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達州中考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6-15
9.【質疑探究】:從下面兩個小題中任選一個作答。(2分)
(1)甲文結尾“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一句中說行道樹既“憂愁”又“快樂”,矛盾嗎?為什么?(2分)
答:
(2)乙文第⑦段為什么說“我仿佛覺得眼前的這棵榆樹,就是老人的翻版”?(2分)
答:
10.下面對甲乙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 甲乙兩文都借樹寫人,形象生動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將城市的“繁弦急管”“燈紅酒綠”與行道樹的寂靜孤獨形成對照,突出了行道樹在困境中堅定執著的品質。
B. 甲乙兩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甲文中用擬人化的手法,借我們的“自白”來抒情寫意;而乙文只是以“我”的見聞感受來突出文章的主旨。
C. 甲乙兩文開篇都有點題的作用。而甲文既點出“我們”的身份,又突出了生存環境的惡劣,為下文寫意抒情蓄勢;乙文則起筆突兀,懸念頓生,讓讀者欲罷不能。
D. 甲乙兩文都表現了如何面對困境的態度和價值觀,贊美了那種不畏艱辛、頑強抗爭、樂觀進取、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兩文中的“樹”的形象都是奉獻者的化身。
11.【遷移拓展】請結合鏈接材料,任選一句談談你的理解。(2分)
(1)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2)無論生活怎樣艱難,總得面對,總得應付,總得一步一步走過。
【鏈接】:
材料一:兩彈元勛鄧稼先,遠離親人,身處荒漠,克服重重困難,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材料二:音樂巨人貝多芬,正當盛年,耳聾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可他仍然創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為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答:我選第 句。我的理解是
二)閱讀下面短文,完成12——16題。(12分)
①玉,積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對中華民族的精神、道德、審美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②戰國時期有名的“和氏璧”價值連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用“和氏璧”雕琢成傳國玉璽,并由宰相李斯書大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刻于其上。明清時期,中華民族國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此時的作品,集數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質之美,品種之多,雕琢之精,應用之廣,都是空前絕后的。
③《管子》說:“先王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古代封禪用的書文,刻在玉上,稱之為玉牒;外交使節用的信物,稱之為玉節。由此可見,玉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④玉,致密堅硬,滑潤光瑩,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認為玉有“仁、義、智、勇、潔”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說。
⑤玉和金一樣,是寶貴的象征。“玉樓”、“玉堂”均指華麗的宮殿或住宅。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虛仙境、玉宇,也都離不開一個“玉”字。皎潔的月亮中有一團黑影,古人不知其奧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搗藥”的故事,此后,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詞指代月亮,既文雅又神秘。
⑥玉,是權力的象征。除了玉璽外,“金科玉律”用來指不可變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為玉帛”。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詞。至于玉色純凈,質地堅密,常用來比喻節操,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此外,玉還被廣泛用來描寫大自然的景色。“風花雪月”中,除了只聞其聲,不見其形的“風”之外,后三者都常用“玉”來吟詠贊頌:槐樹花樸素潔白,便有了“玉樹”之稱。一些純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前冠以“玉”字,如玉蘭花、玉茗(白山茶花)等。以“玉龍”來比喻漫天大雪,多么壯觀!
⑦玉,是吉慶、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傳統文化中,人們往往運用象征寓意或諧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豐富多樣的器物、飾品等,借以表達對生活的熱愛。魚形玉器最早見于新石器時代的“良渚(zhǔ)文化”,到了唐代、宋代開始盛行。特別是明、清兩代,魚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藝精湛,最常見的是把蓮花和鯉魚雕刻在一起,代表著美好和富足;還有的玉器把佛手、壽桃和石榴雕刻在一起,稱為“三多”,意指多福、多壽、多子。
⑧玉,凝聚著中華文化的精髓,它只是中華文明長河中的一朵微小的浪花。中國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催生了豐富多彩的文化之花,只要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能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道德、審美等特質的都可以名之曰文化,且大有發掘光大之必要。(選文有刪改)
2011達州中考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