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tài)
2016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仙桃中考物理試題試卷及參考答案下載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更新時間:2011-9-3
54.某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
物 質甲乙丙丁
反應前質量(g)2025230
反應后質量(g)30212x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x= g,該化學反應中可能是催化劑的物質為 ,該化學反應類型是 。
55.有一包固體混合物,可能由硝酸鈉、硝酸鋇、氯化鈣、碳酸鉀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而成。為了確定其組成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請分析上述實驗,完成下列問題:
(1)原固體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2)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鹽酸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3)原固體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 。
(4)向濾液B中先滴加稀硝酸的目的是 。
六、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18分)
56.圖23中有A、B、C、D四個實驗裝置,請認真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B中儀器a的名稱是 。
(2)上圖中存在錯誤的兩個裝置的編號是 ,其中存在的錯誤之一是 。
(3)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H2和CO化學性質相似,請根據(jù)D實驗寫出H2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57.據(jù)有關資料報導,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約為年產(chǎn)量的20%~40%。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開展了與此相關的探究活動,請仔細閱讀并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探究目的】 。
【探究方案】圖24所示的是甲、乙兩種實驗方案。
【觀察記錄】按圖甲實驗,一周后觀察到a裝置的液面處鐵絲有銹斑,b、c中無明顯變化;按圖乙實驗,幾分鐘后就能看到B中鐵絲表面變色,而C中無明顯變化。
【問題分析】
(1)乙方案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甲方案說明鐵生銹是鐵與 共同作用的結果,乙方案不具有甲方案中 (填“a”、“b”或“c”)裝置的作用,不能說明 ,卻可以說明影響鐵生銹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
(3)鋁與氧氣反應可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鋁與氧氣的進一步反應,但鐵制品卻可以全部銹蝕,其原因是
58.“如何驗證無明顯現(xiàn)象化學反應的發(fā)生”是以下學習片段的主題,請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問題。
【知識回顧】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OH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設疑提問】KOH溶液與鹽酸混合無明顯現(xiàn)象,如何設計實驗驗證KOH溶液與鹽酸發(fā)生了反應?
【實驗方法】
方法一:向滴有酚酞的KOH溶液中加入鹽酸,溶液顏色 ,表明反應發(fā)生。
方法二:直接將KOH溶液與鹽酸混合后,向其中加入鐵絲,可能有兩種情況:
(1)當加入鐵絲無氣泡產(chǎn)生時,說明二者發(fā)生了反應,理由是 。
(2)當加入鐵絲有氣泡產(chǎn)生時,不能判斷二者發(fā)生了反應,理由是 。
因此,“驗證無明顯現(xiàn)象化學反應的發(fā)生”往往可以通過加入某種合適的試劑來指示,方法二不合理,加入的物質不能準確指示反應的發(fā)生。
【問題延伸】KOH溶液與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
圖25中可知反應的實質是 。
【知識拓展】KOH溶液與CO2反應也無明顯現(xiàn)象,
而用酚酞溶液卻不能指示該反應的發(fā)生,原因是 。
信息:碳酸鉀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草木灰不宜與銨鹽
混合施用。
七、計算題 (本題1小題,共6分)
59.實驗室有一瓶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為了測定其質量分數(shù),某同學稱取樣品50.0g,向其中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20%的NaOH溶液,最多生成沉淀9.8g。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加入NaOH溶液8g后,才開始有沉淀產(chǎn)生,原因是 。
(2)當所取樣品完全反應時,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 g。
(3)該溶液中氯化銅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生物部分(共10分)
八、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各5分,共10分)
60.圖26為人體心臟結構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示例[⑥]主動脈)
(1)圖中[⑨] 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與此功能相同的結構還有 。
(2)當③舒張時,血液由圖中的[ ]流
入③中。(要求用圖中標號填寫)
(3)用圖中的標號以及圖示以外的有關結構名稱
和箭頭表示肺循環(huán)途徑: 。在這個循環(huán)
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狀況是 。
61.在油菜、小麥等農作物收獲季節(jié),農民們常用焚燒的方法處理秸稈。請分析作答:
(1)秸稈在燃燒時所放出的大量熱能最終來源于 ,秸稈中的能量是農作物通過 貯存在有機物中的。
(2)秸稈燃燒后會留下一些灰分,這些灰分是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由根從土壤中吸收的 。
(3)除了灰分以外,秸稈燃燒時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質,往往導致煙霧彌漫,污染環(huán)境,并造成安全隱患。為了保護環(huán)境,充分利用資源,最好不要對秸稈進行焚燒,你認為應該怎樣做?(至少答出兩種處理方法)
