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5長沙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5-8-23
13.下列選項中加點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陵見其至誠
A.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B.不能指其一端
C.安陵君其許寡人
D.其真不知馬也
1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6分,每小題3分)
(1)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再言。
譯文:
(2)嗟呼!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
譯文:
答:
答案:12.B
15.李陵勸蘇武投降的理由:①匈奴單于愿意誠心相待蘇武。②蘇武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
③法令隨時變更,安危不可預料。李陵的精神品質:①蘇武不畏艱苦,長年累月與惡劣環境做斗爭的生存勇氣,展現了其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品質;②他面對李陵的勸降,全然不為所動,在恭敬中現冷峻,表現出忠誠,立場堅定,大義凜然,堅貞不屈、守節不移的品質。
(二)說明文閱讀
話說長沙美食
長沙人愛喝茶,茶葉多自產自制,有時也用黃金葉,十大功勞葉等代用,河西、寧鄉等地有吃芝麻豆子茶的習俗,即在泡茶時加入炒熱的黃豆,芝麻豆及姜末等,瀏陽北鄉則愛吃茴香茶,是在茶葉中加川芎和小茴香,飲后有祛寒止痛,健胃祛風之功。夏天,城鄉都喜歡飲用涼茶,即用金銀花、淡竹葉、夏枯草、車前草、薄荷之類,加上石膏煎水代茶,既香甜可口,又清熱解暑,利尿解毒。
長沙人愛吃苦味的東西,這個習俗的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據文獻記載,《楚辭· 招魂》中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詩句,長沙人喜“大苦”愛“辛甘”,從那時候就開始了。這里的“大苦”,據說是豆豉,這種由豆類加工而成的調味品,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至今,長沙人還有愛吃豆豉的習慣。其他,如吃苦瓜、苦蕎麥,也是個好長沙人所喜愛的,長沙人嗜苦不僅有其歷史淵源,而且有其地理原因。湖南地處亞熱帶,暑熱時間較長,祖國傳統醫學解釋“暑”的含義是:天氣主熱,地氣主濕,濕熱交蒸謂之暑;人在氣交之中,感而為病,則為暑病。而“苦能瀉火”、 “苦能燥濕”、“苦能健胃”,所以人們適當的吃些帶苦味的食物,有助于清熱、除濕、和胃。
長沙人善于加工儲藏食物,普通家庭都會熏臘肉臘魚,做霉豆腐等。臘肉放在茶油或谷倉可留至伏天,不霉不走味,生姜、茄子、苦瓜、蘿卜等晾曬腌制后,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饋贈佳品。
長沙還有一些特定的“飲食語言”,老顧客到店里吃粉面時一般都能夠使用一些約定俗成的語言,使用這些語言不僅簡單明了,而且印象深刻,出錯頻率就會降低,比如“寬湯少油”就是下面時要湯多油少的意思;“重油”就是要放多點油;“落鍋起”指面放到開水里泡一下就馬上撈起。“輕挑”,就是要求下的面的分量比平常少一些,“輕輕挑”指分量比平常少一兩,相反“重挑”就是加一兩面的意思。
(根據有關資料改寫)
16.文章中談到了那些長沙飲食習俗?(4分)
答:
17.借助上文中介紹的相關知識,具體說說下面鏈接材料中長沙人喜歡吃辣的原因。(4分)
【鏈接材料】長沙人不分男女老幼,普遍嗜辣,所謂“長沙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壓扁爆炒的燈籠椒,牛角椒最令人垂涎,被稱為“送飯菜”。紅辣椒往往曬成干椒,再碾成粉,使用方便;或剁成辣椒醬,拌入蒜頭、刀豆、豆豉等,再倒入適量的酒和麻油,可長期保鮮,四時皆備。據研究,長沙人嗜辣與嗜苦的原因如出一轍。
答:
答案:16.(1)長沙人愛喝茶;(2)長沙人愛吃苦的東西;(3)長沙人喜歡吃腌制品;(4)長沙人有特定的“飲食語言”。17.長沙人喜歡吃辣的原因不僅有其歷史淵源,而且有其地理原因。湖南地處亞熱帶,暑熱時間較長,濕熱交蒸;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生病,而辣能瀉火、祛濕、健胃,而人們適當的吃些帶辣味的食物,有助于清熱、除濕、和胃。
2015長沙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