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高考動態
2021高考錄取分數線
2021高考成績查詢、中考查分
北京建筑大學何立新:致力于培養建筑行業拔尖人才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官網 更新時間:2019-5-22 8:56:53
新華網北京5月14日電 北京建筑大學是北京地區唯一一所建筑類高校,是一所“北京味十足、建筑味十足”的高校。2019年高考大幕漸漸拉開,備考的同時,考生和家長都比較關心學校的招生政策以及錄取規則。日前,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何立新做客新華網訪談間,分享了學校2019年招生計劃、專業設置、錄取規則等情況。
2019年招生變化:“三新增”和“三調整”
何立新表示,2019年北京市繼續推進錄取批次改革,將本科一批次和二批次合并為本科普通批。在招生政策方面學校也進行了相應調整,2019年的招生新政,主要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為“三新增”和“三調整”。
“三新增”:一是新增智能建造、機器人工程、地理空間信息工程3個招生專業。二是新增“2”個大類招生專業。在原有設計學類、城市空間信息類、建筑電氣類基礎上,新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含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兩個專業)、智能制造類(含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機器人工程)兩個大類招生專業。何立新表示,大類招生專業學生,低年級進行通識培養,高年級根據學生意愿和學習成績細化專業方向,給學生更多專業選擇自主權。三是新增1個實驗班。在原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I實驗班)、建筑學(實驗班)、土木工程(實驗班)、環境類創新人才實驗班、城市管理(實驗班)、車輛工程(城市軌道車輛實驗班)基礎上,新增測繪工程(智能導航實驗班)。
據何立新介紹,實驗班依托學校優勢專業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結合專業開展特色教學,采取“導師制培養、國際化課程、學分制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來培養建筑行業卓越工程師和拔尖領軍人才。
另外,“三調整”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中美合作2+2)”調整為“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中美2+2聯合培養)”,學制為4年,中美聯合培養項目為國內培養2年,美國奧本大學培養2年,授予中美雙學位。需要注意的是,調整后該項目錄取學生采用選拔機制,同時要求報考該專業的考生高考英語單科成績不低于110分;
二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調整為“土木工程(建筑材料方向)”調整后,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強調培養既具有材料基礎理論知識與科研能力,又掌握土木工程結構基本理論,具備開闊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
三是“信息與計算科學”調整為“信息與計算科學(大數據應用)”調整后,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更強調培養智慧城市建設領域懂建筑、重基礎、強實踐,具有大數據思維及分析與處理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何立新補充,2018年學校成為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建筑學和土木工程兩個專業獲得一級博士授權點。此舉為有意愿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提供了平臺。
“五位一體”培養“京味十足”的建筑類人才
北京建筑大學前身是創立于1907年的京師初等工業學堂,距今已有112年的辦學歷史。學校是“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服務基地”、“北京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建筑遺產保護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建校至今已有數萬名校友活躍在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的重要技術和管理崗位上。
何立新表示,學校堅守并不斷強化“北京味十足”、“建筑味十足”的辦學特色。在人才培養上,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弘揚“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訓精神,注重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建筑領域高級專業骨干和領軍人才。構建“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訪談中,何立新詳細解釋了“五位一體”的概念。校企合作“3+1”模式,提高工程素養和實踐能力。采用導師制,開設實驗班等形式,落地實施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效果。
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低年級實施寬口徑厚基礎的通用化教育,高年級可簽約后進行行業專門化教育。與行業(企業)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企業“定制”應用型專門人才。訂單培養模式主要針對一些特殊的專業,比如車輛工程。
“雙培、外培、實培”計劃。依托“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項目,與北京地區央屬高校(雙培)、國外高校(外培)聯合培養本科生。同時,實施“實培計劃”,深化校校、校院、校所、校企深度合作,強化學生專業能力及創新意識。
國際化合作推進創新人才培養。近年來,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北京建筑大學也做了諸多探索。何立新介紹,為推進國際化的人才培養,學校與36個國家和地區的86所高校建立了校級交流與合作關系,現已基本形成“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優本外培計劃+海外交流項目+留學北建大工程+國際暑期學校+筑夢遠航計劃”交叉運行的全方位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比如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就是中美合作“2+2”培養項目。“外培計劃”,是學校與英國、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對接建筑學、風景園林、環境設計、工業設計、土木工程、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工程造價、工程管理、機械工程等專業,培養模式有的是“1+2+2”,有的是“1+2+1”,提醒廣大考生,一定要在報考時看清楚項目和培養方式。另外,學校還有短期的海外交流項目“筑夢遠航”,以及通過“請進來”的留學北建大工程招收百余名留學生在校學習。
輔修學位。學生按照申請條件,可依據興趣和學校開設的輔修資源,選擇一個不同學科類別的專業作為輔修專業,成績合格者可申請相應的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
