑子女、臺灣籍考生憑市僑辦、市臺辦證明,在普通高中招生時降5分錄取。
烈士子女和現役軍人、公安英模,一至四級因公傷殘軍人、一至四級因公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報考普通高中時,憑有關證明材料按相關優待政策規定執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的子女報考普通高中,參照現役軍人子女優待辦法執行。
(五)聯招相關要求
1.聯招學校
2023年聯招學校數為90所。
2.志愿填報
志愿填報及修改時間:6月16日至17日,每日9:00—20:00,參加聯招的考生登錄中考志愿填報系統網上填報志愿(網址:zzxx.cqedu.cn)。賬號為考生身份證號,初始密碼為考生身份證號后6位。考生及家長一定要認真核對清楚并保存再確定提交。在填報志愿期間,對所填報志愿有異議又無法進入系統更改志愿的,考生或其法定監護人持有效證件(監護人戶口本、身份證以及考生身份證原件等),前往考生學籍所在區縣教委中招辦提出書面申請,經區縣教委中招辦審核,市教委中招辦將驗證碼回傳至區縣中招辦。考生及其家長可使用驗證碼登錄系統進行密碼重置,在6月17日20:00前自行完成更改志愿。填報時間結束后,網站關閉。
志愿填報方式:為充分尊重考生志愿,保障考生權益,2023年聯招志愿填報繼續實行平行志愿。考生可填報市級重點中學平行志愿5所,普通聯招學校平行志愿5所,同時填寫是否愿意服從調配。各區縣教育部門要加大中考聯招志愿填報工作管理力度,一經查實代替或干涉考生志愿填報等行為,從嚴從重處理,絕不姑息,堅決保證考生志愿填報權益。
3.聯招錄取
根據考生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志愿,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結合學校招生計劃,由市教委中招辦進行統一錄取。考生志愿不足的學校由市教委中招辦按“是否愿意服從分配”、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統一調配。未被聯招錄取的考生退回學籍所在區縣教委中招辦參加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錄取。
(六)考試招生費用
初中學業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試收費標準按《重慶市教育委員會轉發市物價局市財政局關于調整我市初中畢業生學業暨高中招生考試收費標準的通知》(渝教財〔2013〕59號)執行。其考試期間勞務費用發放可參照《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規范考試勞務費發放工作的通知》(渝財綜〔2020〕50號)標準執行。
各區縣要加強對考試經費的管理,切實保證考試招生工作的需要。考試經費主要用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暨普通高中招生命題、考務(含監考、巡考、運送試卷、安全保衛等工作)、閱卷、招生錄取等各個工作環節,不得隨意開支和挪作他用。
五、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暨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各區縣務必高度重視,強化政治擔當,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加強考試招生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以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中考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壓實責任,確保上下政令暢通,工作落實到位。
(二)強化考務工作管理。招生考試工作涉及面廣,環節多,任務重,社會關注度高,各區縣教育部門要扎實做好中考組織管理工作,全力為廣大考生創造安全的考試環境。切實做好試卷和答題卡的運送、保管、分發等環節的安全保密措施,加強對監考人員和考生的培訓,周密部署考試、閱卷、招生錄取等工作。做好與相關職能部門的溝能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做好招生考試的各項保障工作。
(三)規范特殊類型招生。經市教委批準,公辦普通高中“國際部”招生,要納入統一招生管理,實行計劃單列,錄取分數應達到同批次學校錄取要求,學生就讀期間不得轉入普通班級。嚴禁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班,嚴禁與社會機構聯合舉辦復讀班。對違反上述規定的,調減學校下一年度招生計劃,并嚴肅追究區縣教育部門和學校責任。加強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招生管理,不得招收中國籍學生。
(四)嚴肅招考工作紀律。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嚴格落實教育部“十項嚴禁”紀律要求,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所有學校(含民辦高中)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招生范圍、招生計劃、招生時間、招生方式進行統一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任何學校和老師不得代替學生填報志愿。嚴格規范整治后的“公參民”學校招生管理。整治后劃轉為公辦學校的,其招生入學工作納入轄區教育部門統一管理,屬于中考聯招區的,納入聯招統一錄取。規范后繼續舉辦民辦學校的,由轄區教育部門統籌管理,按規定要求和招生計劃與公辦學校同步開展招生工作。凡違規招收的高中學生不得注冊高中學籍。已被學前教育公費師范生和中職與本科對口貫通“3+4”錄取的考生,普通中學不再錄取。各區縣要設置監督舉報電話,對違規宣傳、違規招生、干涉學生志愿填報等行為要嚴肅查處。凡在考試招生工作中徇私舞弊、失密泄密、失職瀆職等,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
(五)注重政策宣傳引導。各區縣要進一步完善信息公開公示制度,充分利用門戶網站、主流媒體和微信公眾平臺等,充分、深入、細致地宣傳招生考試政策、招生程序和招生辦法,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引導廣大家長理性對待分數,幫助學生確立成長目標,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功利化傾向。要會同宣傳、網信、公安等部門加強對網絡謠言、不實信息等有害信息的處置,營造和諧穩定的考試氛圍和公平公正的招生環境。
2023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