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家居至今在我眼前仍浮現出那張鋪在餐桌上的塑料布,那是一幅白地印著綠色圖案的塑料臺布,每天吃飯都要面對它。年深日久,中間已發黃、變脆,又被砂鍋或水杯燙出許多烙印,終至有一天裂開口子。我本想,去商場挑選一幅漂亮的臺布送給曾媽媽,但陶斯亮告訴我,那樣的結果一定是被媽媽把新臺布疊好后放進箱子里,她還會用舊臺布。
有一天坐在餐桌前,忽然眼前一亮,臺布上裂開的大洞沒了,細看原來是曾媽媽把中間的破洞剪掉,又將尚未破碎的兩頭調到中間再縫起來,雖然短了一截兒卻還能湊合。陶斯亮有一位臺灣朋友來家做客,看看家中陳舊的沙發和搖晃的桌椅,一件像樣的東西都沒有,又發現了這塊臺布,大為驚訝地說:“沒想到共產黨的高級干部這樣過日子!’’
豈止半塊臺布,就是餐巾紙也被她撕成一半。改革開放后的社會日漸富裕,家中餐桌上多了紙巾。曾媽媽認為取之于木材的紙巾用來太奢侈,她把每張紙巾都撕成半張,再疊成一摞備用。看她耐心地一張張地撕紙巾,我總覺得那動作背后有未曾言喻的象征意義。
平時來看望她的人不少,甚至門庭若市,有求她辦事的,也有純粹出于關心的,她一概熱情招待。她深知自己曾任組織工作的敏感性。當客人臨走時,曾媽媽最常見的送客動作就是驟然起身,一溜小跑、疾如迅風地追出門外,把客人送來的禮品堅決奉還。經過一番推拒,總是笑吟吟地婉謝。
有一年夏天,曾媽媽去北戴河,需要提前返回北京,她擅自買一張硬座票,既不叫司機又不坐中辦的專列。當時我和陶斯亮都不在身邊,聽朋友說,他在人頭涌動的車站遇到曾媽媽正站在大太陽地里排隊,十分吃驚,連忙要帶她去貴賓休息廳,曾媽媽硬是不肯,弄得他進退兩難,不得不選擇陪曾媽媽在那兒傻曬。
有六十多位朋友為曾媽媽舉辦了一次慶祝入黨七十周年的活動。當主持人朗誦了一首真摯動人的贊美詩之后,曾媽媽接過話筒,向大家深鞠一躬,說了一番肺腑之言:“今天大家這樣熱烈地為我祝賀,我實在很慚愧,我為黨做得太少,只是一個普通的黨員,我跟隨黨走過七十年,憑的是信仰、信心和堅強,從不動搖。”
我想,早期的中國共產黨人因信仰而造就的集體性格:勇敢、忠貞、舍己為人、清廉正直、自律內省……這些也是人類社會對人格的審美共識,誰能說沒有普世價值!
1998年6月21日,曾媽媽走了。當我們清理遺囑遺物時,發現許多個發黃的工資袋,每個袋里裝著老人家每月省吃儉用省下的兩三百或三四百元,而且每個袋都注有年份月份,排列有序,以示來源的清白。在遺囑中說明把這些錢全部捐獻。
看著那些發黃的工資袋,我熱淚盈眶,眼前仿佛又浮現出一張拼湊的塑料臺布,還有曾媽媽把紙巾撕成一半的動作以及送客拒禮時的一溜小跑。我恍然有悟:這個原汁原味的共產黨員,在常態生活中,刻意走向平凡,仿佛一池秋水般淡定安詳,心清似水,凈無雜塵。這位在戰爭年代百死一生的傳奇女性,幾乎用她的后半生去執著地迎接一場新的挑戰——如何在和平歲月里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
(有刪改)
17.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
①晨曦( )②奢侈( )③婉謝( )④肺腑( )
18.曾媽媽在戰爭年代里是位傳奇女性,在和平歲月中,依然保持著共產黨員的一貫風貌。文章記述了她退休后的許多平凡小事,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其中的兩件事。(4分)
答:
19.文章恰當地安排材料,有利于刻畫人物形象。作者在寫到曾媽媽家居時,詳細地寫了那塊破舊的塑料臺布,以此突出了曾媽媽怎樣的形象特點?(3分)
答:
20.臺灣朋友環顧曾志家中陳舊的擺設及用品時,大為驚訝地說:“沒想到共產黨的高級干部這樣過日子’’這句話對于刻畫曾媽媽來說屬于哪個角度的描寫?這樣寫對表現曾媽媽的品格有什么好處?(4分)
答:
21.精彩的描寫能使人物形神兼備,文中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塑造曾媽媽的形象,請分析下面句子運用了人物描寫的哪幾種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當客人臨走時,曾媽媽最常見的送客動作就是驟然起身,一溜小跑、疾如迅風地追出門外,把客人送來的禮品堅決奉還。經過一番推拒,總是笑吟吟地婉謝。
答:
2011長春中考語文試題試卷及參考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