物 質甲乙丙丁
反應前質量(g)2025230
反應后質量(g)30212x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x= g,該化學反應中可能是催化劑的物質為 ,該化學反應類型是 。
55.有一包固體混合物,可能由硝酸鈉、硝酸鋇、氯化鈣、碳酸鉀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而成。為了確定其組成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請分析上述實驗,完成下列問題:
(1)原固體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2)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鹽酸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3)原固體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 。
(4)向濾液B中先滴加稀硝酸的目的是 。
六、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18分)
56.圖23中有A、B、C、D四個實驗裝置,請認真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B中儀器a的名稱是 。
(2)上圖中存在錯誤的兩個裝置的編號是 ,其中存在的錯誤之一是 。
(3)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H2和CO化學性質相似,請根據(jù)D實驗寫出H2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57.據(jù)有關資料報導,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約為年產(chǎn)量的20%~40%。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開展了與此相關的探究活動,請仔細閱讀并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探究目的】 。
【探究方案】圖24所示的是甲、乙兩種實驗方案。
【觀察記錄】按圖甲實驗,一周后觀察到a裝置的液面處鐵絲有銹斑,b、c中無明顯變化;按圖乙實驗,幾分鐘后就能看到B中鐵絲表面變色,而C中無明顯變化。
【問題分析】
(1)乙方案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甲方案說明鐵生銹是鐵與 共同作用的結果,乙方案不具有甲方案中 (填“a”、“b”或“c”)裝置的作用,不能說明 ,卻可以說明影響鐵生銹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
(3)鋁與氧氣反應可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鋁與氧氣的進一步反應,但鐵制品卻可以全部銹蝕,其原因是
58.“如何驗證無明顯現(xiàn)象化學反應的發(fā)生”是以下學習片段的主題,請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問題。
【知識回顧】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OH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設疑提問】KOH溶液與鹽酸混合無明顯現(xiàn)象,如何設計實驗驗證KOH溶液與鹽酸發(fā)生了反應?
【實驗方法】
方法一:向滴有酚酞的KOH溶液中加入鹽酸,溶液顏色 ,表明反應發(fā)生。
方法二:直接將KOH溶液與鹽酸混合后,向其中加入鐵絲,可能有兩種情況:
(1)當加入鐵絲無氣泡產(chǎn)生時,說明二者發(fā)生了反應,理由是 。
(2)當加入鐵絲有氣泡產(chǎn)生時,不能判斷二者發(fā)生了反應,理由是 。
因此,“驗證無明顯現(xiàn)象化學反應的發(fā)生”往往可以通過加入某種合適的試劑來指示,方法二不合理,加入的物質不能準確指示反應的發(fā)生。
【問題延伸】KOH溶液與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
圖25中可知反應的實質是 。
【知識拓展】KOH溶液與CO2反應也無明顯現(xiàn)象,
而用酚酞溶液卻不能指示該反應的發(fā)生,原因是 。
信息:碳酸鉀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草木灰不宜與銨鹽
混合施用。
七、計算題 (本題1小題,共6分)
59.實驗室有一瓶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為了測定其質量分數(shù),某同學稱取樣品50.0g,向其中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20%的NaOH溶液,最多生成沉淀9.8g。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加入NaOH溶液8g后,才開始有沉淀產(chǎn)生,原因是 。
(2)當所取樣品完全反應時,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 g。
(3)該溶液中氯化銅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生物部分(共10分)
八、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各5分,共10分)
60.圖26為人體心臟結構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示例[⑥]主動脈)
(1)圖中[⑨] 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與此功能相同的結構還有 。
(2)當③舒張時,血液由圖中的[ ]流
入③中。(要求用圖中標號填寫)
(3)用圖中的標號以及圖示以外的有關結構名稱
和箭頭表示肺循環(huán)途徑: 。在這個循環(huán)
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狀況是 。
61.在油菜、小麥等農作物收獲季節(jié),農民們常用焚燒的方法處理秸稈。請分析作答:
(1)秸稈在燃燒時所放出的大量熱能最終來源于 ,秸稈中的能量是農作物通過 貯存在有機物中的。
(2)秸稈燃燒后會留下一些灰分,這些灰分是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由根從土壤中吸收的 。
(3)除了灰分以外,秸稈燃燒時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質,往往導致煙霧彌漫,污染環(huán)境,并造成安全隱患。為了保護環(huán)境,充分利用資源,最好不要對秸稈進行焚燒,你認為應該怎樣做?(至少答出兩種處理方法)
2011仙桃中考物理試題及答案(word版)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wǎng)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shù)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