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2012年七年級語文期末復習題及答案15套精品1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不詳 更新時間:2012-10-22
北京地區2011初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精品復習資料一
一、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選擇題
1. 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 暴虐(nüè) 分娩 ( miǎn ) 籌資( chóu )笨拙 (zhuō)
B. 契機(qì) 翩躚 (xiān) 南麓(lù) 可汗(kèhán)
C. 妖嬈(ráo) 旋轉 (xuán) 孤僻( pì) 鞍韉(ānjiān)
D. 炫耀(xuán) 洞穴(xué) 咫尺( zhǐ) 蟄伏(zhé)
2. 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 獻媚 肅穆 金融 瞬時 B. 真摯 敦厚 褐色 貿易
C. 點綴 遺憾 風騷 浩瀚 D. 嘻戲 俊俏 蔥籠 屏蔽
3. 下列詞語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上鍔 混沌 呵護 瞌睡 B. 繁衍 熬游 抑郁 佇立
C. 真諦 蹣跚 豌豆 葷素 D. 璀璨 翌日 險駿 步履
4. 下列成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項是
A. 無動于衷 云霧繚繞 貪得無厭 翹首以待
B. 憂閑自得 經久不息 嘔心歷血 樂不可支
C. 漫不經心 憨態可掬 一泄千里 沉默寡言
D. 舉世矚目 姹紫嫣紅 循序漸近 一模一樣
5. 對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瀕危(臨近,接近)儀表堂堂(外表)B. 樂不可支(支持) 須晴日(必需)
C. 矯健(強壯) 步履(踩,走) D. 俱往矣(都) 無動于衷(內心)
6. 下列多音字讀音與所給注音完全一致的一項是
A. píng 屏障 屏蔽 屏氣 屏幕 B. jiǎo 號角 角逐 角度 角膜
C. zháo 著急 著火 穿著 著數 D. zài 載重 載客 載體 載歌載舞
7. 下邊橫線上應填寫的恰當詞語是
我們要把北京建設成為經濟發達、________ 、________ 的國際化大都市,以實際行動積極辦好2008年奧運會。
A. 繁榮文化 美化環境 B. 文化和環境 繁榮而優美
C. 文化繁榮 環境優美 D. 繁榮的文化 優美的環境
8. 朗讀節奏停頓標志完全正確的一句是
A.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B.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C.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D.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9. 李明同學說話喜歡引經據典,他引用的古詩文恰當得體的一項是
A. 同學張華要到外地去上中專,李明給他送行時說:“‘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張華,你一人遠走他鄉要多多珍重啊!”
B. 同學劉欣channel_keylink> href=>>作文時想找一句表現讀書樂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說:“這還不容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嘛!”
C. 李明和同學一起去春游,面對滿園盛開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說道:“真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太美了。”
D. 李明的同學張海學習上得過且過,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學而不思則罔’,你可不能總是淺嘗輒止啊!”
二、channel_keylink> href=>>填空題
10. ,乾坤日夜浮。
11. 道狹草木長, 。
12. ,長河落日圓。
13. 晴川歷歷漢陽樹, 。
14.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15. 足蒸暑土氣, 。
16. 《木蘭詩》中寫出了木蘭征戰生活艱苦及戰場氣氛悲涼的語句是:
, 。
17. 調整下列語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化石研究表明,大熊貓幾百萬年來的形態構造變化不大。
②更重要的是,它是有著300萬年歷史的古老動物,對科學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動物具有珍貴的價值。
③現今的大熊貓仍然保留著許多原始的特征。
④大熊貓之所以珍貴,不僅因為它體態可愛,數量稀少。
⑤因此,大熊貓有著“活化石”之稱。
18. 下面是一首小詩,請仿照已有的詩句,補寫出另外兩句的內容。
四季是什么?四季是一首多彩的詩。
春是翠綠的詩,萌動著活力和生機。
夏是__________¬________。
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是雪白的詩,袒露著純潔和無私。
三、理解感悟
(一)
①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說,松鼠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樣一到冬天就________(蟄伏、潛伏)不動。它們是十分________(警覺、警惕)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松鼠跑跳________(輕盈、輕快)極了,總是小跳著前進,有時也連蹦帶跳。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
②松鼠的窩通常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些小木片,________(錯亂、錯雜)著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蘚編扎起來;然后把苔蘚擠緊、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寬廣又堅實,可以帶著兒女住在里面,既舒適又安全。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狹窄,勉強可以進出;窩口上有一個圓錐形的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窩里。
③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個。它們的毛是灰褐色的,過了冬就換毛,新換的毛比脫落的毛色深些。它們用爪子和牙齒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凈凈的,沒有什么壞氣味。松鼠也是一種有用的小動物。它們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畫筆,皮可以制成皮衣。
19. 給文中空缺處選擇恰當的詞語channel_keylink> href=>>填空。
