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動態
2016中考錄取分數線
2016中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2011年荊門中考理科綜合化學科目考試大綱說明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3-24
理科綜合.化學
一、考試性質與命題原則
1.考試性質
初中畢業化學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化學學科的終結性考試。考試要有利于指導初中化學教學改革和高一級學校選拔合格新生。
2.命題原則
在我市中考方案未作大的改變的情況下,中考試題要保持相對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并力求穩中有變,變中有新,以便更好的適應課程改革的思想和要求。因此化學命題要體現以下基本原則:
(1)導向性:正確發揮考試指導教學的作用,注意能力立意命題,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淡化對概念、定義的文字辨析,加強對化學實驗的考查,防止出現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對付考試的現象。
(2)基礎性:面向全體學生,加強考查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考試內容選擇上,應注意學生熟悉的、發生在身邊的化學問題,及對學生今后可持續性學習發展有用的知識。命題中,克服繁、難、偏、舊,不出似是而非、脫離實際的題目。
(3)時代性:強化初中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科學技術的聯系,考查學生化學科學素養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開放性:適當設置開放性試題,做到試題形式、答案標準多樣化,注重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5)科學性:嚴格按照命題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命題,試題要科學、嚴謹,避免出現知識性、技術性的錯誤。
二、考試內容與要求
1.命題依據
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和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下冊)》,結合我市初中化學教學實際進行命題。
2.目標要求
(1)認知性學習目標的水平層次要求:
為了便于考查,我們將認知性學習目標的內容按考試要求,由低到高分為三個層次(依次用A、B、C表示):即知道、了解、理解,一般高層次的要求包含低層次的要求。各層次的含義分別為:
A:知道、記住、說出、列舉、找到(即明確“是什么”)。
B:認識、了解、看懂、識別、能表示(即懂得“為什么”)。
C:理解、解釋、說明、區分、掌握、判斷(即能夠“應用”)。
(2)技能性學習目標包含“初步學習”、“初步學會” 兩個由低到高水平層次的要求。
(3)體驗性學習目標可有機結合“內容標準”中的知識內容進行考查。
3.內容標準:
物質的構成
知 識 內 容 |
目標層次 |
備 注 |
一、化學物質的多樣性 1.物質的三態及其轉化 2.物質的組成和分類 3.物質世界的多樣性 二、微粒構成物質 1.分子、原子、離子等構成物質的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三、化學元素 1.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3. 元素的簡單分類 4.元素周期表 四、物質組成的表示 1.化學式 2.幾種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3.離子符號 4.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 |
A B A B A A B A B A A C |
知道物質在不同條件下可能以不同的狀態存在。 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會區分純凈物和混合物、單質和化合物、有機物和無機物。 初步認識物質的多樣性及其原因。 ①認識物質的微粒性; ②能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象。 ①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②知道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 ①記住并會書寫24種元素名稱和符號; ②認識氫、碳、氧、氮等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常見元素。 能根據元素的名稱或原子結構,判斷元素的類別(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①能用化學式正確表示常見物質的組成; ②能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認識、說明某一具體的化學式所表示的含義; ③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 ①能記住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②會利用化合價寫出相應物質的化學式; ③能根據化學式計算其中某種組成元素的化合價; ④能根據化合價判斷化學式的正誤。 能正確書寫常見陰、陽離子的符號。 能用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 |
物質的化學變化
知 識 內 容 |
目標層次 |
備 注 |
一、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1.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2.反應現象和本質的聯系 3.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伴隨有能量變化 4.催化劑 二、幾種化學反應 1.常見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2.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 3.燃燒 三、質量守恒定律 1.質量守恒定律 2.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有關簡單的計算 |
A B A A B C C B C |
初步形成物質是變化的觀點。 能解釋一些日常生活常見的相關現象。 認識通過化學反應獲得能量的重要性。 認識催化劑的重要作用。 知道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各自的特點。 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和相應的置換反應來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現象。 ①懂得燃燒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 ②能根據燃燒的必要條件,認識滅火原理; ③能從實際出發,正確選擇具體的滅火方法。 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①掌握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②掌握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③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 |
身邊的化學物質
知 識 內 容 |
目標水平 |
備 注 |
一、空氣 1.空氣的主要成分 2.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3.碳和碳的氧化物 ①碳單質 ②二氧化碳 ③一氧化碳 二、水與常見的溶液 1.水的組成 2.純水與礦泉水、硬水與軟水 3.凈化水的常用方法 4.溶液的特征及溶解現象 5.常見的溶劑(水以及酒精、汽油等) 6.飽和溶液和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線的涵義 7.結晶現象 8.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9.常見的乳化現象 (三)金屬與金屬礦物 1.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 2.生鐵和鋼等重要合金 3.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4.防止金屬銹蝕的簡單方法 5.常見金屬(鐵、鋁等)礦物 6.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 7.廢棄金屬對環境的污染 四、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 1.常見酸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2.常見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3.常見鹽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4.溶液的酸堿性 5.常見化肥的名稱和作用 6.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 |
A B A B A B A B B B B A C A A A B B A B A B B A B A A |
