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中考動態
2021中考錄取分數線
2021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遼源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不詳 更新時間:2019-12-8 8:52:40
遼源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遼源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
施意見》要求,深入推進我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我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發揮綜合素質評價在育人導向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中的作用,實現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有效銜接,促進初中學生健康、全面成長,依據《吉林省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導意見》,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以制度建設和信息化手段為根本抓手,構建全市統一要求、縣域各具特色、學校校本實施的評價體制,形成內容課程化、主體多元化、手段信息化、記錄實證化、過程常態化、工作規范化的評價機制,通過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客觀觀察、記錄、分析,真實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狀況和個性特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提供重要參考,為學生初中畢業提供主要依據,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一)導向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和導向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評價的內容、目標、方法等要有利于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引導教師和學校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有利于引導家長、社會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質量觀,家校聯動育人。
(二) 發展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反饋和調節作用,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把握初中學生的年齡、身體和心理特點,遵循成長規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狀況、優勢領域和發展潛能,重視對學生成長和進步的記錄與評價,重視對學生階段性發展的總結、反思與規劃,引導學生不斷實現發展目標。
(三) 激勵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榜樣作用。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以充分的肯定、信任的鼓勵、期待的語言、得體的贊揚、恰當的表彰、及時的展示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內化為人格。要表揚進步、樹立榜樣,激發學生的成長動力。
(四) 參與性原則。充分發揮學生評價主體的作用,引導和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評價。要激發學生成長的內驅力,促進學生自我規劃、自我激勵、自我校正、自主發展。要讓教師、家長共同參與評價,使評價工作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交互活動。
(五) 公平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紀實作用,要做到公平、
公正、公開,如實記錄每一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表現,真實反映學生發展狀況,以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評價每一名學生。要建立健全誠信、公示、申訴、備案、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和監控機制,確保評價工作組織嚴密、程序規范、過程公開透明、結果真實有效。
(六) 全面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綜合性作用。把《吉林省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計劃》(吉教基字〔2006〕19號)所設定的科目全部納入學業水平考試范圍,重視對有關學科教學實驗操作的考查和個性特長的評價,在注重對學生科學文化素質評價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七) 科學性原則。建立貫穿學生初中階段學習與成長全過程、符合身心發展規律和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探索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開發簡便易行的評價工具,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使發展變化過程成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遼源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以
下簡稱“信息管理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評價工作。
三、評價理念
(一) 激發成長動力。綜合素質評價要解決學生成長原動力不足的問題,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激活學生成長基因,激發學生成長動力。
(二) 培育核心素養。綜合素質評價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和導向作用,評價目標、內容、方法等要與核心素養培育相一致,要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 規范行為養成。綜合素質評價要體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特點,強調做好寫實記錄、遴選典型事實材料,注重考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和突出表現,實現培養目標。
(四) 引導個性發展。綜合素質評價要解決關注共性發展多、個性發展少的問題。通過評價活動,發現學生的個性發展潛能,引導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
(五) 促進共同成長。綜合素質評價要保證學生全員參與,
客觀公正評價每一個學生。同時要采用個體評價與集體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共同體的相互促進功能,關注學生在合作中共同發展。
四、評價內容
根據義務教育性質、初中學生年齡特點和教育教學實際,按照《遼源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省有關要求,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評價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以寫實為主,評價為輔,注重考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養成和突出表現。
(一)思想品德。重點考查學生平時理想信念、道德品質、
公民素養、責任擔當等表現和素養,評價其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道德認知和行為表現等方面的情況。(二)學業水平。重點考查學生平時學習興趣、學會學習、
