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5廣州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5-8-25
第二部分閱讀與鑒賞(共55分)
三、(4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題。(10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節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9.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遂許先帝以驅馳 潭中魚可百許頭
C.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參考答案】A 【分析】第9題考查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理解,能力層級涉及A級B級
本題文言詞語解釋設四組共八個文言句子,考查了文言實詞和虛詞在語境中的含義和用法,其中A選項兩個“ 鄙”都解釋為“見識淺陋”;B選項分別為“答應”、“放數詞后面表約數,來”;C選項分別為“用”、“因為”;D選項分別為“興辦、增加”、“更加”。所考查四個文言詞語及其語境,均出自初中教材。
【提示點評】在初中文言教學中,理解與識記文言詞語的含義是最基礎的學習內容,也是讀懂文言文的最基本的途徑,因此,以多種形式考查考生對文言詞語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對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理解,是中學文言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內容,新課程標準指出:“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積累與記憶文言實詞,二是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實詞。《廣州市初中語文學業質量評價標準》關于文言字詞的學習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這也是讀懂淺易文言文的基礎與前提。這道題挑選了四個常見實詞、虛詞,分別給出相應的四組句子,要求選擇意義相同的一向,難度不大。解題的方法一般有兩種:根據已掌握的文言詞語知識直接判斷;其次是聯系具體語境加以辨析。近幾年中考都以考查文言實詞為主,考查文言虛詞為輔。
10. 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翻譯成現代漢語。
【參考答案】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務農親耕,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 【分析】第10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能力層級涉及A級B級。
今年的文言翻譯提到文意理解的層面,更加符合閱讀理解的思維順序和規律。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也是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讀懂文言文的有效手段。文言翻譯雖然是主觀題,但答案客觀成分較強,答題時一定要根據原文內容,盡量采用直譯的方法,對問句進行逐詞對譯。文言文的翻譯的基礎是理解,對文意的理解又直接取決于對文中詩詞和虛詞的理解。所以,解答這道試題的關鍵是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礎上,掌握其中的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及用法。
這道題考查的句子只有一句?疾榈年P鍵是“布衣”、“躬”、“茍全”“聞達”的字詞含義以及“于……”的狀語后置句式。
11. 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諸葛亮追述以往的經歷,既表達對先帝的感恩之情,也表明對后主的耿耿忠心。
B.諸葛亮認為目前南北已平定,當率領全軍復興漢室,遷回舊都,實現先帝遺愿。
C.諸葛亮主動請纓討伐奸賊,為了表明決心,鄭重立下誓言,如若兵敗甘愿受罰。
D.諸葛亮擔心后主聽信讒言,因此懇切勸后主,要廣開言路,接納治國的良策。
【參考答案】B【分析】第11題考查文言文文意內容理解。能力層級涉及B級。
本題延續去年的考查形式,以四個選項對文章的的內容進行了一番梳理,并要求判斷對文意理解錯誤的一項。今年選項的設置難度適中,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把握。本題涉及的四個選項,格式一致,均是對文章內容的分析,要求學生體味文章的豐富內涵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態度,從而更加全面、深入地進行經典顧問的學習,而不僅是停留在單純的記憶文言詞義、背誦默寫和句子翻譯上。B項錯在“目前南北已平定”,文中信息為“今南方已平”,屬于信息誤用。
12.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5分)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謙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此事古難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2)“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一句表達了詞人的什么情感?請簡要分析。(3分)
(1)、表面指的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合和月圓。實際是詞人當時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憂落和對團圓的向往。
【分析】第12題本題區別于往年的中考,選取的是八年級下冊唐詩,同樣是兩小題5分,但兩題共設置了三個問題。題型上與前兩年大致一樣,主要還是考查學生對古詩個別字詞的理解和根據詩句理解詩人表達的情感,能力層級為B級和E級。該題綜合考查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分析和鑒賞評價能力,難度有所下降,有利于學生堅定對課內古詩的理解與把握。
【參考答案】12第(1)題考查學生對詞語“此事”的理解,與前年不同的是今年無須對詞語在意思上作解釋,而是根據對詞語的理解和對古詩整體上的把握來判斷詩中與其相照應的詞語。在此之后讓學生根據對古詩的理解推斷古詩隱含的內容。這兩個問題都是圍繞一句詩展開,所以,與其說這題考查的是字詞的理解,還不如說考查的是詩句的理解。
12第(2)題考查的則是詩句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題目的設置既有新課標所提倡的“知識”層次的考查,即理解詩句,并依照其在“情感”層次的考查,知人論世,理解詩人表達的情感。
2015廣州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