20. ①②兩段都說明了松鼠“乖巧”的特點,請分別指出這兩段文字說明的角度。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第③段的內容及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文中寫松鼠的搭窩過程,運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找出語言標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辭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23. 《木蘭詩》是南北朝的__________民歌,是一首_________詩,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千百年來,她成了家喻戶曉的_________英雄形象。
24. 給下列字注音并解釋含義。
旦( ):____________________ 騎( ):________________
朔( ):____________________ 戎( ):________________
25. 畫波浪線的句子的表達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畫直線的句子喚起了讀者的想像: _________________
(三)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27. 選出跟“驢不勝怒”的“勝”同義的一項
A. 不可勝數 B. 百戰百勝 C. 引人入勝 D. 不勝其煩
28. 解釋下列句中加線字的意思。
以為神( ) 以為且噬己也( )
益習其聲( ) 益狎( )
龐然大物也( ) 然往來視之( )
29. 在括號中畫“√”“×”判斷下列譯文正誤
A. 放之山下 把它放在山下。( )
B. 蔽林間窺之 在茂密的樹林里偷看它。( )
C.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漸漸走出來接近它,小心謹慎的,不知道它是什么東西。( )
D. 驢一鳴,虎大駭 一只驢子叫了,老虎大吃一驚。( )
30. 在題上補出“( )益習其聲,又近出( )前后,( )終不敢搏( )。”句中省略的詞語。
31. 請用原文語句在下面空格上寫出老虎逐漸接近驢的過程。
虎見之——( )——( )——( )
四、表達交流(40分)
channel_keylink> href=>>作文
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會有雨雪;人生的道路上,有坦途也會有坎坷。我們如何面對自己前進過程中的困難呢?請以“遭遇困難”為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試題答案】
一、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1. D 2. D 3. C 4. B 5. B 6. D 7. C 8.C 9. D
二、填空題
10.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11.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12.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3.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14.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15.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16. 《木蘭詩》中寫出了木蘭征戰生活艱苦及戰場氣氛悲涼的語句是: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17. ④②①③⑤
18. 答案示例:夏是火紅的詩,展示著熱情與希望;秋是金色的詩,蘊藏著豐收和喜悅。(答案不唯一,只要扣住色彩,寫出季節特點即可。
三、理解感悟(共40分)
(一)
19. 蟄伏、警覺、輕快、錯雜。
20. 第①段:過水方法、警覺性強、跑跳敏捷、叫聲特點。
第②段:窩址的選擇、搭窩的方法、窩口的特點。
21. 答:補充交待了松鼠的生理特征及經濟價值。通過說明這些內容,指出它“也是一種很有用的小動物”,使文章對松鼠的說明更加完整。這樣結尾,既照應文章開頭“很討人喜歡”,又點出松鼠的用途,加深人們對松鼠的了解,使全文首尾呼應,結構嚴密,介紹完整。而生動的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描寫又一貫到底,顯得全文風格統一。
22. 時間順序。解析:抓住關鍵詞“先搬些……再用一些……然后……”即可。
(二)23. 樂府;敘事;木蘭;巾幗
24. 旦(dàn):早晨、早上 騎(jì):戰馬
朔(shuò):北方 戎(róng):軍事、軍隊
25. 使用排比句,渲染了木蘭一家緊張周密的戰備氣氛。
26. 寒氣從北方傳來,軍士敲金柝來告訴士兵天變冷了,冷冰冰的月光照在軍事們的鐵甲上,氣氛悲涼。
(三)27.
以為神(把[它]當作) 以為且噬己也(認為)
益習其聲(漸漸) 益狎(更加)
龐然大物也(……的樣子) 然往來視之(然而)
28. D
29. A. √ B. × C. √ D. ×
30.(虎)益習其聲,又近出(驢)前后,(虎)終不敢搏(驢)。
31. 虎見之——(稍出近之)——(近出前后)——(稍近益狎)
四、略。
北京地區2011初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精品復習資料二
(答題時間:60分鐘)
一. 語言積累與運用(共30分)
1. 給下列詞語中的加點字注音。(4分)
(1)薄暮( ) (2)熱忱( )
(3)棲息( ) (4)晦暗( )
2. 根據拼音寫出詞語中所空缺的字。(4分)
(1)奢 (chǐ) (2)(chàng) 惘
(3)孤 (jì) (4)(cuān ) 掇
3. 填寫下列成語中所空缺的一個字。(4分)
(1)驚心動 (2) 不關心
(3)無 無慮 (4) 首帖耳
4. 在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下面畫橫線,再把正確的字寫在括號里。(2分)
(1)那兒天真的看到了,滿心所感到的是一種折服,一種無以明之的敬畏。( )
(2)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消聲匿跡。( )
5. 根據課文或提示,寫出橫線上所空缺的詩句。(6分)
(1) ,巴山夜雨漲秋池。
(2)懷舊空吟聞笛賦, 。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被千古傳誦、飽含深情而富于哲理的兩句詩是: ,
。
(4)《黃鶴樓》中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描寫漢陽晴川和鸚鵡洲景致的兩句詩是: , 。
6. 從括號里選擇一個最恰當的詞語,把序號填在句中的橫線上。(2分)
(1)我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
(A. 清靜 B. 寧靜 C. 沉靜)和生的喜悅。
(2)為了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開展山區物候 (A. 觀測 B. 觀察 C. 預測)是必要的。
7.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與“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中的“負”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填序號)(1分)
