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2湘潭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2-2-18
14、根據原文,概括“土地”兩層含義的要點,每點不超過8個字。(2分)
(1)
(2)
15.“在一個工業化和商品化的時代,人們正在越來越遠離土地上的過程。”從全文看,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內涵?(3分)
16.試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回答下面的問題。(4分)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種敘述人稱?其作用是什么?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17.從全文看,下列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作品描寫那彎彎的絲瓜像“電話筒”一樣,“一心想告訴我們遠古的秘密卻從來無人接聽”,這主要表達了作者對現代文明遠離土地的優惠。
B.“這幾乎不是吃飯,而是游子歸家,是你與你自己久別的團聚,也是你與土地一次交流的結束。”這句話主要表達作者享受自己勞動果實的一種幸福感。
C.所謂都市里的孩子“看見松樹就說是‘圣誕樹’,看見鴨子就說是‘唐老鴉’”,主要表達了對西方文化影響的一種焦慮。
D.“那時候的人其實比我們洞明。”這主要是說古人所處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能夠使他們比我們更直接、更真切地領悟到自然對人類生存的根本意義。
E.作者從自己的種菜的小題入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大主題,這充分顯示了散文“以小見大”的文化特征。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8-22題。(12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①,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注釋】①文不識:人名。
18. 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2分)
(1)無從致書以觀 致 ?(2)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叩
(3)色愈恭,禮愈至 至 ?(4)鄰舍有燭而不逮 逮
19. 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之”字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和( ) (2分)
?A.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0. 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2)愿得主人書遍讀之。
21.兩文的作者是怎樣解決讀書的困難的?(每一點各四字)(2分)
[甲] [乙]
22.從這兩段文字看,主人公最終能夠學業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說出兩點即可)(2分)
(四)詩歌鑒賞(4分 )
別滁 歐陽修
花開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23.“一切景語皆情語”,詩從首句可以看出作者離別時的怎樣的心態?
24.請結合《醉翁亭記》的相關內容談談,歐陽修“醉”在何處?
四、寫作(50分)
25、題目:這也是我的使命
要求:(1)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文中避免出現姓名、學校以及同學、老師的名字。
2012湘潭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