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tài)
2016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浠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更新時間:2011-5-25
18.躺著的“這一只狼”最后餓死了,這對你有什么啟示?(2分)
(三)【說明園苑】閱讀下面說明文,完成后面19-21題。(共5分)
共生:雙贏的生存智慧
①一提起生物進化,映入人們腦海的多半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八個字。在漫長的進化歷史過程中,唯有戰(zhàn)勝對手的幸運兒才能贏得大自然的青睞,拿到參加下一場物種角力的入場券。然而,大自然并不只是沿著單一的路線前行,“合則雙贏,爭則俱敗”,體現(xiàn)互助與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許是影響歷史進程的另一重大因素。
②從表面上看,共生關系只是存在于殘酷競爭中的權宜之計,是在特定條件下的偶合而已。然而生物學的研究成果卻發(fā)現(xiàn),這種生存戰(zhàn)略同樣是大自然的選擇,是另一條進化道路--共生進化的產(chǎn)物。它提供了共生雙方的任何一方不能產(chǎn)生的物質,帶來了任何一方都不能產(chǎn)生的效率。
③共生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它存在于各層次、各種類生物的互動之中。海葵蝦,顧名思義,對美麗的海葵(腔腸動物)情有獨鐘,它總是夾著海葵浪跡于海底世界。一遇危險,自有長著含毒觸角的海葵出面擺平。這樣一來,海葵蝦可以放心覓食,不必為安全多費心機;而生性慵懶、喜靜不喜動的海葵只要從共生伙伴的食物中分一杯羹就足以果腹。
④動物之間的共生的現(xiàn)象是這樣,植物與動物共生的現(xiàn)象也不少見。生活在墨西哥的一種螞蟻把巢筑在刺槐中空的樹干中,享用刺槐葉柄部位分泌的富含糖分的汁液。作為回報,螞蟻則負責植物的安全工作,一旦刺槐的敵人--食葉昆蟲及其幼蟲、草食動物--靠近時,盛怒的蟻群就會蜂擁而出,與入侵者做殊死搏斗,直到把它們趕走。除此之外,螞蟻還可以清除對刺槐造成威脅的寄生植物。當這些植物靠近時,螞蟻就會毫不客氣地上前啃掉它們的藤條和嫩芽。
⑤高等植物與真菌的共生早已為人類所熟知。在這種共生關系中,真菌的菌絲體長在植物的根部,吸收植物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而植物則可以從真菌的分解物中吸取養(yǎng)料。
⑥其實,在生物界發(fā)展的初期,不確定和不平衡因素充斥于物種之間,它們的關系表現(xiàn)出高度的對抗性。對抗越激烈,對自身乃至生物界造成的破壞就越大。這不僅破壞了生物之間的平衡,而且對生態(tài)發(fā)展造成災害。要保持生態(tài)平衡,就要依靠生物共生所帶來的正面作用。
⑦同樣,共生現(xiàn)象也給人類很好的啟示。
(選自2005年6月號《世界博覽》,有刪改)
19.請根據(jù)文中的有關語句,說說什么是“生物共生”。(1分)
20.生物共生存在于各種類生物的互動之中。本文列舉了動物與動物、 和
三種類型的生物共生現(xiàn)象。(2分)
21.第①段中加點的“或許”在句中有什么表達作用?(2分)
(四)【古典文學】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后面21-25題。(共14分)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選自《左傳·曹劌論戰(zhàn)》)
【乙】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 {9 a& a" f/ x2 J7 Q/ M0 N3 G8 _師每休舍①,課②將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鎧以習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④者,立斬以徇⑤。卒夜宿,民開門愿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卒有疾,躬為調藥。諸將遠戍,遣妻問勞⑥其家;死國者,則育其孤。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不私。+ {5 K: |} l1 z- f/ d9 a/ W善以少擊眾。凡有所舉,盡召諸統(tǒng)制⑦與謀,謀定而后戰(zhàn),故有勝無敗。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每調軍食,必蹙額⑧曰:“東南民力竭矣!”好賢禮士,恂恂如儒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 (選自《宋史·岳飛傳》)
注釋:①舍:駐扎休息。②課:督促。③注坡跳壕:從山坡上急馳而下,從壕溝低處向上跳。此處指練兵。④束芻: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眾。⑥勞:慰勞。 ⑦統(tǒng)制:武官名。⑧蹙額:皺眉,表示憂慮。
2011浠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wǎng)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shù)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