A. 他雖然身負重傷,但是仍然堅守陣地。
B. 戰士們負重行軍三十里,才到達目的地。
C. 這場比賽打得很激烈,快到終場還勝負難分。
8.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填序號)(1分)
A. 英才學校的全體師生爭先恐后地踴躍給校刊投稿。
B. 廣大市民的文明素養與禮儀規范穩步增長。
C. 母親望著她,嚴厲的目光變得溫柔起來。
9. 下列作品、作者及朝代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 )。(填序號)(1分)
A.《泊秦淮》 杜牧 唐代
B.《黃鶴樓》 劉禹錫 唐代
C.《夜雨寄北》 李商隱 唐代
10. 根據語句的內容,在橫線上填入的最恰當的一項應是( )(填序號)(1分)
我們是水滴, ,江河因此有了排山倒海的力量。
A. 每一滴都夢想著藍天 B. 每一滴都夢想著朝陽 C. 每一滴都夢想著海洋
11. 判斷正誤。(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畫“×”)(4分)
(1)“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這句話是比喻句。( )
(2)《紀念白求恩》是一篇記敘文,采用了總——分——總的形式,介紹白求恩同志的先進事跡,號召廣大黨員學習他的共產主義精神。( )
(3)“那白蒙蒙的銀河是什么呢?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這是無數密集的小星,在天空繞成一周。”這句話運用了設問的說明方法。( )
(4)《社戲》是魯迅先生寫的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小說,文中的“迅哥兒”就是作者本人。( )
二. 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閱讀(共30分)
(一)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閱讀下面的文言文語段,回答12—16題。(共10分)
①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② 便( A )舍船,從口入。③ 初極狹,才通人。④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⑤ 土地平曠,屋( B )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⑥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⑦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⑧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12. 這段文字選自《 》作者是 。(2分)
13. 給語段中A、B兩處的加點詞注音。(2分)
(A)舍( ) (B)舍( )
14. 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語段中的意思。(2分)
(1)屋舍儼然 (2)阡陌交通
15. 語段中描寫桃花源地廣物豐、和平寧靜的田園風光的句子是 句。(填句子序號)(2分)
16. 對“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一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填序號)(2分)
A. 老人和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B. 老人和小孩一起過著愉快幸福的田園生活。
C. 老人和小孩都留著黃發和長發,顯得洋洋得意。
(二)閱讀下面的現代文語段,回答17—22題。(共8分)
① 我輕輕地叩著板門,剛才那個小姑娘出來開了門。抬頭看見我,先愣了一下,后來就微笑了,招手叫我進去。這屋子很小很黑,靠墻的板鋪上,她的媽媽閉著眼平躺著,大約是睡著了,被頭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臉向里側著,只看見她臉上的亂發和腦后的一個大髻。門邊一個小炭爐,上面放著一個小沙鍋,微微地冒著熱氣。這小姑娘讓我坐在爐前的小凳子上,她自己就蹲在我旁邊,不住地打量我。我輕輕地問:“大夫來過了嗎?”她說:“來過了,給媽媽打了一針……她現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說:“你放心,大夫明早還要來的。”我問:“她吃過東西嗎?這鍋里是什么?”她笑著說:“紅薯稀飯——我們的年夜飯。”我想起了我帶來的橘子,就拿出來放在床邊的小矮桌上。她沒有作聲,只伸手拿過一個最大的橘子來,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兩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輕輕地揉捏著。
② 我低聲問:“你家還有什么人?”她說:“現在沒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沒有說下去,只慢慢地從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來,放在她媽媽的枕頭邊。
17. 這段文字選自《小橘燈》一文,作者是 。(1分)
18.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2分)
(1)揉捏( ) (2)橘瓣( )
19. 下列詞語中可以概括語段內容的一段是( )。(填序號)(1分)
A. 初遇 B. 探望 C. 懷念
20. 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通過對小姑娘 和 的描寫,表現了小姑娘由驚訝到高興的心理變化過程。(2分)
21. 語段中“她沒有說下去”說明小姑娘具有與年齡不相稱的 心理。(1分)
22. 下列對語段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填序號)(1分)
A.“屋子很小很黑”是對小姑娘家庭環境的描寫,由此可見她的家境很貧寒。
B. 小姑娘笑著告訴作者“紅薯稀飯——我們的年夜飯”,表現了她樂觀的性格特征。
C. 語段中的加點詞都是對小姑娘制作小橘燈動作的描寫,說明她心靈手巧。
(三)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23—30題。(共12分)
倔強的仙人掌
① 女人看見路邊蹲著一個挑擔老頭兒,他身旁是滿滿一筐仙人掌,嫁接出各種形狀,高高的底座像獨立挺秀的山峰,山峰頂部是形狀不同的紅、黃、綠各色仙人球。女人問了價錢,覺得比花鳥市場上的便宜許多。她挑選了很久,選中了自己喜歡的兩個,準備一起買。老頭兒一個勁兒地介紹這植物的種種優點,不僅好看好養,還能凈化空氣。末了他搓著粗糙的手說:“三塊錢一個,兩個算你五塊錢。”
②“你這是真嫁接上去的,還是用牙簽插上去的?”這么便宜,女人總覺得不安,指著仙人球提出 。蠻好的花買回家后發現沒有根,養不活,這種事情發生了不止一次。
③ 老頭兒生氣了,臉騰地紅了上來:“怎么可能是插上去的?都是我一棵一棵栽起來的。”
④“是嗎?”我冷眼旁觀,反問道。這樣的表白她聽多了,(tǎn g)若是貨真價實的東西,何必這么著急?她心里想。眼看就要成功的交易,因為這一問停了下來,老頭兒急得有些手足無措。而他越是解釋,女人越不相信。
⑤ 忽然,老頭兒從筐里拿出一棵茁(zhuàng)的仙人掌,沒等女人反應過來,便使勁一拉,把它的頂部從底峰上扯了下來,舉到女人眼前:“有牙簽嗎?”