認識空氣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 ①了解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②能夠正確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知道單質碳的主要性質; 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知道一氧化碳的還原性和毒性。 能從元素的角度認識水的組成,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認識水的構成。 ①知道純水與礦泉水、硬水與軟水在組成上的區別; ②會用簡單的方法區別純水與礦泉水、硬水與軟水。 ①了解生產生活實際中常用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方法來凈化水; ②了解某一具體方法在凈化水的過程中的主要作用。 ①了解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夠判斷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相互混合能夠形成溶液; ②在其形成溶液的過程中可能伴隨著熱量的變化。 能夠判斷常見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 會判斷給出的溶液是否是飽和溶液。 ①有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計算; ②加水稀釋的計算。 知道鐵、銅、鋁、金等金屬的顏色、硬度、密度、熔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方面的物理特征。 了解生鐵、鋼、黃銅、焊錫等合金的主要成分,知道某些合金與純金屬在性能方面的差別。 了解常見金屬在常溫或加熱條件下與氧氣的反應,能夠正確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了解金屬(主要指鐵和鐵合金)銹蝕的原理,會用簡單的方法防止金屬銹蝕。 知道磁鐵礦、赤鐵礦、黃鐵礦等常見鐵礦石的主要成分。 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有關化學反應。 能從防治污染、節約金屬資源的角度認識回收廢棄金屬的重要性。 了解鹽酸、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稀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了解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了解食鹽、純堿、小蘇打、碳酸鈣等鹽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對人類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①知道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料是按所含營養元素劃分的; ②能分析某地植物出現某種癥狀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施肥建議。 認識有機物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
化學與社會發展
知 識 內 容 |
目標層次 |
備 注 |
一、化學與能源和資源的利用 1.燃燒的條件及防火滅火,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 2.緩慢氧化和爆炸的條件,防范爆炸的措施 3.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是人類社會重要的自然資源 4.石油是沸點不同的有機物組成的混合物 5.海洋中蘊含著豐富的資源 6. 新能源的開發和常見新能源 二、常見的化學合成材料 常見的合成纖維、塑料、合成橡膠及其應用;使用合成材料對人和環境的影響 三、化學物質與健康 1.對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的有機物 2.化學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3.常見的損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四、保護好我們的環境 1.“三廢”的污染與防治 2.合理使用化肥 、農藥,保護環境 |
B B B A A A A A A A A A |
認識燃料完全燃燒的重要性,懂得選擇對環境污染 小的燃料。 能識別與燃燒、爆炸有關的圖標,初步了解防火、滅火、防范爆炸等安全常識。 知道煤、石油、天然氣不僅是重要的燃料,還能夠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出許多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新產品。 知道石油液化氣、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產品。 認識新材料的開發與應用對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 知道生命活動需要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 知道鈣、鐵、鋅、碘等元素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了解它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知道一氧化碳、甲醛、黃曲霉素等物質有損人體健康。 知道目前“三廢”污染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哪些,防止、處理“三廢”污染的方法、措施和一般原則。 知道化肥、農藥使用不當時,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 |
實驗與探究
目標層次 |
內 容 |
備 注 |
初步學習 |
1.常見化學儀器和基本操作 2.用過濾、蒸發的方法對混合物進行分離 3.運用簡單裝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氣體(物質) 4.化學科學探究的簡單方法和過程 |
①能夠識別14種常見儀器的圖示; ②知道這14種常見儀器的用途和安全操作的方法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①知道過濾法分離混合物的適用范圍; ②能夠正確選擇過濾、蒸發操作所需要的儀器; ③知道過濾、蒸發操作要點和相關注意事項。 ①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②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③其他物質的制備。 知道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即: 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②針對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 ③制定探究計劃; ④實施科學探究; ⑤收集探究中能夠得到的信息作為證據; ⑥對得到的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分析得出相關的結論或做出解釋; ⑦對探究方案、探究過程、探究結果進行反思和評價; ⑧能清楚地表述探究的全部過程、結論或結果、發現的新問題等。 |
初步學會 |
1.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2.常見物質的檢驗 3.除去常見物質中的雜質 |
了解配制溶液的基本操作步驟以及常見錯誤操作造成的后果。 ①檢驗氧氣、二氧化碳; ②檢驗碳酸鹽(CO ③檢驗銨鹽(NH4+); ④檢驗溶液的酸堿性或酸堿度。 能根據實際需要恰當地選擇除雜試劑和方法,并能夠正確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三、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
生物、化學、物理三科同堂合卷,分科命題,閉卷、筆試。
2.試卷結構
卷面分值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試題按生物、化學、物理順序編排,序號連編。其中,化學試題滿分40分。
3.試題題型
化學科目考試設單項選擇、填空與簡答、實驗與探究、計算與分析四種基本題型,選擇題占40%(16分),非選擇題占60%(24分)。
4.內容分布
物質的構成約占15%(6分);物質的化學變化約占20%(8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約占25%(10分);化學與社會發展約占15%(6分);實驗與探究約占25%(10分)。
5.試題難度
試題總體難度預計為0.65左右。試題按其難度分為容易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和難題。難度在0.75以上的題為容易題,難度在0.55~0.75之間的題為中等難度題,難度在0.35~0.55之間的題為較難題,難度在0.35以下的題為較難題。四種難度試題分值之比約為6∶2∶1∶1。即:容易題約為24分,中等難度題約為8分,較難題約為4分,難題約為4分。
四、題型示例(略)
2011年荊門中考理科綜合化學科目考試大綱說明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斷變化,www.txjunshi.com 91中考網提供的中考成績查詢查分、錄取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招生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