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年重慶巴蜀中學中考物理一模試題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5-22
12. 如圖7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由閉合到斷開,電路中的總電阻將 ,斷開開關S后,將滑片P向右移動,則電壓表V和電流表A的示數的比值將 (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13. 用如圖8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虛線位置,測力計的示數F為_____ _N,鉤碼總重G為1.0N,鉤碼上升高度h為0.1m,測力計移動距離s為0.3m,則杠桿機械效率為____ ___ %.
14.如圖9所示,電源兩端電壓不變,電阻Rl的阻值為4Ω。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位于A點時,電壓表Vl的示數為4V,電壓表V2的示數為10V。當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位于B點時,電壓表Vl的示數為8V,電壓表V2的示數為llV。則電源電壓是 V,
電阻R2的阻值是 Ω.
15.如圖10甲所示,底面積為80cm2的圓筒形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積為60cm2的圓柱形物體A懸掛在細繩的下端靜止時,細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1。將物體A浸沒在圓筒形容器內的液體中,靜止時,容器內的液面升高了7.5cm,如圖乙所示,此時細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2,物體A上表面到液面的距離為h1。然后,將物體A豎直向上移動h2,物體A靜止時,細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3。已知F1與F2之差為7.2N,F2與F3之比為 5:8,h1為3cm,h2為為5cm。不計繩重,g取l0N/kg。則液體的密度是 kg/m3,
物體A的密度是 kg/m3。
三、實驗與探究題(16題4分,17題8分,18題8分,共20分)
16. ((4分) 圖8中所示的各儀器(或裝置),它們的用途分別是:
圖8
(A)測 (B)測
(C)可以研究 (D)可以研究
17.小明很善于思考,小明想: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的托力,而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體對液體一定有向下的壓力,那么浮力的大小和物體對液體壓力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
(1)小明和小紅利用燒杯、水、天平、合金圓柱體、細線和彈簧測力計,進行了如下探究:
①在燒杯中盛適量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1;
②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圓柱體的重力G;
③如圖14所示,將圓柱體部分浸入燒杯的水中,靜止在某一深度,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則圓柱體所受水的浮力為 ___(用彈簧測力計所測得的量來表示);此時向天平的右盤加上適量的砝碼,使天平重新平衡,記下天平的讀數m2,則圓柱體對水的壓力為 _(用天平所測得的量來表示)。
(2)下表為小明和小紅記錄的實驗數據:(表中h2>h1)
①通過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知道: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 N,圓柱體對水的壓力為 N.
②通過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_____ (選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物體對液體壓力的大小;此外他們還發現:物體浸沒前浮力與浸入的深度 (選填“有關” 、“無關”)。除此以外,你還能發現什么規律 .
③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該圓柱體的密度為____________ kg/m3。
18.小紅和小麗根據圖15(a)所示的電路進行“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的實驗時發現,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可以改變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為進一步研究, 他們又在變阻器R兩端接了一個電壓表,如圖15(b)所示。她們將滑片P從右向左移動到不同的位置,并將三次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一中。然后又將電阻R2替換R1接入電路,如圖15(c)所示,重復剛才的實驗,并將實驗測得的數據記錄在表二中。(其中R1< R2,電源電壓恒為6伏)
(1)分析比較表一中的電壓表V1和電流表A示數變化的關系,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當電阻不變時(選填“R”、“R1”或“R2”),通過該導體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4(或2與5或3與6)的電壓表V1和電流表A的示數及相關條件,可得的結論是: 。
(3)綜合分析比較 中的電壓表V1和電流表A的示數的比值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結論是:不同導體,導體兩端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的比值是不同的。
(4)小麗分析比較了表一或表二中的電壓表V1和對應的電壓表V2示數變化的量,得到的結論是:在串聯電路中,當電源電壓一定時,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過程中, 。
2011年重慶巴蜀中學中考物理一模試題
重慶中考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