⑥ 沒有牙簽。黃綠色的仙人球從仙人掌上掉了下來,而仙人掌頂部生生裂開一道綠色的肉質溝痕,說明那首尾兩截早已生長得渾然一體。
⑦ 證明了真假,女人付錢,老頭兒一臉自尊,挺著胸膛收錢。五塊錢兩個,老頭兒從口袋里摸出裝錢的塑料袋,該找多少還找多少,也不計較身首異處的那一個。
⑧ 老頭兒把東西包好,起身時,順手撿起地上已成兩截的仙人掌,一起放進了女人的車筐。“剛才那點兒事算不了什么。”老頭兒說,“這兩截也不要扔了,它最耐折騰,只要有點泥,就能長出根來。”
⑨ 聽了老人的話,女人反而覺得很愧疚,仿佛受傷的不只是那棵仙人掌,還有別的什么。她從這倔強的仙人掌背后,看到了老人真誠的心。
23. 給文中的加點字注音。(2分)
(1)計較( ) (2)倔強( )
24. 根據文中的拼音在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字。(2分)
(1)(tǎn g) 若 (2)茁 (zhuàng)
25. 文中的 處應填入的最恰當的一個詞語是( )。(填序號)(1分)
A. 疑惑 B. 疑問 C. 疑慮
26. 對文中的女人總是懷疑老人作假的原因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填序號)(1分)
A. 老人賣的仙人掌很漂亮,他還一個勁兒地介紹仙人掌的優點。
B. 老人賣的仙人掌比花鳥市場上的便宜許多,她覺得可能會受騙。
C. 老人著急地一再解釋他的仙人掌是貨真價實的,她不相信。
27. 第⑤段中對老人的描寫反映出他( )的特點。(填序號)(1分)
A. 沉著果斷 B. 任性直率 C. 淳樸倔強
28. 文中畫波浪線的“別的什么”不僅指老人的 ,還指老人的 。(都用文中的詞語回答)(2分)
29. 對文章的題目“倔強的仙人掌”分析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填序號)(1分)
A. 題目中的“倔強”,表現了老人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執著。
B. 以“仙人掌”比喻賣仙人掌的老人,突出他不怕困難的精神。
C. 這個題目與文章的結尾相照應,能夠引發讀者深入的思考。
30.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應該 、 。(2分)
三. 作文(40分)
有人認為,財富就是金錢。其實,凡是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稱為“財富”。知識是一種財富,它讓我們充滿智慧;誠信是一種財富,它讓我們變得高尚;挫折也是一種財富,它讓我們走向成熟。親情、友愛、勤奮、自信、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都能成為我們的財富。請圍繞你認為最重要的“財富”,選擇合適的材料,寫一篇500字以上的記實作文,題目自擬。
要求:
1. 中心明確,內容具體,結構完整,語言通順。
2. 書寫工整,卷面整潔,不寫錯別字。
3. 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試題答案】
一.
1.(1)bó (2)chén (3)qī (4)huì
2.(1)侈 (2)悵 (3)寂 (4)攛
3.(1)魄 (2)漠 (3)憂 (4)俯
4.(1)明→名 (2)消→銷
5.(1)君問歸期未有期 (2)到鄉翻似爛柯人
(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6.(1)B (2)A
7. B
8. C
9. B
10. C
11.(1)√ (2)× (3)× (4)×
二.
(一)
12. 桃花源記;陶淵明
13. shě;shè
14.(1)整齊的樣子 (2)交錯相通
15. 5、6
16. A
(二)
17. 冰心
18.(1)niē (2)jú
19. B
20. 動作;神態
21. 警覺
22. C
(三)
23.(1)jiào (2)jué
24.(1)倘 (2)壯
25. B
26. A
27. C
28. 自尊;真誠的心
29. B
30. 互相信任(真誠相待);寬容
三.
略
【試卷分析】
此次試題分基礎、閱讀、寫作三大部分,基礎部分的1—4題,是檢測字的音、形、義,6—8題是檢測詞語使用(近義詞、多義詞和詞語的搭配),5與9題是檢測古詩知識,10與11題是檢測句子和篇章知識。
閱讀分課內與課外兩部分,課內語段檢測的是《小橘燈》《桃花源記》兩個名篇,這兩個語段都抓住了文章中常用的重點實詞的音義,重點句子的含義等知識進行檢測,而且還出了兩道檢測學生認真讀文,認真審題能力的題目。如15題、22題。課外語段首先選的文章短小,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便于檢查學生閱讀方面的綜合能力。
寫作方面的檢測是給提示作文。題目中提示的話語給每個學生都提供了比較寬泛的選材范圍,同時又用“財富”鎖定了話題的中心,訓練學生準確選材、巧妙命題,清晰又準確地表達文章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提示將有不少內容新穎,表達生動的好文章。
北京地區2011初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精品復習資料三
(答題時間:120分鐘;滿分:100分)
一.基礎知識(26分)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2分)
A.差使 蹣跚 菜畦
chāi pán xī
B.鋼筆 踱步 卜問
gàng duó bǔ
C.醞釀 應和 抖擻
yùn hè sǒu
D.稱職 膝蓋 躊躇
chèn xī zhù
2.下面詞語,每組都有一個錯別字,請在括號中填寫正確的字。(2分)
A.鑒嘗 分歧 狼藉 ( )
B.一霎時 不能自已 字貼 ( )
C.辨別 園體字 全副精力 ( )
D.狡猾 想象 鞠恭 ( )
3.依次在下面句子的空白處填上恰當的詞,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我一縱身跨過板凳坐下。)我的心稍微 了一點兒,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
②最使我吃驚的,后邊幾排一向空著的板凳上坐著好些鎮上的人,他們也跟我們一樣 。
③個個那么專心,教室里那么 !(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
A.①肅靜 ②平靜 ③安靜
B.①平靜 ②肅靜 ③安靜
C.①安靜 ②平靜 ③肅靜
D.①安靜 ②肅靜 ③平靜
4.把下面的作者、作品和朝代用線段連接起來。(4分)
唐 蒲松齡 《歸園田居》
清 孟浩然 《賣油翁》
北宋 陶淵明 《狼》
東晉 歐陽修 《過故人莊》
5.用下面的詞造句。(6分)
① 美麗
② 美好
③ 優美
6.李偉光同學要向宇航出版社郵購一本《初一語文輔導》,定價為13.50元,請你幫他在郵政匯款通知匯款金額欄內按格式要求填寫。(3分)
匯款金額
人民幣
(大寫)
7.按課文默寫。(7分)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②《木蘭詩》:>萬里赴戎機,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③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亂花漸欲迷人眼, 。>
④陸游《游山西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王灣《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殘夜, 。>
⑥杜甫《望岳》:>會當凌絕頂, 。>
⑦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聽取蛙聲一片。>
二.閱讀(34分)
(一) 閱讀節選自《金黃的大斗笠》中的幾段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
風來啦!雨來啦!
