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大慶中考物理試題及答案(word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9-2
21、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核電站因地震、海嘯造成損壞,發生了核泄漏。對空氣、海
洋等自然環境造成極大污染.核電站工作基本流程為:
試完成上述流程的能量轉化:
22.電阻R1和R2各自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如圖7所示.
(1)電阻R1的阻值為 Ω
(2)如果把R1和R2兩個電阻并聯成圖8所示電路時,電壓表讀數3 V.電阻R1、R2在
l min內消耗的電能之和是 J.
(3)如果將電阻R1和R2串聯,接在4 v的電源兩端時,電阻R2的電功率是 W .
23.小明想在家里安裝一盞照明燈,他設計的電路如圖9
所示.圖中虛線框A和B兩個位置應該接開關和電
燈,那么開關應接在 (填寫“A”或“B”)處.小
明請電工師傅正確安裝完畢,閉合開關,電燈不亮.電
工師傅用試電筆分別測試電燈兩接線處和插座的兩孔
時,試電筆的氖管都發光,則可能是電路的 段
發生 (填“斷路”或“短路”)故障.
三、作圖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
24.如圖10所示,彎桿末端連接有一個小球,各物體均保持靜止狀態.試畫出小球受到的
重力G與桿對小球的作用力,的示意圖.
25.小磁針在通電螺線管產生的磁場中靜止時,指向如圖11所示.請將電源符號填人虛
線框內并畫出該通電螺線管導線的繞法.
26.如圖12所示,水平地面MN上有一光源S.在光源右側放置一個不透明的物體A.地面
上方有一與地面平行的平面鏡PQ,試標出物體A右側地面被光源S照亮的范圍
O1O2,并畫出光路圖.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第32題、33題中的作
圖各1分,共26分)
27.讀出下圖中各實驗儀器的示數:
(1)木塊的長度為 cm.
(2)力的大小為 N.
(3)電阻箱的讀數為 Ω
28.下列實驗或實例,能用來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往鼓面上撤一些泡沫屑,敲鼓時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動;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
止跳動,鼓聲消失.說明
(2)用手機甲撥打放在真空罩內的手機乙,能看到手機乙顯示手機甲的號碼,卻聽不
到手機乙響鈴.說明 .
29.在“探究凸透鏡的成像原理”的實驗中,小華用焦距f=15 cm的凸透鏡做實驗,實驗裝
置如圖12所示,實驗中凸透鏡的位置保持不變.請你幫他完成下列填空:
(1)改變蠟燭位置,使其位于20 cm刻度線處.再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倒立 (填“縮小、“等大”或“放大”)的實像.
(2)改變蠟燭位置,將其移動到40 cm刻度線處.再移動光屏,屏上 (填“能”
或“不能”)得到燭焰的像.
30.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小紅的三次實驗情況分別如圖13中(a)(b)(c)所示,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木
塊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 條件可知,這時滑
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小紅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時,利用圖13中(a)(b)兩組數據
比較得出:“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的結論.你認為對嗎? .你
的理由是:
(3)從圖13中(a)(c)兩組數據比較,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洋等自然環境造成極大污染.核電站工作基本流程為:
試完成上述流程的能量轉化:
22.電阻R1和R2各自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如圖7所示.
(1)電阻R1的阻值為 Ω
(2)如果把R1和R2兩個電阻并聯成圖8所示電路時,電壓表讀數3 V.電阻R1、R2在
l min內消耗的電能之和是 J.
(3)如果將電阻R1和R2串聯,接在4 v的電源兩端時,電阻R2的電功率是 W .
23.小明想在家里安裝一盞照明燈,他設計的電路如圖9
所示.圖中虛線框A和B兩個位置應該接開關和電
燈,那么開關應接在 (填寫“A”或“B”)處.小
明請電工師傅正確安裝完畢,閉合開關,電燈不亮.電
工師傅用試電筆分別測試電燈兩接線處和插座的兩孔
時,試電筆的氖管都發光,則可能是電路的 段
發生 (填“斷路”或“短路”)故障.
三、作圖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
24.如圖10所示,彎桿末端連接有一個小球,各物體均保持靜止狀態.試畫出小球受到的
重力G與桿對小球的作用力,的示意圖.
25.小磁針在通電螺線管產生的磁場中靜止時,指向如圖11所示.請將電源符號填人虛
線框內并畫出該通電螺線管導線的繞法.
26.如圖12所示,水平地面MN上有一光源S.在光源右側放置一個不透明的物體A.地面
上方有一與地面平行的平面鏡PQ,試標出物體A右側地面被光源S照亮的范圍
O1O2,并畫出光路圖.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第32題、33題中的作
圖各1分,共26分)
27.讀出下圖中各實驗儀器的示數:
(1)木塊的長度為 cm.
(2)力的大小為 N.
(3)電阻箱的讀數為 Ω
28.下列實驗或實例,能用來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往鼓面上撤一些泡沫屑,敲鼓時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動;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
止跳動,鼓聲消失.說明
(2)用手機甲撥打放在真空罩內的手機乙,能看到手機乙顯示手機甲的號碼,卻聽不
到手機乙響鈴.說明 .
29.在“探究凸透鏡的成像原理”的實驗中,小華用焦距f=15 cm的凸透鏡做實驗,實驗裝
置如圖12所示,實驗中凸透鏡的位置保持不變.請你幫他完成下列填空:
(1)改變蠟燭位置,使其位于20 cm刻度線處.再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倒立 (填“縮小、“等大”或“放大”)的實像.
(2)改變蠟燭位置,將其移動到40 cm刻度線處.再移動光屏,屏上 (填“能”
或“不能”)得到燭焰的像.
30.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小紅的三次實驗情況分別如圖13中(a)(b)(c)所示,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木
塊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 條件可知,這時滑
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小紅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時,利用圖13中(a)(b)兩組數據
比較得出:“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的結論.你認為對嗎? .你
的理由是:
(3)從圖13中(a)(c)兩組數據比較,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31.某同學對一蠟塊的密度進行測量,實驗時使用的鐵絲,其體積可忽略不計.他采用的
測量方法如下:
(1)如圖14所示,利用天平稱量此蠟塊的質量為 g.
(2)用細鐵絲扎在蠟塊上并浸入裝有水的量筒中,如圖15所示,蠟塊體積為 m3.
(3)經過計算,該蠟塊的密度為 kg/m3.
(4)假設在步驟(2)中,此同學用力稍大了一些,將蠟塊壓到了量筒底部.這樣 (填“會”或“不會”)影響蠟塊密度的測量.
2011大慶中考物理試題及答案(word版)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