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中考物理測量物質密度的方法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9-5
一、 天平量筒法
方法:直接用天平測質量m,量筒測體積v。
1、固體
(1)密度大于水的固體
質量在體積前測量,避免沾水后質量偏大;放入水中要排除去氣泡,避免體積偏大。
(2)密度小于水的固體
1)按入法:用細鐵絲和大頭針將物體恰好全部按入水中,便于測體積。
2)助沉法:在量筒中先將助沉物全部浸沒水中,測出總體積V1;然后將待測物體和助沉物一起浸沒,測出總體積V2,求出待測物體體積V=V2-V1。
2、液體
方法:先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再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測出剩余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2,求出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一部分液體的質量m=m1-m2;同時從量筒讀出量筒中一部分液體的體積V,求出液體的密度ρ= (m1- m2)/V。此時質量和體積相應,誤差較小。
若先測出燒杯的質量m1,再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2,求出液體的質量m2;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出液體的體積v,求出液體的密度ρ也可。但由于燒杯沾有液體,體積偏小,密度偏大。若先倒入量筒測出液體的體積v,然后測出燒杯的質量m1,再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2,求出液體的質量m,又質量偏小,故密度偏小。
二、漂浮法
1、漂浮的質地均勻的規則柱體
可用刻度尺量出物體的長度L1,讓物體漂浮在水中,測出物體漂浮在水中時,測出物體露出水面的長度L2,設底面積為S,根據漂浮條件和所測數據,可推出密度ρ=ρ水(L1-L2)/ L1。
若再將其放入另一種待測液體中使其漂浮,測出物體露出水面的長度L3,根據漂浮條件,可求出待測液體的密度ρ液=ρL1/(L1-L3)。
注:也可直接測出水下部分的長度。
2、不規則物體
在量筒中放入適量水,記下體積V1;將物體放于量筒中,使其漂浮,記下總體積V2;再將其放入水中,便其浸沒在水中,記下總體積V3;則可計算出密度ρ=ρ水(V2-V1)/(V3-V1)。
注意:如是下沉物,可想法使其漂。ㄈ缦鹌つ嗫赡蟪煽招耐霠睿。若用柱形容器代替量筒,則可按上述步驟用刻度尺分別量出水的深度h1、h2、h3,設容器底面積為S,如上可推導求出密度ρ=ρ水(h2-h1)/(h3-h1)。
三、稱重法
用彈簧測力計和水測量水中下沉物體的密度。
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測中空氣中物體的重力G,
2、將其浸沒在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
3、計算密度為:ρ=Gρ水/(G-F)
四、替代法
1、固體
方法1:用天平稱出物體的質量m;將燒杯中裝滿水,用天平稱出總質量m1,把物體浸沒水中后取出,稱出出剩余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則溢出水的質量為兩者之差m1-m2,求出溢出水的體積即為物體的體積;求出物體的密度。
方法2:用天平稱出物體的質量m;將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水,用天平稱出總質量,用線吊著物體浸沒水中(不碰容器底),稱出總質量m2,則兩者之差為排開水的體積即為物體的體積v= (m2-m1)/ ρ水,求出物體的密度ρ=m ρ水/( m2-m1)。
2、液體
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m;將燒杯中裝滿水(或作好標記),用天平稱出總質量m1:將水倒干,裝入同樣多的待測液體,用天平稱出總質量m2:計算密度ρ=( m2-m) ρ水/( m1-m)。
五、U型管法(壓強平衡法)
適用條件:適用于與水不相容的液體。
在U型管法中注入一定量的注水,再注入一定量的被測液體,分別測出液體交界面到達水面和液體面的深度h1、h2,根據兩液體對交界面的壓強相等,由p 1=p2求出待測液體的密度ρ=ρ水h1/ h2。
中考物理測量物質密度的方法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