姐姐帶著斗笠來啦!
雨,只趕上洗洗斗笠。
風,總想掀開斗笠,看看下面遮著什么。
金黃的大斗笠下:這邊,露出一條翹起的小辮;那邊,露出一條攬著小山羊的滾圓的胳膊。在用斗笠臨時搭成的小房子里,姐弟倆坐著,任憑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腳,腳指頭還在得意地動呢。
金黃的大斗笠下還遮著笑,遮著小山羊偶爾發出的咩咩聲,遮著姐姐和弟弟的笑語:
--姐姐,你怎么知道雨來啦?
那團烏云走過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姐姐,你怎么知道風來啦?
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訴我的。
--姐姐,你要不送斗笠來,哪怕晚送一會兒,我正好淋個澡。可惜……
啪(是一只手打在另一只手上)。
--嘻嘻。
--咯咯。
笑聲沖出銀線織的雨簾,笑聲掀動金黃的大斗笠。
遠看,斗笠像個大蘑菇,是那么美。陽光照著它,雨水潤著它,它是那么有生氣。
1.>風,總想掀開斗笠,看看下面遮著什么。>請你說說斗笠下面遮著什么。(2分)
2.>腳指頭還在得意地動呢。>這一細節描寫有什么含義?(2分)
3.為什么結尾說斗笠>是那么美>,>是那么有生氣>?(2分)
4.概述這幾段文字(散文)所包含的故事大意。(2分)
(二)比較閱讀節選自邵燕祥《想起我的三位語文老師》中的一段文字(甲文)和節選自魏巍《我的老師》中的文字(乙文),回答后面的問題。(9分)
(甲)小學三年級的春天,碰上一個作文題《春》,鬼使神差地我想起寒假里跟哥哥姐姐一塊兒備課時,聽他們朗讀《初中國文》第四冊開卷朱自清的文章:>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我就搬到我的作文本上,把>腳步近了>改成>腳步重了>,我還不太懂>重>字的意蘊;后面朱先生怎么寫的我記不住,只好用我的話語敷衍成篇。沒想到教我們作文的王法章先生看了以后,狠狠地夸了一通。很可能是從這天起,我就把當發明家的志愿悄悄換成從文了。假如王先生指出這篇作文幾近抄襲,我也只能低頭無話可說,后面的事情全得改寫。
(乙)她(蔡蕓芝老師)愛詩,并且愛用歌唱的音調教我們讀詩。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她讀詩的音調,還能背誦她教我們的詩:
圓天蓋著大海,
黑水托著孤舟,
遠看不見山,
那天邊只有云頭,也看不見樹,
那水上只有海鷗……
今天想來,她對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么有益的影響!
1.王老師和蔡老師對學生的教育與對學生的影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分)
2.王老師和蔡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點?(2分)
3.(甲)文的作者在作文中把朱自清的>春天腳步近了>改成>春天的腳步重了>,這樣改好不好?為什么?(4分)
(三)閱讀節選自《為學》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12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1. 解釋文中加黑的詞語。(4分)
① 蜀之鄙有二僧:
② 吾欲之南海:
③ 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
④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2. 寫出下列語句的意思。(4分)
(1)貧者語于富者
(2)何如?
(3)子何恃而往?
(4)以告富者
3. 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2分)
4. 這段文字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2分)
(四)閱讀《書湖陰先生壁》一詩,回答后面的問題。(5分)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1. 湖陰先生住的家和環境怎樣?湖陰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2. >兩山排闥送青來>與>開軒面場圃>(《過故人莊》)比較,寫法有什么不同?(2分)
三.作文(40分)
以>門>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
一.1.C 2 賞 帖 圓 躬 3 B
4.略 5 略 6 壹拾叁元伍角整(數字、格式要注意)
7.略
二.(一)1.姐弟的可愛形象/笑語/純真的手足之情/春天的溫馨/勃勃的生機
2.姐姐及時給弟弟送了斗笠,弟弟雨中有姐姐送斗笠,彼此關愛的心得到滿足。
3.斗笠不但外在美,主要體現內在美:姐弟的純真可愛,手足之情。斗笠遮雨遮陽光,體現了它的活力。或者:雨過天晴,生機勃勃。
4.風來雨至,姐姐及時給弟弟送來金黃大斗笠,斗笠下遮著姐弟的形象和笑語,斗笠是那么美,那么有生氣。
(二)1.教育:熱心教育,熱愛學生,都重視文學方面的教育。影響:對他們喜愛文學走上文學道路產生很大影響。
2.王老師重在熱情鼓勵,蔡老師重在熏陶感染。
3. 正、反都可,言之成理就行。
(三)1.邊境 到 雇船 到了第二年
2.略。
3.窮和尚從四川去了南海而返回,富和尚不能去。
4. 事在人為。或其他相近意均可。
(四)1.環境:簡樸整潔,安靜,山水宜人,又有田園風光。
人:恬靜,勤快,愛美,愛自然。
2.>開軒面場圃>是一般敘述,人是主體,開窗觀景。而>兩山排闥送青來>是特殊描寫。山是主體,推門而入,采用擬人手法寫出山的情態。
北京地區2011初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精品復習資料四
(總分120分 時間120分鐘)
一、積累運用(28分)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3分)
A、跳踉 liáng 自詡xǔ 警惕tì 賜給cì
B、嗥叫háo 牛仔zǎi 滑稽jì 頭銜xián
C、赫然hè 夠嗆qiàng 陛下bì 撬去qiào
