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2宜昌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2-10-5
三、仰大師之范,念慈讓之人。(12分)
亦慈亦讓沈從文
◆蔡永祥
、俾牆,是湘西鳳凰古城內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蔥蘢,蘭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這座山顯得格外莊嚴肅穆。沈從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張兆和將骨灰捧回家鄉,來此安葬。這顆生于斯愛于斯的靈魂,終于枕著濤聲在這里永遠安息。
、诙甏万懵曃膲纳驈奈南壬,1902年12月28日,生在鳳凰古城中營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邊,他度過了充滿傳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連綿不息的濤聲里,興味盎然地習讀著鳳凰城內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寫成的社會大書。那無數平凡而新鮮的事物,總是牽動著他好奇的目光。這給他以后的文學道路奠定了基礎。
、1924年沈從文先生開始文學創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為題材,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贊美人性美。語言格調樸實傳神,句式簡潔峭拔,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思考,給人教益和啟示。
④沈從文先生魂歸鳳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聽濤山上。沈老墓地前臨清澈亮麗的沱江,背靠風景秀麗的聽濤山,四季鳥語花香、風光如畫。這是一座別具一格的墳塋,沒有凸起的墳土,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人工雕刻的痕跡,一塊自墓穴后鑿取來的不規則的天然五色巨石肅然矗立,成為沈老先生墳墓的獨特標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學內涵的手跡:"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這是真性情的沈從文先生晚年對人生的徹悟。用他兒子沈龍朱的話說:"我覺得父親在晚年的時候有一種對世事的洞徹,他已經能超越他的際遇看人看事了。"背面刻有沈從文妻妹、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張充和先生撰書的挽聯:"不折不從,星斗①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既蘊涵"從文讓人"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實寫照。讀其文、聽其言、觀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長久地受到人們的敬仰,得到眾多文人騷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國文壇上的大師,生前沒有顯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愛的聽濤山上也僅僅占了這么小小的一個地方,真是與眾不同、"亦慈亦讓"的沈從文!
、萆绞菤w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歸來的沈先生,在這兒畫上了他人生的句號。
--選自2008年第6期《散文百家》
【注釋】①星斗:泛指星星;比喻超群的才華。
19.細讀第②自然段,說說沈從文先生一生的創作源泉和文學基礎主要來源于何處?(2分)
20.仔細體會,說說沈從文先生手跡中三個加點的字具體指代哪些人?(3分)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
21.聯系張充和先生撰書的挽聯,請用你自己的話說說,沈從文先生為什么能夠"長久地受到人們的敬仰"?(3分)
22.細讀第③自然段,完成下列讀書卡片,了解沈從文先生的文學創作。(2分)
創作題材
創作特色語言格調樸實傳神,句式簡潔峭拔,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創作主題
23.積累鏈接:縱觀沈從文先生的一生,可以用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明自己年輕時"不求聞達"的兩句話來概括。請你默寫出這兩句話。(2分)
四、省當世之弊,覓清歡之境。(15分)
◆林清玄
①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這闋詞,寫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著雪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記這闋詞,主要是愛極了最后的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谀敲,"清歡"是什么呢?www.txjunshi.com
③清歡,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盡情歡樂,也不同于。當一個人感覺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邊的石頭也許比鉆石更有魅力,或者覺得聆聽林間鳥鳴比提籠遛鳥更令人感動,或者體會了靜靜品一壺茶比吃一頓喧鬧的晚宴更能清洗心靈……他就懂得了"清歡"。
④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領略過千百種人生?墒牵硎"清歡"就難了!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的人,差不多是沒有清歡的。
⑤我們想在路邊好好地散個步,可是人聲車聲不斷地呼吼而過,一天里,幾乎沒有純然安靜的一刻。
、尬覀兊金^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幾乎不可得。過多的油、過多的醬、過多的鹽和味精已經成為中國菜最大的特色。
⑦我們有時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飲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約會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邊。凡是人的足跡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穢和雜亂。
、嗌谶@個時代,眼要清歡,找不到青山綠水;要清歡,找不到寧靜和諧;要清歡,找不到干凈空氣;要清歡,找不到蓼茸蒿筍;要清歡,找不到清涼凈土;意要清歡,找不到智慧明心,F代人的歡樂,是到油煙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見天日的卡拉OK廳去亂唱一氣,是到胡亂搭成的鄉間山莊去豪飲一番,是到狹小的房間里做重復摸牌的方城之戲……為什么現代人反而以濁為歡、以清為苦呢?
、崆鍤g是不講究物質條件的,它只講究心靈的品味。我們擁有的物質世界愈大,清歡就愈容易失去。這使我想起東坡的另一首詩來: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⑩滿城都飛著柳絮時,梨花也開了遍地,一株梨花卻從深青的柳樹間伸了出來,仿佛雪一樣的清明,但是,人生看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幾回呢?這正是千古風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畫家盛大士在《溪山臥游錄》中說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即少一分高雅。"此言極是。
2012宜昌中考語文試卷試題及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