學習能力、學業水平等表現和素養,評價其在學習態度、學習表現、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情況。
(三) 身心健康。重點考查學生平時體育與健康課程修習、
身心健康、活動特長、健康生活等表現和素養,評價其體育運動方面的特長發展和心理品質的發展水平等情況。
(四) 藝術素養。重點考查學生平時音樂與美術課程修習、
藝術感知、活動特長等表現和素養,評價其在藝術修養、藝術特長、審美情趣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五) 社會實踐。重點考查學生社會參與、實踐創新、勞動意識、生活能力等表現和素養,評價其參與社會實踐的活動表現及活動成果、科技創新活動及成果等方面的情況。
五、評價活動
針對我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學實際需要,設置以下評價活動進行積分,開展評價。
(一) 成長計劃。立足于自主教育,引導學生制定個人成
長計劃,通過學生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覺反思、自我評價,實現自主發展。教師、學生及家長可隨時對成長計劃完成情況進行查看和評價,以起到激勵和指導作用。各縣和學校可建立“成長目標庫”供學生選擇參考。
(二) 寫實記錄。充分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價活動,更好地發揮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促進功能。寫實分學校寫實、學生寫實兩類。
學校寫實:教育行政部門、業務部門或學校統一組織的活動,由學校指定人員統一進行寫實記錄,再由學生自主填寫心得感悟等個性化信息。與學生相關的偶發事件,由學校進行寫實記錄,當事學生或家長可做感悟性評價。
學生寫實:學生自主參加的各類活動,由學生本人進行寫實記錄,并提交學校進行審核。教師、學生及家長可對記錄隨時進行查看和評價。學校和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具有代表性的、能夠集中反映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主要內容的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及時填寫成長記錄并上報佐證材料。
(三) 民主評價。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教
師評等評價方式,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和評價方式的多樣性,讓學生既關注自我發展,也關注同伴發展,更關注合作發展。各評價主體可參考《遼源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為被評價人撰寫寄語,每學期一次,由各初中學校規定時限,及時錄入評價信息。
(四) 日常學習與活動表現。考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 學習與活動表現是評價工作的重點。此項評價活動在思想品德方面主要進行日常行為表現評價,在學業水平方面為日常學習表現評價,在身心健康、藝術修養、社會實踐等三個方面為日常活動表現評價。學生日常行為表現由班級負責記錄,每周公示后錄入寫實記錄,納入思想品德評價方面。學生在文化課、體育、藝術、綜合實踐及各類社團活動中的突出表現,由任課教師或組織者如實記錄,并錄入寫實記錄,納入相應評價方面。
(五) 學習成績測試。此項評價活動是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包括計分和非計分項目,涵蓋《吉林省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計劃》設定的全部科目。
(六) 共同體評價。此項評價是集體活動評價,包括學校對班集體的評價、班級對小組的評價和學校對以學校為單位參加活動的團(隊)評價。通過集體評價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集體凝聚力,特別要注重對小組的評價,發揮小組在評價工作中的作用,強化共同體的相互促進功能。對班級和以學校為名義參加活動的團隊評價由學校完成,對班級內小組的評價由班級完成。
(七) 誠信檔案。學校要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誠信記錄,
如果在評價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行為,在相應當事學生的信用記錄中予以記載。
(八) 自主評價。各縣及學校可根據實際需要、辦學特色,
自主設計評價活動和辦法。各縣自主評價活動和辦法應報市教育局批準備案,學校自主評價方案應報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備案方可實施。
(九) 獲獎認定。每學期期末,由各初中學校統一組織進行學生獲獎情況的審核與認定,并根據獲獎內容在相應方面進行評價。審核與認定的內容包括活動認可、獲獎層次、獲獎次數、證書的有效性等。
六、評價辦法
(一) 活動積分。評價前要設置每項評價活動的評價分值,
把具體評價活動對應在評價內容五個方面的某一方面,評價后在此方面進行積分。各項評價活動及分值由市教育局制定。
(二) 日常評價。含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教師評四項內容,依照評價體系分別完成,結果以等級形式呈現。有校園霸凌行為、嚴重違反校紀校規且屢教不改、綜合素質評價弄虛作假及其他嚴重違紀行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公民素養要素評價為D級。
(三) 學業考試。含期中期末考試,體育與健康學科過程性評價,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學科實驗能力測試,信息技術學科能力測試,美術、音樂等學科理論測試,地方、校本、綜合實踐等學科考查等,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業務部門或學校統一組織進行。成績以分數或等級的方式呈現,由學校指定人員錄入信息管理平臺,由系統自動生成學業水平分析報告。
(四) 學期評價。學期評價采取分項評價方式進行,學期末生成學期評價結果。每學期結束前,由信息管理平臺對學生在五大方面的評價數據匯總,并將各個方面的積分換算成等級(信息管理平臺未建成前,匯總及等級換算可手動完成,以下同)。
(五) 畢業評價。畢業評價采取分項及綜合認定的方式進行,生成畢業分項及綜合認定結果。學生畢業前由信息管理平臺對學生在五大方面的評價數據分別按照七年級占30%、八年級占30%、九年級占40%的權重求加權平均值,并將各個方面的積分換算成等級。
(六) 等級設定。結合我市實際,評價等級分為A(優秀)、
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等。評價等級達到A等的學生所占比例原則上不超過本校本屆學生總數的30%、B等不超過50%、C等不超過20%,D等比例嚴格控制。不對D等做具體比例設定。
(七) 等級換算。等級區間:100≥A級分值區間≥85; 85>B級分值區間≥70;70>C級分值區間≥60;60>D級分值區間 ≥0。計分制。登錄成績以實際數據為準,等級轉換時以百分制為準,非百分制折算成百分制。
七、評價程序
(一) 建立評價檔案。各初中學校依據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中的相關信息,在信息管理平臺上為每一名學生建立電子賬號,設立成長檔案,設計評價過程性記錄表,錄入學生基本信息,全面、全程記錄學生在初中階段各方面的發展狀況(平臺未建成前應設立紙質成長檔案、評價過程記錄表等)。
(二) 評價信息采集。在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時,應根據評價活動的內容和特點,確定信息采集周期,保證信息的及時錄入。寫實記錄、日常學習與活動表現等評價信息要即時采集;民主評價、獲獎認定、成長計劃、考勤等評價信息要在每學期期末采集;學業考試、測試與獎勵、共同體評價等要在活動結束后及時采集,保證信息及時錄入。學校要將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動記錄和事實材料進行公示。
(三) 評價數據處理。包括評價信息的整理、遴選與審核。學期末,整理、遴選最能反映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最具代表性的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標志性成果,按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進行匯總,對學生一學期的綜合素質進行展示評價,得出學生各方面的積分和等級。
(四) 評價結果公示。學期評價結果和畢業評價結果,必須在信息管理平臺或教室、校園內醒目位置公示,公示畢業評價等級時,應同時公示各學期評價等級,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期滿后,由學校進行審核認定。同時將各方面評價情況告知學生本人和家長,并經家長簽字確認。