D、膺懲yīng 彌漫mí 稱職chèn 區寄ōu
2、下列詞語有四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在方格內改正。(4分)
橫行無際 不屑一顧 昂首闊步 兇神惡煞 按捺不住
奄奄一息 如怨如訴 萬籟具寂 殫智竭力 無以復加
下流無恥 喜笑顏開 賅人聽聞 隨聲附和 欽差大臣 不可救藥
3、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欠妥的一組是( )(3分)
A、我對他起初并無信心,姑妄從之。
姑妄從之:姑且按照他的辦法來做。
B、賊易之。 易:容易。
C、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不可救藥: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D、把全世界的地下寶藏都指點給他。 指點:指出來使人知道。
4、對作家作品的敘述不正確的一組是( )(3分)
A、《最后一片葉子》作者歐•亨利英國小說家。 B、《漁夫的故事》選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民族故事集。
C、《農夫和蛇》選自《伊索寓言》相傳為希臘被釋的奴隸伊索所作。
D、《童區寄傳》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下面是對散曲《天凈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此曲的前三句選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種事物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圖。
B、第二句用處于動態中的“流水”與處于靜態中的“小橋”、“人家”相映襯,更顯出環境的幽靜。
C、從整個構圖來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體。寫景是為了烘托人。
D、從此曲的題目來看,作者所要表達的是對秋的傷感,而無思鄉之情。
6、默寫填空。(5分)
①停車坐愛楓林晚,_______________。②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
③晴空一鶴排云上,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歲歲重陽。
⑤無邊落木蕭蕭下,_______________。
7、我國古典名著中有許多足智多謀的人物形象,請寫出其中一位及相關故事名稱。(示例中所給人物不可再用)(3分)
示例:書名:《三國演義》 人物: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書名: 人物: 故事:
8、參加下列綜合性學習活動。學校舉辦“推廣普通話活動周”,同學們都積極參與這項活動。(4分)
(1)請你設計一條富有感染力的宣傳語。
(2)你認為在活動周中應開展哪些語文活動?請列舉三項。
(3)就學校如何推廣普通話問題,請你向校長提出一條富有創意的建議。
(4)一個時期以來,廣播電視上方言節目頻頻出現。校報記者請你結合此現象談談對推廣普通話的看法。
二、閱讀理解(42分)
(一)閱讀文言文,完成9-12題。(14分)
童寄者,郴州蕘牧兒也。行牧且蕘,二豪賊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虛所賣之。寄偽兒啼,恐栗,為兒恒狀。賊易之,對飲酒,醉。一人去為市;一人臥,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縛背刃,力上下,得絕;因取刃殺之。
逃未及遠,市者還,得童,大駭,將殺童。遽曰:“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誠見完與恩,無所不可。”市者良久計曰:“與其殺是僮,孰若賣之?與其賣而分,孰若吾得專焉?幸而殺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縛牢甚。夜半,童自轉,以縛即爐火燒絕之,雖瘡手勿憚;復取刃殺市者。因大號。一虛皆驚。童曰:“我區氏兒也,不當為僮。賊二人得我,我幸皆殺之矣。愿以聞于官。”
虛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視兒,幼愿耳。刺史顏證奇之,留為小吏,不肯。與衣裳,吏護還之鄉。
鄉之行劫縛者,側日莫敢過其門,皆曰:“是兒少秦武陽二歲,而討殺二豪,豈可近耶?”
9、解釋加點的文言詞語。(4分)
①布囊其口。囊: ②恐栗,為兒恒狀。栗:
③郎誠見完與恩。誠: ④吏護還之鄉。之:
10、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4分)
①力上下,得絕。
②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耶?
11、文章是如何體現區寄膽識過人、智勇雙全的?(3分)
12、結尾一段對表現區寄有什么作用?(3分)
(二)閱讀下列現代文語段,完成13-17題。(15分)
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里便大叫起來:——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們便一個一個陸續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
“讀書!”
于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后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
13、以上文字主要寫了玩耍和________兩種情景,其中都寫到氣氛,最能體現各自氣氛特點的詞語是_______和_______。(3分)
14、下面四項中,最能表現先生“嚴而不厲”性格的是( )(3分)
A、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里去了!”
