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人生寓言同步練習(有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不詳 更新時間:2012-10-25
源蓮山 課件 w w
w.5 Y k J.Co m
8 人生寓言
第1課時
【目標明示】
1. 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正確理解寓言的含義。
2. 研讀,正確把握對人生的態度,對待人生的際遇。
【目標導學】
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白兔和月亮》,掌握字詞。
2.自由誦讀,思考問題: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白兔最終要求諸王之神撤銷決定說明了什么?
3.朗讀第五節,思考:文章將白兔與人對比有什么意味?
4.這則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5.體驗反思:你是怎樣看待生活中的得與失?
【目標檢測】
一、積累•運用
1.根據注音寫漢字。
心kuàng( )神怡 陰qíng( )圓缺 心痛如gē( )
險象dié( )生 得失之huàn( ) 慧心未mĭn ( )
2.根據下面句式的特點仿寫一句。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提示:注意加點的字)
二、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閱讀•感悟
于是,諸神之王召見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個慷慨的決定:“萬物均有所歸屬。從今以后,月亮歸屬于你,因為你的賞月之才舉世無雙!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墒,說也奇怪,從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了,腦中只繃著一個念頭:“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著月亮,就像財主盯著自己的金窖。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
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于去拜見諸神之王,請求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1. 諸神之王為什么要把月亮賞給白兔?
2. 文段寫白兔運用了哪些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描寫方法?
3. 白兔為什么要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4. 你從文段中得到什么啟示?
參考答案
【目標導學】
整體感知
1.略。
2. 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后截然不同,剛開始她是“無憂無慮,心曠神怡,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風韻”,而后來,她感到“緊張不安,心痛如割,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發生這種變化的直接原因就是白兔相對于月亮身份的改變;在擁有月亮之前,白兔能以審美心態面對月亮,因而能感受到美的風韻;擁有月亮之后,卻以功利心面對月亮,因而不但不能體會美,反而還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白兔慧心未泯。
3. 文章的原句是(和人類……決定)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擁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棄了所有權,她是聰明的;人類,作為白兔的對立面,理所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慧心已泯。人類總以為擁有就是幸福,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既得利益的,因而也是愚笨的。可見,這話暗含對人類的諷刺。
4. 理解寓意: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如果某種擁有,帶來的是無窮的得失之患,使人緊張不安,那還不如沒有。
5.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總是計算利益,貪圖占有,生活在焦慮之中,有些人則比較超脫,心胸寬廣,能夠真正享受生命的樂趣。所以看事物要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心態,要能夠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得與失。
【目標檢測】
一、積累•運用
1. 曠 晴 割 迭 患 泯
2. 注意關聯詞語的運用。例如:凡是困難,無論誰碰到,誰都應正確面對,而且還要想辦法克服。
二、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閱讀•感悟
1. 因為白兔的賞月之才舉世無雙。
2. 運用了動作、心理、神態等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描寫方法。
3. 白兔不想有得失之患,想擁有從前賞月時那閑適心情。
4. 有些東西不一定要擁有,因為擁有了可能會失去更多的東西。(符合文意即可)
8.人生寓言
第2課時
編寫:韓莉莉 孫愛美 審稿:李榮廣
【目標明示】
1. 研讀,揣摩文章構思的巧妙。
2. 比較閱讀兩則寓言。
【目標導學】
品味探究
1.朗讀全文,劃出課文中具有深刻含義的語句并加以理解。
2.分角色朗讀,思考:王子落難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3.品讀有關“我”的部分,“我”是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然而,厄運也落到了“我”的頭上,這一情節說明了什么?
4.研讀“天哪,太可怕了!”反復出現的作用是什么?
5. 與《白兔和月亮》比較閱讀,探究兩文的不同。
【目標檢測】
閱讀•感悟
我是在他行乞時遇到他的,見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聽身世。聽他說罷,我早已淚流滿面,發出了他曾經有過的同樣的嘆息:
“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
誰知他正色道——
“先生,請別說這話。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難的王子撐著拐杖遠去了。有一天,厄運也落到了我的頭上,而我的耳邊也響起了那熟悉的嘆息:
“天哪,太可怕了……”
1.畫線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義?
2.畫線的句子對我們有何啟示?
3.請結合課文,談談你對下面這句話的認識。
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萬丈深淵!蜖栐
4.白兔在“獲得”的同時,失去了什么? 《落難的王子》一文中的王子在失去的同時,又得到了什么?
5.這兩則寓言,一則寫好事變成了壞事,一則寫壞事變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是經常會遇到的,怎樣看待好事、壞事,這兩則寓言很有啟發意義。請結合你的自身經歷,談談你的感悟。
參考答案
【目標導學】
品味探究
1.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 厄運是壞事,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厄運可以使人堅強起來。生性非常脆弱的王子都能在落難中挺過來,還有什么人不能呢?
2. 開始很脆弱,后來堅強起來。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3. 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訴讀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災難可能不期而至,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勇敢面對。
4.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邊響起,重復一半,略去一半,耐人尋味。這樣的故事好像在不斷的重復,對人很有啟發。
5. (1)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
(2)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為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3)在表現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4)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目標檢測】
閱讀•感悟
1.經受住是人們接受命運的挑戰與考驗,堅持下去;而死則是逃避的做法,這個時候,往往是堅持與斗爭更難一些。
2.面對困難,人應該堅持下去,直到勝利,而逃避是懦夫的表現,生存下去才是強者的選擇。
3.對苦難的認識(言之成理即可)
4.白兔:失去了快樂;王子:獲得了堅強的性格
5.略。
源蓮山 課件 w w
w.5 Y k J.Co m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