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中考動態
2017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7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6江西中考語文試題試卷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6-9-23
(二)閱讀下面三則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題。(12分)
王藍田①性急,嘗食雞子②,以筯③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于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之,又不得。瞋甚,復于地取內④口中,嚙⑤破即吐之。
謝無奕性粗強,以事不相得,自往數王藍田,肆言極罵。王正色面壁不敢動。半日謝去,轉頭問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復坐,時人嘆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述轉尚書令,事行便拜⑥。文度曰:“故應讓杜、許⑦。”藍田云:“你謂我堪⑧此否?”文度曰:“何為不堪?”但克讓自是美事,恐不可闕。”藍田慨然曰:“既云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⑨不如我。”
【注】①王藍田:名述,襲爵藍田侯。后文的“文度”為其子。②雞子:雞蛋。③筯(zhù):筷子。④內:通“納”。⑤嚙(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詔書一下達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許。杜、許,不譯何人,應為當時有名望的兩人。⑧堪:能夠勝任。⑨定:到底。
8、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復于地取內/口中
B. 嚙破/即吐之
C. 謝無奕/性粗強
D. 事行/便拜
[答案]:A
9、解釋文中加點的詞。(3分)
(1)瞋:眼睛圓睜著
(2)數:數落
(3)闕:通“缺”,缺少。
10、 翻譯文中畫線句子。(4分)
(1)雞子于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之,又不得。
[譯文] 雞蛋在地上旋轉不停,他接著從席上下來用鞋齒踩,又沒有踩到。
[解析] 止:停止。屐:古人穿的一種木制鞋,鞋底由木齒支撐。
(2)既云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
[譯文] 既然說能勝任,為什么又要謙讓呢?人家說你勝過我,據我看終究不如我。
[解析] 堪:能夠勝任。讓:謙讓。汝:你。定:到底。
11、結合三則短文內容,說說王藍田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答案] 王藍天是一個性子急、愛發脾氣的人。
[解析] 從第一則短文中王藍田吃雞蛋時的動作、神態可看出他性格急躁。從第二則短文中王藍田面對謝無奕的數落、責罵不動聲色看出他懂得容忍他人。從第三則短文王藍田認為能夠勝任就不必謙讓看出他坦率直爽的一面。
12、填補下列句子的空缺處。(每空一分)
(1)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3)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4)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7)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三、現代文閱讀
從田湖出發去找李白
閻連科
出走和背叛,是少年時代楔進我腦里永遠也拔不出來的一根樁。
成長是由無數、無數次想要出走,而又不得不留下的過程疊加起來的;而成熟,是人生歷練的靜默不言的一種光。然而一次一次地想要離家和出走,想要把自己放逐到哪兒,也許正是長大、成熟的一種準備呢。在那偌大的田湖村,父母交給我們的愛,多得常常從小院漫出來。然而這種愛,還總是不能化去一個男孩想要離家出走的念想和理愿。
有一天,我決定出走了。
想到我決定要出走,有一種興奮在我身上鼓蕩著,仿佛不立刻離開那個家、那院子,我會窒息在那家那院的溫暖里。也就說走就走,把作業課本收起扔在窗臺上;把屋門、大門鎖起來;把家里鑰匙塞進家人可以找到的門腦上方的一個小墻洞兒里,就這么匆匆離家上路了。
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兒,又好像早就計劃好了要去哪兒樣,直到沿著大堤走離村莊,東山漸近,田湖漸遠,一片柳林外的伊河,白花花地瀉在我面前,我才知道我要離家去哪兒——我要獨自蹚過伊河水,爬到對面伏牛山的九皋主峰上。