B、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
C、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
D、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
15、有人對“低下去,靜下去”這六個字,加了圓點,并且從不同角度加以批注,其中最合理的一句是( )(3分)
A、不寫成“靜下去,低下去”而寫成“低下去,靜下去”,這樣記敘合理,符合聲音的變化實際。
B、不寫成“低了,靜了”,而寫成“低下去,靜下去”,這樣體察入微,呈現聲音的變化動態。
C、不寫成“不明顯,聽不清”,而寫成“低下去,靜下去”,這樣照顧周到,表明并非被先生的讀書聲壓低、吞沒。
D、不寫成“放小,變靜”,而寫成“低下去,靜下去”,這樣用詞講究,暗示并非被先生的讀書聲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讀書。
16、學生讀的文字沒加標點,而先生讀的文字加了標點符號,這是因為( )(3分)
A、學生讀的文字是間接引用,而先生讀的文字是直接引用。
B、學生讀得快,先生讀得慢。
C、學生是放開喉嚨讀,先生是大聲朗讀。
D、學生沒讀懂,先生讀得懂。
17、下面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上文對先生進行了語言、動作和神態的描寫。
B、字里行間,表現了對封建教育的不滿。
C、“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這句話表明少年魯迅天資聰穎,對先生所讀文章的妙處心領神會。
D、段末“拗”字生動描寫了先生讀書無限陶醉的神態。
(三)閱讀下文,完成18-21題。(13分)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①來時,便聽說臺北是個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響,為世界上許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專門到臺北來看雨的,我從家鄉來,我說家鄉話,我唱家鄉戲,我帶著家鄉情來看家鄉人。為兩岸的文化交流,我們一行20人,應臺灣名伶劉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請,到臺灣演出河南豫劇。
②演出可謂盛況空前。我們的觀眾有的是驅車200多公里趕來的,有的是被人用輪椅推進劇場的。有的一來使當起了“義工”,貼戲報、打水掃地、搬運道具,看到什么活兒都搶著干。“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一時間,鄉音鄉韻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場面十分感人。
③對臺北的河南老鄉來說,他們來看家鄉戲,主要是來找家鄉情的。一位叫賈文斌的老人,在頭一天看戲時,緊緊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開,他顫巍巍地說:“我一聽到這梆子敲、板胡響就想回家……”80歲的老人說著說著就像小孩一樣哭了起來。一位麻老先生對我們說:“我吃過臺灣的幾十種水果,世界上近百種水果,哪一種也沒有家鄉的榆錢和柿子有味,幾十年不嘗了,想啊!”臺北河南同鄉會的喬律師說:“我是喝黃河水長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們跟我們談這些的時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鏗鏘的聲音,不正是深沉的思鄉情愫的袒露嗎?他們的生命源頭在故鄉,那里有生養他們的老祖宗,那里有他們的根哪!
④舞臺上,一出《賣苗郎》、幾句《尋兒記》就使臺下看戲的老鄉們大哭失聲幾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鄉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輕時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結發妻子?還是想起了當年揮灑“十八相送”的情景?數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劇情勾起了他們人生際遇中最深刻的記憶,他們怎能不悲傷、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還在無休無止地下著,下雨的天氣給人帶來惆悵。雨如信使,傳達著一種情思,創造著一種愴然悲涼的氣氛。我們歸來時,老鄉們冒雨趕來送行。車開了,透過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勁揮動的手,卻無法看清他們臉上流的是雨還是淚……我在心里向老鄉呼喚: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錢,晚輩們會采下讓您嘗鮮;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邊,柿子黃澄澄紅丟丟的一片,晚輩們會摘下送您手邊。再聽幾回地道的家鄉戲吧,原湯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臺北的雨,不停不歇,下著,下著……
18、題目是“冬季到臺北來看雨”,文中也多次寫到雨,對此,看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臺北冬季確實多雨。
B、密密的雨絲和綿綿的鄉情有相通之處。
C、融情于景,把濃濃的鄉情融人對雨的描寫之中,形象地表現了文章的中心。
D、這是托物言志的寫法,與《荔枝蜜》一課寫法相同。
19、第③段中“緊緊”、“抓”、“久久”和“顫巍巍”四個詞語,表現了賈文斌老人怎樣的感情?(3分)
20、第⑤段中畫橫線的句子與前文哪句話相呼應?找出來寫在下面。(3分)
21、文中“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肥嘟嘟”等語句,十分通俗、口語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從文中再找出一例,寫在下面。(4分)
三、寫作(50分)
22、從下列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作文。
(1)請以《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記》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人間自有真情在,愛心暖如三春暉”。在我們的生活里,有著父子之愛、母女親情,也常見鄰里間和睦相處,親友間真誠相待,同學間友誼真摯,師生間情感依依……請截取你熟悉的一段生活,以“真情”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600字。
試題答案
一、積累運用1、B點撥:“稽”音應該為“jī”。2、忌 俱 嬉 駭3、B點撥:“易”的意思應該為“輕視”。4、A點撥:歐•亨利是美國小說家。5、D6、①霜葉紅于二月花②將軍白發征夫淚③便引詩情到碧霄
④人生易老天難老⑤不盡長江滾滾來7、如:《西游記》孫悟空 三打白骨精。 8、(1)[答案示例]普通話是我們溝通的橋梁。(2)[答案示例]演講、辯論會、朗誦會、故事會、對口詞等。(3)[答案示例] ①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現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響。②把普通話納入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
