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tài)
2016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2吉安中考化學模擬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更新時間:2012-2-23
9.已知一種碳原子(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均為6)的質量為 a g,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b,則一個鋁原子的質量為
10.5角硬幣的外觀呈金黃色,它是銅和鋅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寶行騙,小明同學用一種試劑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會用的試劑是
A.硫酸銅溶液 B.硝酸銀溶液 C.鹽酸 D.硝酸鈉溶液
11.下列反應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之一,且化學方程式完全正確的是
A. B.
C. D.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用膽礬檢驗市售無水酒精是否摻水
B.能和活潑金屬反應放出氫氣的物質一定是酸
C.高錳酸鉀可作為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D.配制12.5%硝酸鉀溶液時,稱量所用的砝碼生銹,使實際配制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大
13.向氧化銅和鋅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應停止后過濾,再向濾液中插入鐵片,鐵片無變化。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濾液中一定含有銅和鋅 B.濾液中一定含有Zn2+
C.濾液中一定含有銅 D.濾液中一定含有Cu2+
14.如圖是 A、B、C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根據(jù)圖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t1℃時,取50gA的飽和溶液,將溫度升高到t2℃,此時溶
液中A的質量分數(shù)變大(假設升溫時溶劑沒有損失)
B.t1℃,將A、B、C各a g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
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均相等
C.t3℃時,取相同質量的A、B、C三種飽和溶液降溫到t1℃,
析出晶體最多的是A,沒有晶體析出并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是C
D.從A與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純A,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
15.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3小題, 共15分)
27.(6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在課外活動中,對某溶液進行了多次檢測,其中三次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回答:
檢測次數(shù)溶液中檢測出的物質
第一次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KCl、BaCl2、Na2SO4、K2CO3
第三次Na2SO4、KCl、K2CO3、NaCl
⑴三次檢測結果中第__________次檢測結果不正確。
⑵在檢測時,為了確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和氯離子,先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_____溶液(填化學式),其目的是___;然后繼續(xù)
加入過量的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學式),其目的是________;過濾
后,再向濾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學式)。
28.(3分)置換反應是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之一。
⑴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一般是活動性較強的金屬可把活動性較弱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如銅和硝酸銀溶液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⑵非金屬單質也具有類似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的規(guī)律,即活動性較強的非金屬可把活動性較弱的非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如在溶液中可發(fā)生下列反應:
由此可判斷:
①S、Cl2、I2、Br2非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順序是____________。
②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的是____________。
A. B.
C. D.
29.(6分)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Ba(NO3)2、NaCl、Na2CO3、CuSO4、CaCO3、NaOH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
⑴取少量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
⑵在上述沉淀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無色氣體;
⑶用pH試紙測得⑴中無色濾液pH為14;
⑷取少量⑴中無色濾液,加入適量稀硫酸,無明顯現(xiàn)象;
⑸另取少量⑴中無色濾液,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無白色沉淀產生。
根據(jù)以上現(xiàn)象,判斷該固體粉末的所有可能組成(可不填滿,也可補充):
第一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組___________;
第三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吉安中考化學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shù)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