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中考古詩鑒賞知識儲備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4-4-12
答題示例:讀下面這首詩,并回答后面的問題。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其所有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5 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例: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葛溪驛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賞析。
答: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首聯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頸聯手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
6 賞析思想情感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主旨。對于本詩內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情感或某句詩的含義(特殊含義、深層含義、如語境含義、意境含義)。
答題步驟:步驟一: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思想情感。步驟二: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思想感情。
答題示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小齋即事
劉一止
憐琴為弦直,愛棋因局方。未用較得失,那能記宮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萬事妨。雖此二物隨,不系有興亡。
[注]1劉一止:宋微宗宣和三年(1121)進士,曾任監御史等職,有記載說他曾因“忤秦檜:而被罷官。2局:指棋盤。
作者為什么要寫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發一種什么樣的情懷?
答:作者寫琴棋二物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來寫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變,結果到頭來“世愈疏”、“萬事妨”,只落得小齋獨處,無關乎國家的興亡了。這些都抒發了作者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對世事譏諷的情懷。
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平常的積累和鑒賞能力的培養,讀名家鑒賞作品,涵詠和體味詩詞的妙諦,學寫鑒賞文章,真正提升審美鑒賞能力。把功夫用在平時,才會在高考詩詞鑒賞試題中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 塑造形象的常見手法。
1.比興手法
如《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甚。”詩句以桑樹、斑鳩起興,用自然現象來對照女主人公戀愛生活的變化;第四章用“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來比喻女主人公由年輕貌美到人老珠黃的變化。這些比興手法的運用,有助于詩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讀者走進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體味他們的真情實感。
2.細節刻畫
塑造人物形象大多著力于人物的語言、行動等細節的描寫。如《邶風•靜女》中“愛而不見”這一生活細節表現了姑娘的天真、活潑和調皮,“貽我彤管”則表現了姑娘對愛情的真摯和執著。《孔雀東南飛》中描寫蘭芝“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的細節,刻畫了一個愛憎分明、不忍離去但又無可奈何的女性形象。
3.烘托渲染
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用落葉紛紛來渲染一種清冷肅殺的悲秋氣氛,從而襯托詩人窮困潦倒、飄泊無依的形象。又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為塑造老漁翁的不怕嚴寒、不怕孤獨的高傲品性而進行了環境氣氛的烘托。
中考古詩鑒賞知識儲備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
也許你還關注以下信息:
-
沒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