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2來賓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2-3-1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題(共12分)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此時魯仲連適游趙,會秦圍趙。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乃見平原君曰:“事將奈何矣?”平原君曰:“勝也何敢言事!百萬之眾折于外,今又內圍邯鄲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是,勝也何敢言事!”魯仲連曰:“始吾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而歸之。”平原君曰:“勝請為召而見之于先生。”(《魯仲連義不帝秦》節選)
【相關鏈接】①魯仲連,史稱魯仲連子,魯連子,又稱魯仲子或魯連,是戰國末年齊國稷下學派后期代表人物,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辯論家和卓越的社會活動家。②平原君,名趙勝(?-前253年),是中國東周戰國時期趙國宗室大臣,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封于東武(今山東武城),號平原君。③辛垣衍:人名,魏國客籍將軍。
9.下列各項中加點的詞語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乃:(1)乃入見 (2)乃見平原君
B.以:(1)何以戰 (2)始吾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
C.于:(1)戰于長勺 (2)百萬之眾折于外
D.而:(1)登軾而望之 (2)吾請為君責而歸之。
10. 下列各項是對文章的分析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甲文中鄉人對戰爭的冷漠態度和魯莊公的見識淺陋反襯曹劌的愛國熱情和深謀遠慮;乙文平原君“勝也何敢言事”反襯了魯仲連過人的膽識、精辟的辯藝。
B.同為肉食者,魯莊公和曹劌一起指揮作戰,平原君則在內憂外患,災難頻仍的情況下,亂了方寸,沒了主張,只好請魯仲連前來解圍。
C.曹劌和魯仲連“不在其位,亦謀其政”,國難當頭挺身而出,表現出了崇高的愛國精神。
D.甲文中曹劌在將戰未戰之時敢于“請見”,足見胸有良謀;乙文魯仲連“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而“吾請為君責而歸之”亦顯成竹在胸。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100分)
11.請用現代漢語翻譯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8分)
(1)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3分)
(2) 夫戰,勇氣也(2分)
(3)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3分)
三、古詩文默寫與課外積累(8分)
12.按要求默寫。(每空1分,共8分.)
① ,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②安得廣廈千萬間,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③ ,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④ ,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⑤但愿人長久, 。(蘇軾《水調歌頭》)
⑥面對挫折和逆境,我們可用詩人李白的《行路難》中“ ,
”的詩句勉勵自己。
⑦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請寫出一個表現奉獻精神的古詩名句: ,
四、閱讀理解(Ⅱ)(24分)
(一)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3.春天的景物很多,詩人為什么單單選取“楊花”“子規”來寫?說說你的理解。(3分)
答:
14.在這首詩中,詩人將怎樣的愁緒寄予明月?(3分)
答:
2012來賓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此時魯仲連適游趙,會秦圍趙。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乃見平原君曰:“事將奈何矣?”平原君曰:“勝也何敢言事!百萬之眾折于外,今又內圍邯鄲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是,勝也何敢言事!”魯仲連曰:“始吾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而歸之。”平原君曰:“勝請為召而見之于先生。”(《魯仲連義不帝秦》節選)
【相關鏈接】①魯仲連,史稱魯仲連子,魯連子,又稱魯仲子或魯連,是戰國末年齊國稷下學派后期代表人物,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辯論家和卓越的社會活動家。②平原君,名趙勝(?-前253年),是中國東周戰國時期趙國宗室大臣,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封于東武(今山東武城),號平原君。③辛垣衍:人名,魏國客籍將軍。
9.下列各項中加點的詞語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乃:(1)乃入見 (2)乃見平原君
B.以:(1)何以戰 (2)始吾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
C.于:(1)戰于長勺 (2)百萬之眾折于外
D.而:(1)登軾而望之 (2)吾請為君責而歸之。
10. 下列各項是對文章的分析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甲文中鄉人對戰爭的冷漠態度和魯莊公的見識淺陋反襯曹劌的愛國熱情和深謀遠慮;乙文平原君“勝也何敢言事”反襯了魯仲連過人的膽識、精辟的辯藝。
B.同為肉食者,魯莊公和曹劌一起指揮作戰,平原君則在內憂外患,災難頻仍的情況下,亂了方寸,沒了主張,只好請魯仲連前來解圍。
C.曹劌和魯仲連“不在其位,亦謀其政”,國難當頭挺身而出,表現出了崇高的愛國精神。
D.甲文中曹劌在將戰未戰之時敢于“請見”,足見胸有良謀;乙文魯仲連“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而“吾請為君責而歸之”亦顯成竹在胸。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100分)
11.請用現代漢語翻譯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8分)
(1)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3分)
(2) 夫戰,勇氣也(2分)
(3)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3分)
三、古詩文默寫與課外積累(8分)
12.按要求默寫。(每空1分,共8分.)
① ,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②安得廣廈千萬間,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③ ,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④ ,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⑤但愿人長久, 。(蘇軾《水調歌頭》)
⑥面對挫折和逆境,我們可用詩人李白的《行路難》中“ ,
”的詩句勉勵自己。
⑦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請寫出一個表現奉獻精神的古詩名句: ,
四、閱讀理解(Ⅱ)(24分)
(一)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3.春天的景物很多,詩人為什么單單選取“楊花”“子規”來寫?說說你的理解。(3分)
答:
14.在這首詩中,詩人將怎樣的愁緒寄予明月?(3分)
答:
2012來賓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