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蘇州中考語文沖刺試題及參考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6-16
9.(3分)諸葛亮的擔心不是多 余的。劉備把國家大事都托付給諸葛亮,這是對諸葛亮的信任。如果諸葛亮辜負了這份信任,也就等于說劉備有眼無珠、看錯了人,那“先帝之明”當然 受損,甚至就不能成立了。從諸葛亮的“恐”可以看出他把這份信任看得很重,努力維護著劉備的明君形象。“恐”也是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知遇之恩而鞠躬盡瘁的真切內心寫照。
10.(3分)孔乙己到店后,酒店的掌柜、酒客們一起拿他取笑,小伙計也跟著笑,孩子們也來趕熱鬧。(明確哪幾類人在笑) 然而這些笑多是對孔乙己的嘲弄和侮辱,是從空虛、冷酷、麻木的靈魂里發出的。相對來說,孩子們的笑自然一些,從中也讓孔乙己得到些許柔情和慰安。(感受) 揭示了孔乙己無人關心,更被人當作笑料的悲慘命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人情冷漠。(分析人物命運、社會狀況)
“笑”字貫穿孔乙己出場過程的始終,增加了悲劇色彩。(分析“笑”的表達作用)
11.(3分)孔乙己性格復雜,一方面他好喝懶做、 死要面子、迂腐不堪,同時他又教小伙計寫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 吃,表現出熱情、善良的另一面。他的品行也很復雜,在酒店不拖欠酒錢的良好信譽有時是靠偷竊來維持的。所以他的為人既是可笑的,而同時,他的命運也是可悲的。
12.(1.5分)①“總是”說一些讓人半懂不懂的話,表現了孔乙己因深受科舉毒害而無法與人正常對話的迂腐可悲的狀況。 (1.5分)②臉上“總是”掛著的笑容表現了新屋即將落成時父親由衷的興奮和喜悅。同樣一直寫在臉上的還有父親建造高臺階新屋的樸素而強烈的愿望,這是他的精神支柱。
13.(2分)與紙質書本作類比,讓人更容易接受書本是個“好發明”的觀點。
14.(2分)此例不會因為年代“久遠”而喪失說服力。第三段的事例重在強調了書本的攜帶方便,即使在電子書盛行的今天,這一點仍是不可替代的。
15.(3分)迅速翻閱圖書,對書有大概的了解;自發明以來,形態上長期保持穩定;攜帶方便,無須額外的支出。
16.(2分)①與父親的表現形成對比,用自己的毛糙反襯了父親的坦然——蘇州人的坦然,蘇州人的性格。這坦然可以理解為是蘇州打在父親靈魂上的深深烙印。
(1分)②同時自己能吃苦的素質(摔了跤,不叫苦、不抱怨;飯菜不挑剔)與下文“蘇州人這么富,到底還是苦出來的”一句中體現出的蘇州精神相照應,揭示了與蘇州一見如故的深層原因。
17.(1分)父親說:“蘇州人這么富,到底還是苦出來的。”這是父親對蘇州的最深感觸。
(2分)這句話深刻的把握住了蘇州這個城市繁榮的根本原因,這句話也道出了蘇州的城市精神。從中可見父親對蘇州有著深切的認識。(基本意思對即可。)
18.(1分)從結構上看,此句是過渡。 (2分)從內容上看,父親絕非對蘇州沒有印象。后來父親 終于說出深有感觸的話語來,可見一開始的沉默其實是意味深長的,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19.(1分) “那天我們路過的時候,正好有一個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褲腿卷 得老高,從池塘里擔了深挖出的泥淤,赤著腳往旁邊的田里去。那是真正最好的綠肥。在九月的陽光下,我們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額頭上的褶皺和慢慢滾落的汗珠。” (2 分)作者通過對素不相識的農人的描寫,展現了農人所具有的“辛勞而充實”“樸實而滿足”的品格,從而也揭示了蘇州繁榮和富庶的原因。
20.(1分)①父親希望“我”在蘇州讀大學期間,能把蘇州當作心靈之鄉,安下心來,用功苦讀。
(2分)②父親希望“我”好好品悟蘇州,隨時捕捉蘇州人身上的閃光點,盡可能的把蘇州這個城市的精神財富繼承下來,轉化為自身成長的不竭動力,使心靈走向成熟。
(1分)③而這一切又絕不是靠說教能達到目的的,因此父親才坦然的對待“我”的洋相,才在看到素不相識的農人時不失時機地對“我”進行啟發,使“我”很快就融入了蘇州,與蘇州一見如故。
(以上閱讀理解題的批閱,可根據學生的回答,酌情給分) 21.作文(略)
......
點擊下載查看完整資料》》》》蘇州市2011年中考語文沖刺試題及答案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