老師說過,九皋是伏牛山余脈東延的主峰,海拔九百多米,中國第一本詩集《詩經》上的“鶴鳴九皋,聲聞于天”,說的就是那山和那峰。說唐朝的李白,曾獨自從龍門走來,上過那山峰。還在那兒留過一首名為《鶴鳴九皋》的詩:昭化呈仙質,長鳴在九皋。 ……
這首詩,有啥兒意味和蘊藏,那時我是完全不懂的(現在也不懂),但卻覺得不懂反而好寫了,如“窗前明月光”那樣的《靜夜思》,因為人人都懂反而寫不得。
我總以為自己能寫出那種人人都不懂的詩,也就蓄意要爬到那山上,和李白一樣坐在山頂,詩興大發,寫出一首好到別人都看不懂的詩。當然呢,寫不寫詩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終于離家出走、獨自走了很遠的路,經過了很多事,遇上了很多的艱辛和奇遇,它們都被我一一征服后,我成了站在山頂上的一個大人物。
浪漫和草率,在我幼稚的胸膛發酵鼓脹著,使我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離家出走的英雄氣。走小路,過村莊;在村頭遇到了土狗追著我跑叫和撕咬;遇到了哪村的一匹驚馬從我身邊飛過去,彈起的灰塵落在我臉上,我都沒有絲毫的恐懼和驚異。我是要離家出走的人。我要和李白一模樣,獨自登上那很少有人爬到山頂的九皋峰(一定要寫詩),我當然不能有任何的驚懼和擔憂。我就那么獨自沿著東山下的村莊走,不和人說話,不和人來往,旁若無顧,視若無人,就到了九皋山下那條“牛瞪眼”的小路上。
山在頭頂,我在山下,正南的太陽燒在我的發梢上。我知道我不久就要登上九皋山,爬上主峰振臂高呼了。我要站在峰頂上,讓風吹著我的頭發和衣服,環顧四周,略思片刻,最后把我的胳膊高高舉起揮動著,用我最大的嗓子對著天下喚:
“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
“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
為了不在寫詩和爬山的路上碰到三姑家里人,我走過了兩個村莊后,到了第三個我三姑家住的梁疙瘩村(這村名,煩),就有意繞過村莊,從村旁一片莊稼地里穿過去,沿著溝崖小道,攀著荊棵野榆走了很遠的路,到了終于可以看清山頂時,以為峰頂到來了,詩也可能到來時,我可以站下回望,首先振臂高呼口號那一刻時,卻從不遠處的山崖邊,蠕蠕動動爬上來一個人,收拾捆綁他在崖頭砍拾的柴火(又是柴火),我們彼此一望,都怔著驚著了。
他竟是我要躲要閃的三姑夫。
三姑夫就那么如在那專門等我一樣出現了。
我呆在崖頭邊兒上,三姑夫看著極吃驚的我,很快平靜下來連問了我三句話:
“你怎么在這兒?”
“是你三姑讓你來這兒找我的?”
“走,我們回家吃飯去。午飯都錯過時辰了。”
我就這樣莫名其妙、前功盡棄地被我姑夫強拉硬拽著回他家里了。匆匆吃了飯,趕著日落和黃昏,就帶著我下山和過河,又把我送回田湖了。
盛大、莊重的離家出走,就這么草草地收兵結了尾。一場人生莊嚴的夢愿與宣誓,還未及最后登上宣誓臺,就被人從夢中叫醒了。現實總是比夢想和理愿有力量,少年明亮美妙的夢,被現實一碰即破后,我這一生,再也沒有機會登上那座山,再也沒有可能在那山頂李白待過的地方坐坐與站站,高舉著胳膊大喚了。
我的少年就這樣了,還是那時候的李白好。
可我連李白的影子都沒找到,就那樣在歷史與現實的錯口和李白分手了。
(文章節選自《從田湖出發去找李白》,較原文有刪改)
13、文章記敘了少年時代的“我”一次出走經歷。請在下面橫線上補充恰當的內容,概述“我”出走的經過。(6分)
“我”不愿窒息在家庭的溫暖里,決定離家出走→______ →______ →______
[答案]“我”匆匆離家上路,想要獨自蹚過伊河水,爬到對面伏牛山的九皋主峰上→為了(離家出走)不在寫詩和爬山的路上碰到三姑家里人,“我”特意繞過三姑住的村莊→“我”被三姑夫半路強拉硬拽著回他家里了,匆匆吃了飯后被送回了田湖。
14、欣賞文中兩處畫線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點。(4分)
[答案]劃線句子句子運用了心理描寫的寫作手法,使用了“鼓蕩”“發酵”等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的詞語,體現了“我”不安于現狀、好奇、浪漫、草率、幼稚等性格特點。
15、文章多次寫“我”欲站在峰頂“振臂高呼”的愿望,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答案] 內容上:突現出“我”想要離家出走,以進行“我”一場人生莊嚴的夢愿與宣誓,以此來證明“我”的成長。
結構上:呼應標題;突顯文章主題,立意深遠;引起讀者的共鳴,喚起讀者內心深處有關成長的記憶,以及懵懂少年時代的情感與成長的歷程。
16、“我”渴望和李白一樣坐在山頂寫一首好詩,但最終“連李白的影子都沒找到”,你認為“我”的成長與李白有怎樣的聯系?請簡要談談。(4分)
[答案]李白是少年時代的“我”的榜樣,是“我”追求夢想的精神動力。“我”最終沒有找到李白,明白了現實總是比夢想有力量。尋找李白的經歷是“我”人生的一次歷練。
2016江西中考語文試題試卷及答案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