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隔絕。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發,頹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1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
(1)悉如外人悉:
(2)無論魏晉無論:
(3)臨溪而漁漁:
17.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2)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18.根據選段內容,在下面的空格處填入適當的成語。(4分)
欲脫塵網,陶淵明志寄□□□□;
□□□□,歐陽修情醉滁西瑯琊。
19.【甲】【乙】兩段文字都描寫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請說說它們所表現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處。(4分)
答案:
16.(3分)(1)“全”或 “都” (2)“不要說”或“更不必說” (3)釣魚 (每小題1分)
17.(4分)(1)村中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
(2)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每小題2分)
18.(4分)世外桃源 與民同樂(各2分)
19.(4分)共同之處: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風淳樸。③人與人和樂相處。(答出兩點就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三、(北京課標A)
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19-23小題。(共11分)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大楚興,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9、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2)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申
20、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請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是一—————,根本原因足———一
22、選段劃線處細致描寫了戍卒們的反應,這些反應說明了什么?(2分)
23、陳勝能夠從一個傭耕之人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導者
才能?請根據選段內容作出回答。(3分)
中考文言文資料詳解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