“同時學校利用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何立新介紹,大一年級主要是專業實習,二年級和三年級,會把企業搬進校園、請企業家進課堂,一方面讓學生把理論的東西在實踐中體驗,另一方面也是企業對學生的考察。這樣大四,學生做畢業設計時,能夠真正讓理論和實踐在畢業論文里相結合。
錄取規則掌握“五個關鍵詞”
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成以上
學校目前有本科專業38個,涵蓋了工、管、理、法、藝等學科。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建筑學、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北京市一流專業1個——建筑學,北京市特色專業7個——建筑學、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測繪工程和自動化。
談到考生在報考特色專業時的注意事項,何立新表示,北京建筑大學錄取規則的通關秘訣需要掌握“五個關鍵詞”:無級差、一加到底、百分之百提檔、無加試、特長生優先。“無級差”即同一志愿條件下分數優先,不設專業級差;“一加到底”指認可各地加分政策,加分到分專業;“提檔不退檔”即100%提檔,考生提檔后無特殊情況均不退檔;“無任何加試”即所有專業入學前后均無美術加試,無男女生比例限制;特長生優先即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在同等情況下優先錄取;最后,總分相同情況下,依次比較文綜/理綜、數學、英語成績。
除此之外,有兩點需要特別提醒考生注意:一是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中美2+2聯合培養)項目要求英語單科成績不低于110分;二是北京地區的“外培計劃”要求英語單科成績不低于105分。
關于體檢限報,學校執行教育部、衛計委、殘聯引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無特殊要求。
就業是衡量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何立新介紹,作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人才培養高地,學校每年畢業生供需比均在1:8以上,近年來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5%以上,畢業生簽約率位居北京市高校前列。學校還曾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即全國就業50強)。以2018年為例,本科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主要有事業單位(含高校、科研院所)、黨政機關(含選調生、志愿服務西部)、國有企業、三資企業、私營企業等。其中,以國有企業為主(657人)占畢業生總人數的36.36%;其次為私營企業(444人)占比為24.57%。畢業生在事業單位就業的主要在北京市住建委、規劃委等各級政府規劃、建設、管理部門;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市政設計研究院等設計部門;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城建集團、北京住總集團、北京自來水集團、北京燃氣集團、北京熱力集團、北京市政集團等大型國企。
“可以看出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跟行業是緊密結合的,在學校里所學的專業知識不浪費。”何立新說。
志愿如何報?專家來支招
志愿如何填報?何立新為考生和家長分享了三點建議:
第一避免“知分大平行”造成的“唯分數論”,過于看重分數和排名所能對應的高校,忽視了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重要的自身因素,造成“擦邊兒進學校、專業靠調劑”。
第二詳細閱讀學校的錄取原則,了解“同分考生”專業分配等錄取細則,切實保障自己的填報利益;
第三填報學校志愿盡量拉開梯度,做到“沖、穩、保”相結合,切忌盲目求高求大。“如果大家有志于從事建筑行業,我認為北京建筑大學是不二選擇。”何立新說。
2019年招生變化:“三新增”和“三調整”
何立新表示,2019年北京市繼續推進錄取批次改革,將本科一批次和二批次合并為本科普通批。在招生政策方面學校也進行了相應調整,2019年的招生新政,主要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為“三新增”和“三調整”。
“三新增”:一是新增智能建造、機器人工程、地理空間信息工程3個招生專業。二是新增“2”個大類招生專業。在原有設計學類、城市空間信息類、建筑電氣類基礎上,新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含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兩個專業)、智能制造類(含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機器人工程)兩個大類招生專業。何立新表示,大類招生專業學生,低年級進行通識培養,高年級根據學生意愿和學習成績細化專業方向,給學生更多專業選擇自主權。三是新增1個實驗班。在原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I實驗班)、建筑學(實驗班)、土木工程(實驗班)、環境類創新人才實驗班、城市管理(實驗班)、車輛工程(城市軌道車輛實驗班)基礎上,新增測繪工程(智能導航實驗班)。
據何立新介紹,實驗班依托學校優勢專業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結合專業開展特色教學,采取“導師制培養、國際化課程、學分制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來培養建筑行業卓越工程師和拔尖領軍人才。
另外,“三調整”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中美合作2+2)”調整為“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中美2+2聯合培養)”,學制為4年,中美聯合培養項目為國內培養2年,美國奧本大學培養2年,授予中美雙學位。需要注意的是,調整后該項目錄取學生采用選拔機制,同時要求報考該專業的考生高考英語單科成績不低于110分;
二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調整為“土木工程(建筑材料方向)”調整后,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強調培養既具有材料基礎理論知識與科研能力,又掌握土木工程結構基本理論,具備開闊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
三是“信息與計算科學”調整為“信息與計算科學(大數據應用)”調整后,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更強調培養智慧城市建設領域懂建筑、重基礎、強實踐,具有大數據思維及分析與處理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何立新補充,2018年學校成為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建筑學和土木工程兩個專業獲得一級博士授權點。此舉為有意愿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提供了平臺。
“五位一體”培養“京味十足”的建筑類人才