(4)[答案示例]①推廣普通話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地方文化和地方傳統的問題。②推廣普通話并不意味著要消滅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擴大方言的影響。③普通話雖作為正式交流用語,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話,那樣不現實。④推廣普通話應考慮我國的實際,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過急。點撥:第(1)小題應明確活動的意義、宗旨、特點等,只要涉及其中一個方面即可。第(2)小題符合背景要求,具有語文活動的特點,能舉出三項活動即可。第(3)小題只要能給學校提出符合要求的建議,且有一定的創意即可。第(4)小題只要能就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性、艱巨性、復雜性及普通話與方言的關系,推廣普通話的方法等問題中的任何一個問題談出自己的見解,不違背國家語言文字法,言之有理即可。
二、閱讀理解(一)9、①囊:口袋,這里作動詞。②栗:通“慄”,發抖。③誠:果真,表示假設。④之:往。10、①用力地上下磨動,繩子斷了。②做兩個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個主人的奴仆呢?11、文章通過細節描寫來展現他的品質,如偽兒啼哭、以縛背刃、以利誘賊、瘡手勿憚、哭叫報官等。12、結尾通過劫縛者不敢過其門的側面描寫,烘托區寄精神的震撼力量。(二)13、讀書 靜悄悄 人聲鼎沸(或放開喉嚨)14、B 15、A 16、D 17、C(三)18、D 19、盼到親人來臨,內心十分激動、喜悅。 20、哪一種也沒有家鄉的榆錢和柿子有味。21、黃澄澄紅丟丟。點撥:回答“原湯原水原汁原味”亦可。三、寫作22、略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題說明
一.命題指導思想
命題力求充分體現語文新課程理念,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遵循“三個有利”的原則,著眼于全面評估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緊緊圍繞語文教材的特點、課程的三維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兼顧不同層次學習水平和不同發展狀態的學生,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著重加強了對能力的考查,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自身,體現思想性、生活性、藝術性、人文性的統一。
二.試卷基本情況
人教版七年級(上)語文共六個閱讀單元,半期考之后三個單元主題分別是“文化藝術”“探索奧秘”“動物世界”;安排三次《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分別是《戲曲大舞臺》《漫話探險》《馬的世界》;課內文言文兩篇,分別是《口技》《短文兩篇》;名著閱讀兩部-----《童年》《昆蟲記》。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命題時應圍繞文本選擇命題內容,兩道閱讀題《青春隨想曲》《漫話地震》分別圍繞第一單元“成長的煩惱”和第五單元“探索奧秘”主題及當前的時事。作文兩道涵蓋“成長的煩惱”、“關注生活”、““關愛他人”等幾個主題,給學生充分的作文空間。本試卷全卷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試卷與中考接軌,第一大題設置了8道選擇題,運用積累(28分);這些選擇題主要檢測字詞積累、二、閱讀理解(42分)語文知識積累、文言詞句理解等內容,充分發揮選擇題評分客觀公正的優點與多角度、多層次地檢測學生識記、理解、辨析,比較、歸納、推理能力的功能。三、寫作(50分)“作文”全卷結構簡約,題量適中,難度適中,留給了學生較充裕的思考和答題的時間,比較充分地體現了語文新課程的理念和“以人為本”的精神。試題的選材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當今的社會生活,注重所選素材的時代性和思想性,關注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力求體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和諧統一,較好地發揮了考試的正確導向作用與教育功能。
2011初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精品復習資料五
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一) (二) (三)
得分
1.全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答卷前,請務必將密封線內的內容填寫清楚。
3.請用鋼筆或水筆直接答在試卷上,請注意卷面的整潔、規范與美觀
得分 評卷人
一、積累運用 (27分)
1..胸有詩書氣自宏,一筆好字闖天下。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你能做到這一點嗎?請你根據拼音在田字格內寫出漢字。(4分)
醞niàng xiá窄 遺hàn jí取 抖sǒu màn不經心 hài人聽聞 近在zhǐ尺
2.掌握漢語拼音能夠幫助我們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進行電腦錄入。下面都是一些常用詞,請你給其中加點的字注音,寫在橫線上。(3分)
骸( )骨 虐( )殺 縹 緲( )
孿( )生 泯( )滅 苦心孤詣( )
按課文默寫。(9分,每空1分)
3.《錢塘湖春行》中借助動物來表現春天生機盎然的詩句是 , 。
4. 辛棄疾的《西江月》中以動襯靜,使用對偶方法,描寫鄉村夏夜恬靜之美的句子是 , 。
5. 《 觀 書 有 感 》中 蘊 含 哲 理 的 一 句 是 , 。
6.《論語》十則中強調不要不懂裝懂的句子是: , , 。
7、“讀萬卷書、行千里路,”親愛的同學, 我們即將迎來一個寒假,這是課外讀書的在好時機.下面是一張好書推薦卡,請你從下面的篇目中向大家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4分)
書目:《繁星•春水》 《西游記》 《伊索寓言》
好書推薦卡
作品 作者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
(情節或一首詩歌)
我推薦的理由
8. 請你利用中小學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詩,使上下聯完整。(1分)
某餐館門口貼著一副對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棄之可惜
杯 里 酒 口 口 都 香 甜,量力而行
9、仿照下面兩個例句,用恰當的詞語完成兩個句子,要求前后語意關聯。
例句:⑴錢可以買到寬敞的房屋,但不一定能買到家庭的溫馨。(2分)
⑵錢可以買到書本,但不一定能買到智慧。
⑴錢可以買到 ,但不一定能買到 。
⑵錢可以買到 ,但不一定能買到 。
10、某賓館客房床上擺了一件疊得整整齊齊的浴衣,浴衣上有一張小紙條。尊敬的客人: 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如果您想帶一件回去留作紀念,請到二樓商場購買,價格為90元,謝謝!
問題:這張小條提供了哪些信息?它告訴客人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
11.自主探究,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讀下面文段,寫出探究結果。(2分)
曾有一個有趣的實驗,升物學家把鯪魚和鰷魚放進同一個玻璃器皿中,然后用玻璃板把它們隔開。開始時,鯪魚興奮地朝鰷魚進攻,渴望能吃到自己最喜歡的美味,可每一次它都“咣”地一聲撞在了玻璃上,不僅沒有捕到鰷魚,反而把自己撞得暈頭轉向。碰了十幾次壁后,鯪魚沮喪了。當生物學家輕輕將玻璃板抽去之后,鯪魚對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鰷魚卻視若無睹了。即是那肥美的鰷魚一次次地擦著它的唇鰓不慌不忙地游過,即使鰷魚的尾巴一次次拂掃了它饑餓而敏捷的身體,多次碰壁的鯪魚卻再也沒有進攻的欲望和信心了。美食張嘴可得,鯪魚卻活活餓死。
①給文中的“鯪魚”贈送一句激勵的話:(1分)
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1分)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