(五) 評價報告生成。每學期末評價結果公示結束后,由系統生成學生個人的評價報告,并在信息管理平臺上公布和展示。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成長計劃的內容與完成情況、遴選后的寫實記錄、獎勵和處分情況、實證材料、學業成績、體質健康測試結果、藝術素質測評結果、學生成長感言、學生自我總結、家長寄語及教師評語等內容。畢業評價采取三年綜合檔案的形式,由系統生成學生個人的畢業評價檔案并在信息管理平臺上公布(平臺未建成前可手動生成紙質檔案及報告,以下同)。
(六) 評價結果備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實行市、縣、
學校三級管理,以確保評價工作的規范性和嚴肅性。學校每學期對公示無異議的評價結果進行存檔,并上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各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將畢業評價結果報市教育局備案。各學校要指定專人負責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錄入與備案,做好過程性評價的積累。
八、評價結果的呈現與使用
(一) 評價結果呈現。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分為學期報告和畢業評價檔案兩類。學期報告是學生成長過程的真實記錄和階段總結,每學期期末由系統生成學生個人的評價報告,記錄在信息管理平臺。畢業評價采取三年綜合檔案的形式,由系統自動生成學生個人的評價檔案并記錄在信息管理平臺。
(二) 評價結果使用。分畢業評價結果使用和學期評價結果使用兩方面。畢業綜合評價結果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和學生初中畢業的主要依據,分項評價結果是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畢業綜合評價獲得B級(良好)以上的學生有資格報考省級示范性高中,達到C級(合格)以上的學生準予畢業;要素單項評價結果獲得A級(優秀)的學生有資格申報省級示范性高中相關類自主招生考試。學期綜合評價獲得A級(優秀)的學生有資格被推薦為三好學生或優秀學生干部,學校和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期報告對學生成長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引導學生發現自我,建立自信,指導學生發揚優點,克服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九、組織管理
(一) 加強領導。綜合素質評價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考試評價改革的重要舉措。市教育局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基礎教育科),負責制定《遼源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指導各縣及市教育局直屬初中學校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各縣教育行政部門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根據《遼源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要求,指導屬地初中學校開展評價工作,對評價進行全程監控,接受申訴與舉報,對有異議的評價結果進行仲裁,對評價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和糾正。協調各方面專業力量,為學校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提供支持和幫助。
學校要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成員由校領導、
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年級組長、教師、家長代表等組成。負責制定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實施細則,對校內評價工作進行具體指導并組織實施,監督評價過程,接受咨詢,及時解決評價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各班級要成立評價工作小組,成員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等組成。
(二) 開展宣傳與培訓。各縣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要就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過程、制度等內容進行廣泛宣傳,使學生、教師及家長人人皆知,使評價成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
建立市、縣、校三級培訓制度,做好對學校校長、主管領導以及所有參加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班主任教師、科任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學生和家長的培訓工作。
(三) 堅持常態化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由學校組織實施。學校要明確本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具體要求,活動日程和人員安排。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及時收集整理有關材料,及時上傳評價數據,避免集中突擊,保證評價的常態化實施,確保評價結果真實有效。
(四) 健全完善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切實保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公開、公平和公正,預防和杜絕各種違規違紀現象,全面實現陽光評價。
建立公示制度,暢通舉報渠道。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性材料要支持網上查詢,每學期的階段性評價報告和終結性評價檔案要在班級、年級和學校內部公示。
建立檢查制度,利用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市、縣和學校三級監控功能,隨時查看評價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時解決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申訴與復議制度,對有爭議的結果重新進行審核確認。學生或家長對評價過程和結果存在異議,可向學校提出申訴,學校應進行認真調查,對評價結果進行審核,并對所提出的要求予以正式答復。
建立誠信責任追究制度,在評價過程中,要及時處理、糾正評價中出現的各種錯誤和違規行為,對弄虛作假者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嚴肅處理,對提供虛假材料或不按照規定程序操作的學校,要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
(五) 強化督導,確保實效。市教育局將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作為對各縣及市教育局直屬初中學校年度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各縣教育行政部門也要將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作為對初中學校評估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在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中涌現出的典型,要總結經驗,及時推廣并予以表彰,對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落實不力、推諉應付的提出批評,限期整改,對于弄虛作假的相關責任人員予以紀律處分。市、縣教育局和初中學校要設立咨詢監督電話,接受家長和社會監督。
2021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