北京建筑大學前身是創立于1907年的京師初等工業學堂,距今已有112年的辦學歷史。學校是“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服務基地”、“北京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建筑遺產保護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建校至今已有數萬名校友活躍在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的重要技術和管理崗位上。
何立新表示,學校堅守并不斷強化“北京味十足”、“建筑味十足”的辦學特色。在人才培養上,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弘揚“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訓精神,注重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建筑領域高級專業骨干和領軍人才。構建“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訪談中,何立新詳細解釋了“五位一體”的概念。校企合作“3+1”模式,提高工程素養和實踐能力。采用導師制,開設實驗班等形式,落地實施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效果。
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低年級實施寬口徑厚基礎的通用化教育,高年級可簽約后進行行業專門化教育。與行業(企業)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企業“定制”應用型專門人才。訂單培養模式主要針對一些特殊的專業,比如車輛工程。
“雙培、外培、實培”計劃。依托“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項目,與北京地區央屬高校(雙培)、國外高校(外培)聯合培養本科生。同時,實施“實培計劃”,深化校校、校院、校所、校企深度合作,強化學生專業能力及創新意識。
國際化合作推進創新人才培養。近年來,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北京建筑大學也做了諸多探索。何立新介紹,為推進國際化的人才培養,學校與36個國家和地區的86所高校建立了校級交流與合作關系,現已基本形成“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優本外培計劃+海外交流項目+留學北建大工程+國際暑期學校+筑夢遠航計劃”交叉運行的全方位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比如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就是中美合作“2+2”培養項目。“外培計劃”,是學校與英國、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對接建筑學、風景園林、環境設計、工業設計、土木工程、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工程造價、工程管理、機械工程等專業,培養模式有的是“1+2+2”,有的是“1+2+1”,提醒廣大考生,一定要在報考時看清楚項目和培養方式。另外,學校還有短期的海外交流項目“筑夢遠航”,以及通過“請進來”的留學北建大工程招收百余名留學生在校學習。
輔修學位。學生按照申請條件,可依據興趣和學校開設的輔修資源,選擇一個不同學科類別的專業作為輔修專業,成績合格者可申請相應的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
“同時學校利用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何立新介紹,大一年級主要是專業實習,二年級和三年級,會把企業搬進校園、請企業家進課堂,一方面讓學生把理論的東西在實踐中體驗,另一方面也是企業對學生的考察。這樣大四,學生做畢業設計時,能夠真正讓理論和實踐在畢業論文里相結合。
錄取規則掌握“五個關鍵詞”
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成以上
學校目前有本科專業38個,涵蓋了工、管、理、法、藝等學科。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建筑學、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北京市一流專業1個——建筑學,北京市特色專業7個——建筑學、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測繪工程和自動化。
談到考生在報考特色專業時的注意事項,何立新表示,北京建筑大學錄取規則的通關秘訣需要掌握“五個關鍵詞”:無級差、一加到底、百分之百提檔、無加試、特長生優先。“無級差”即同一志愿條件下分數優先,不設專業級差;“一加到底”指認可各地加分政策,加分到分專業;“提檔不退檔”即100%提檔,考生提檔后無特殊情況均不退檔;“無任何加試”即所有專業入學前后均無美術加試,無男女生比例限制;特長生優先即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在同等情況下優先錄取;最后,總分相同情況下,依次比較文綜/理綜、數學、英語成績。
除此之外,有兩點需要特別提醒考生注意:一是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中美2+2聯合培養)項目要求英語單科成績不低于110分;二是北京地區的“外培計劃”要求英語單科成績不低于105分。
關于體檢限報,學校執行教育部、衛計委、殘聯引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無特殊要求。
就業是衡量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何立新介紹,作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人才培養高地,學校每年畢業生供需比均在1:8以上,近年來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5%以上,畢業生簽約率位居北京市高校前列。學校還曾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即全國就業50強)。以2018年為例,本科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主要有事業單位(含高校、科研院所)、黨政機關(含選調生、志愿服務西部)、國有企業、三資企業、私營企業等。其中,以國有企業為主(657人)占畢業生總人數的36.36%;其次為私營企業(444人)占比為24.57%。畢業生在事業單位就業的主要在北京市住建委、規劃委等各級政府規劃、建設、管理部門;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市政設計研究院等設計部門;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城建集團、北京住總集團、北京自來水集團、北京燃氣集團、北京熱力集團、北京市政集團等大型國企。
“可以看出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跟行業是緊密結合的,在學校里所學的專業知識不浪費。”何立新說。
志愿如何報?專家來支招
志愿如何填報?何立新為考生和家長分享了三點建議:
第一避免“知分大平行”造成的“唯分數論”,過于看重分數和排名所能對應的高校,忽視了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重要的自身因素,造成“擦邊兒進學校、專業靠調劑”。
第二詳細閱讀學校的錄取原則,了解“同分考生”專業分配等錄取細則,切實保障自己的填報利益;
第三填報學校志愿盡量拉開梯度,做到“沖、穩、保”相結合,切忌盲目求高求大。“如果大家有志于從事建筑行業,我認為北京建筑大學是不二選擇。”何立新說。
2021高考信息不斷變化,本站提供的高考成績查詢、2021高考錄取分數線、高校等招生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相關考試部門的信息為準!